“讲文明,树新风。”其实,在文明路上,文明就是古代遗风+今人生活。
虽不能说文明路就是古代广州的起源之地,其实也差不太远。明、清两代,广东的贡院府学就设在文明路附近,诗人雅聚,学子治学,“文明”之极。而现在,文明路与文德路交界之处,仍然是广州最著名的文化用品集散地,“文风”不衰。
“文明路上有晚风吹到我心碎,文明路上有晚风吹我俩思绪。”张敬轩在《公园前》中唱道。广州的年轻人们,虽然很多并不知道文明路的名字起源,不知道这条路上具体累积了哪些文明遗风,不过显然的,他们都有着在“中图”一边“拍着拖温书”的岁月,都愿意在那成排的骑楼下逛潮店、吃糖水、喝啤酒看世界杯,悠然地过着这个带有“广州文明”的生活。
A
文明遗风 学宫巡游
看电影找牌坊
寻迹指引:市一宫大门的正对面,一排骑楼之中可见“文明门”牌坊
许多年轻人并不知道,文明路的得名起源是因为文明门。
文明路附近,是古代广州的中心地带,因此是府衙与学宫聚集之地。现在年轻人常去看电影的广州市第一工人文化宫,原来就是“广州府学宫”旧址。“广州府学宫始建于宋庆历年间,在宋代,多次扩建的广府学宫成为岭南第一儒林,兴盛时修到现在十三中的位置。
而要寻找这个连许多广州土著都说不知的“文明门”,其实不难,站在市一宫大门往前望,马路正对面,苏记美食的旁边,就是现在装修一新的 “文明门”牌坊,当年南关城墙上的城门旧址。
“中图”的恋爱岁月
寻迹指引:文明路215号
大概所有在广州念书的年轻人,都有过这样一段岁月。
暑假或周末,背着书包到中山图书馆(当然大家都亲切简称为“中图”)。那里有免费的空调自修室,以供还未上大学的广州年轻人们在那里体验大学般的“自修生活”。
除了自修,其实它的广播藏书更吸引人。创建于1912年的中图,前身是明代羊城胜迹“南园”,后为清代广雅书局的藏书楼。今人低价办卡,往往就能在这里若干阅览室借书阅览。想当年的“好学生”们,可是随身都要带着一张“中图借书证”,以示自己勤奋好学的。
孙中山文献馆 一池春水不变
寻迹指引:文德北路81号
连很多住在附近的人,有时也会搞不清楚,孙中山文献馆与不远处的中山图书馆,两者的关系。因为在孙中山文献馆的门口,还挂着一个牌子,“市立中山图书馆旧址”。
其实,不怪他们。1955年,省、市图书馆合并,这里就名为“广东省中山图书馆”。只是在1986年广东省中山图书馆迁到文明路新馆后,原馆才改称孙中山文献馆。不过几十年不变的,是院子中间那个大池塘,永远铺满浮萍,碧绿得犹如一片草地。
这里其实是宋代的禺山书院的旧址,所以至今,馆内仍有古迹禺山亭,证实了这里在古代的城市中心的地位。
广东省博物馆
寻迹指引:文明路215号中山图书馆东侧
广东省博物馆的新馆在珠江新城开幕,但所有在广州长大的小朋友,应该没人会忘记它在文明路上的旧馆。因为这里是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学校常会组织观看革命历史展览。当然,除了革命家史,这里也有很多文物古董,值得一看。
紧挨着中山图书馆的广东省博物馆大院,原是清代广东的贡院旧址,占地面积4.3万平方。院内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民党“一大”旧址(含革命广场)和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红楼、中山大学天文台,并辖有广州鲁迅纪念馆。正在进行工程的广东省博物馆,工程完结前未能入内。
广雅书局
寻迹指引:文德南路62号,中山图书馆南馆,文德七巷附近玉带濠内
作为清代广东最著名的官办书局,“广雅书局”光绪十三年(1881年)由两广总督张之洞筹设,局址在广州城南文明门外。当年广雅书局刻书居全国书局之冠。
广雅书局之南园抗风轩,是当年孙中山与同志聚谈的地方。光绪年间,孙中山就是在此首次倡议成立“驱除鞑虏,恢复中华”为宗旨的团体。现在在玉带濠巷口,你还能看到两大块石碑记载此历史。
B
骑楼上下的潮玩生活
停不了的好味道
在文明路的骑楼下行走,你会突然闻到一股五子毛桃煲汤的熟悉香味。街边下棋的老人家们,原来还一边煲着汤。
几乎所有广州人都帮衬过的达杨炖品店,记忆中还记得曾在一次发现了这不到6平方的店面地下有一密道!掀开遮盖的铁板,下面另有洞天,一层层的蒸屉,原来路面上我们的炖品来源于此……
百花甜品店,光是各式奶糊就有30多种,窝蛋奶也有10多种;玫瑰甜品,则擅长沙湾姜撞奶;陈记鸡粥的粥“绵”细滑,苏记的萝卜牛腩当然是所有老广州最爱……这里的每一家店,几乎每个老广州人都能朗朗上口地说出它们的特色以及各种典故,而它们,也几十年坚持品质没有变过。
楼上铺的天堂
年轻人们都喜欢本土文化以及Crossover,所以文明路,因为保留着整排整排的骑楼,而成为潮人们的潮玩的去处。
各式二楼铺在这里静静接受年轻人拥戴。白色的,是文明路定安里牌坊旁的PLAYGROUND,主打本土原创品牌与潮流玩具的Crossover店,临窗透明玻璃,在楼下即可见到一排手版公仔;粉红色的,是DIY蛋糕作坊乐厨坊;花花绿绿的,是各种潮流发型沙龙;当然,还有古色古香的篆刻楼上店。
而骑楼底的店铺,则酒吧、西餐厅与潮流服饰与老字号文房四宝店掺杂一起,年轻人与旧街坊,共享骑楼。
文献来源:2010-06-24   羊城晚报-C7
作者:林清清
查看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