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书记嘱托记心间 东濠涌蝶变
广州越秀区退休干部林志强:
我很喜欢到东濠涌散步。我就生活在旁边,见证了东濠涌一点一滴的变化。如今的东濠涌,许多世界各地游客前来游玩。不少群众对东濠涌“水更清、鱼更多、鸟儿流连忘返”竖起大拇指!满目苍翠的岭南水乡再现,这些细节见证着美丽中国的宏伟蓝图逐步实现。
东濠涌古称文溪,曾经是广州古城的护城河。时至今日,东濠涌流经的流域大部分位于越秀区大塘街的辖内。
我对东濠涌是情有独钟,这是因为我在大塘街工作了十几年,也见证了东濠涌的华丽变身,更主要还是这里有习近平总书记视察过的足迹,也留下了我当年亲耳聆听总书记对我们建设美丽中国嘱托的片段。
当时,习近平总书记在东濠涌与我握手和亲切交谈的情景至今我还记忆犹新——
习近平总书记问我:感觉这里的环境如何?我说:现在东濠涌变得很美丽,街坊们把这里当成了公园,经常来散步。总书记说:看到广州人民的生活好了,我很高兴。总书记还说:“东濠涌以及遍布广东各地的绿道,都是美丽中国、永续发展的局部细节。如果方方面面都把这些细节做好了,美丽中国的宏伟蓝图就能实现。希望广州的同志再接再厉,在过去打下的坚实基础上,在十八大精神指引下,把城市建设得更加宜居。”
在总书记的指引下,美丽中国的宏伟蓝图正在逐步实现!现在的东濠涌变得更加美丽,水质已经从劣Ⅴ类黑臭河涌,变成了Ⅱ类优质水质;从过去人人绕道避之的臭水沟,变成了大家休闲漫步、消夏避暑的好去处。
许多朋友来到广州,我偶尔会当起东濠涌的向导,向他们推荐绿色的东濠涌。
现在,大家在东濠涌散步、游玩,发现这里现在不仅有鱼,也吸引了很多小鸟飞来鸣唱;沿涌两岸花团锦簇,小瀑布清水四溅,营造出一个又一个的亲水平台;过去的混凝土堤岸全部改成由绿色植物覆盖的生态堤岸,满目绿色、清爽宜人……
现在,东濠涌呈现出一派生机盎然的自然生态景象,恢复了岭南水乡的河涌风貌,堪称典范的亲水生态休闲文化走廊!走在东濠涌畔,我真心感受到,这里的生态不断恢复完善,处处展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理念。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必须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这与五年多前习近平总书记视察东濠涌时对我们提出的殷切期望是一脉相承的。
每当我听着潺潺流水,心情都特别地舒畅,特别是我每次到东濠涌都会走到当年总书记视察时和我握手和亲切交谈的地方,回忆总书记对我们的嘱托和殷切期望,也就促使我在新时代更加牢固树立了保护好绿色生态环境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相信以后再来东濠涌,这里一定会越来越绿、越来越美!
文、图/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曾卫康
村里更干净了 房子更好租了
广州番禺新水坑村垃圾分类督导员蔡惠轩:
最近,来到新水坑村的人都会由衷感叹:这里怎么这么干净?从2008年开始,村里就有了中心公园、生态公园、文化广场,厕所也进行了改造。拿出村里过去的照片和现在对比,变化真是翻天覆地!
村委一直把环境治理作为大事来抓,引导大家不随便扔垃圾。但要让每个村民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不是一天就能实现的。以前村委在各家各户门前都放置了垃圾桶,方便大家扔垃圾,但是大家的自觉性还是不高。
去年10月1日,村里全面推行垃圾分类,小巷里不再设立垃圾桶,全部改在大路设立垃圾收集点,村里一共设立了108个收集点。这对全村的居民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让工作推进下去,村委决定组织一支“垃圾分类督导员”的村民队伍,通过互动督促的方式来促进垃圾定点投放。除了“垃圾分类督导员”在一线督导外,还设置了卫生专干、卫生组长、常务副组长、总组长等,村支部书记任总组长。
我就这样成了村里的“垃圾分类督导员”,我是做服装的,“垃圾分类督导员”是一项额外的工作,每个月发1500元工资。这份薪水不算高,但工作很有意义,因为把村里的环境搞好,所有人都会受益,有谁会不喜欢干干净净的呢?
“垃圾分类督导员”的工作是在每天上下班以及晚上散步的时间,看到有人不按照规矩扔垃圾,就要上去劝阻,让其扔在定点位置。刚开始这项工作时,我心里打着鼓:不知道人家接不接受,会不会因为劝导和别人发生摩擦呢?
后来我想,这不是我个人的主张,而是村里的要求,在我们村里居住,就要遵守我们的村规。从这个角度来劝说,我心里可以接受,对方心里应该也容易接受。
对于那些不遵守规矩的人,村里出台了规定——处理乱丢垃圾时,“垃圾分类督导员”一旦和住户发生纠纷,治安队就要来处理。此外还规定,村民不遵守垃圾分类的标准,将被罚款300元。事实上,罚单没有开出过,因为大部分人都是听劝的。
通过大家的努力,现在在新水坑村,定点投放垃圾形成了习惯,村里拿到了“广东省文明村”“广东省卫生村”“广东省宜居示范村庄”“广东省健康促进示范村”等荣誉称号。环境整洁带来的好处显而易见——在垃圾分类方面,我相信未来还能推进得更好。良好的习惯是一步步养成的,还需要大家一起来努力。
更让我们开心的是,村里的房子更容易放租了,如今同样面积的房子,邻近村只能租到300元,我们村可以租到800元,价格差距接近三倍。有人来到我们村找房子租,一看到环境,就马上拍板说:“就是这里了!”他们愿意为好的环境埋单,自然也愿意主动维护良好的环境。
文、图/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龙锟
超级护林员守护“森林小镇”
珠海三灶镇副镇长赖军卫:
我是三灶镇副镇长赖军卫,是土生土长的三灶镇中心村村民,农民出身。高中毕业后,我就在市区务工,在国企、外资企业、合资企业都干过。1998年,镇里的领导找到我,劝我回来当村干部,带领村民致富。由于年轻有闯劲,我被村民选为村主任,次年兼任村支书。
上任后,我带领村民集资建厂房,大力对外招商,陆陆续续一些厂企开始落户中心村,村民可以进厂做工挣工资,家里的房子可以出租,年终还有分红,村民很快就富了起来。我一干就是12年。2011年,我在全省基层优秀村干部中被选拔为镇干部,又成为全省首批村官正式转为公务员的镇领导,后历任镇委委员、副镇长。
党的十八大以来,生态文明建设同政治建设、经济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一样被放到了同样重要的高度,三灶镇提出打造“森林小镇”的愿景,我也开始兼任创建“森林小镇”办公室主任。
可能我是从基层做出来的,长期跟农民打交道,镇里就一直让我分管农林水。去年捧回“森林小镇”的金字招牌后,三灶正在依托丰富的山水资源积极发展生态旅游业、打造栏浪山-茅田山森林文化走廊生态旅游区、屋头龙水库农业生态园、观音山森林公园、黄绿背水库绿道等生态景观;沿海建设有金沙滩、银沙滩等著名的旅游项目。
我们要让外面的人知道,三灶不仅能造飞机、有航展,还将是名副其实的岭南水乡森林小镇。我们三灶镇是珠海市最强的工业镇之一,农村村民人均年收入超过2.2万元;当然最出名的是中国国际航展在这个镇举办。近年,全镇重点发展以航空产业、生物医药、新能源产业为主的临空产业;借大湾区崛起的东风,珠海金湾作为航空新城顺势起飞,三灶正是航空新城的核心区。2012年12月8日,习近平总书记考察的航空工业通飞珠海基地就在这里,去年三灶入选全省首批“森林小镇”,珠海仅此一家。
很难想象一个工业强镇,居然能成为全省首批森林小镇,很多外地的人对此感到有些费解,其实三灶是珠海的天然氧吧。有林地面积53800亩,森林覆盖率达到32%;镇区绿化率38%,村居绿化率达到35%,完全达到森林小镇的必备指标。
这几年,三灶镇通过“万村绿”等植树工程,共植树苗8000多株,同时通过封育2000多亩的管养林实施生态景观林养护工程。我们通过林业确权提高村民护林、养林积极性,给村民发放一定的补助,同时镇里还建立了一支由森防专家和灭火队员组成的专业队伍。
如今,在三灶镇,依山有健身小径,傍海处处是绿道,漫步在黄绿背休闲公园,看着岸边繁花倒映在碧绿的水面上,天色、花色、水色融为一体,实在是无比惬意。村民现在生活富裕了,对生态休闲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帮村民守住森林,护住绿色家园,是我这个基层干部义不容辞的责任,作为“超级护林员”,我会继续努力!
文、图/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陈治家
欢迎来湿地公园观鸟赏花
珠海横琴长隆海洋王国员工蔡颖榆:
我是土生土长的横琴“小妞”蔡颖榆,目前是长隆海洋王国的一名基层员工,家在横琴新区的深井村。我读高中时,横琴还没太多的高楼大厦,交通也不发达。唯一一路公交还只能到达镇里,没办法到我们村,就算在镇里坐车,有时半个多小时都等不到一班车。每次出门如果没有爸爸开车接送,就得先搭摩的再转公交。
高中上学那三年,每次去学校,爸爸就早早地开车出门,送我到学校。那阵子,横琴岛上通往我家的路还是土路,要在尘土飞扬中颠簸一个小时才能到达横琴大桥,这是横琴岛与市区连接唯一的通道。如果市区里不堵车,再跑一个多小时能到学校。不过,现在可好啦,横琴岛上漂亮的环岛公路四通八达,而岛上对外连接的通道也增加到了三条,政府又先后建了横琴二桥、马骝洲海底隧道,其中横琴二桥已经建成通车。更让我开心的是,很快广珠城轨就要开进横琴了。听说,广珠城轨将在横琴口岸与澳门轻轨接驳,这不仅方便了横琴人,也极大方便了外地的游客。
2014年,我正好大学毕业,对于横琴人来说,这一年发生太多的大事让我记忆犹新。这一年,长隆海洋王国开业了,长隆的到来,不只让横琴变得更美丽,更重要的是吸引了世界各地游客的目光。以前,横琴岛与对岸的澳门相比,总显得“羞答答”的,一到晚上,那边灯火辉煌,这边漆黑一片;但是现在,无论是白天黑夜,横琴浓妆艳彩,与澳门比一点也不逊色。现在不仅澳门的人来了,澳门的车来了,澳门的企业来了,就连澳门的大学也搬到了横琴岛。
2015年,横琴成了自贸试验区。这一年,进口商品直销体验中心、平价进口车销售店都开进了横琴,我和朋友经常去进口商品直销中心购物。从此以后,越来越多的大公司进驻自贸区,听说还有一些是“世界500强”。
横琴岛虽然开发了,但丝毫没破坏这里的生态。为了保护原始生态,横琴73%的地方都被列为禁建区和限建区。这些年,在横琴开发的同时,“生态岛”建设也亮点纷呈。我在报纸上看到,横琴已相继获批成为首批国家级海洋生态文明示范区、首批国家级生态保护与建设示范区,以及首批国家低碳生态试点城镇。国家级滨海湿地公园、大横琴山森林公园、地下综合管廊、天沐河生态及景观工程等一批生态建设项目相继启动建设或完工,一座拥有完好森林、湿地、海洋、水系且宜居宜业的生态岛矗立在我的家乡。
为了保护横琴滨海湿地这一敏感的海洋生态系统,横琴新区成立了区级海洋自然保护区——横琴滨海湿地自然保护区,规划打造成为国家一流精品湿地公园、鸟类生态家园。据说,保护鸟类生态环境,是横琴滨海湿地保护的核心建设目标。上周末,我就和朋友骑单车到横琴芒洲湿地公园,这是珠海市首个以鸟类生态家园为主题的省级湿地公园,市民游客或在木栈道中穿行,或是直接踏上浮桥,观鸟看花悠然自得。
文、图/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陈治家
文献来源:2018-05-21   广州日报-T7
作者:曾卫康 龙锟 陈治家
查看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