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曾经的标志性建筑爱群大酒店,东楼即将进行维修翻新。据透露,东楼将于明年初完成,随后将启动西楼修缮工作,修缮后将引入新元素,成为广州旅游的“打卡点”。
对广州人而言,比起爱群大酒店,更熟悉的名字是爱群大厦。广州的地标建筑不断更迭,广州塔、东塔、西塔、中信广场各领风骚;再往回看,上一代的地标都是酒店,除了白天鹅宾馆,还有历经80年风雨的爱群大厦。作为广州第一代地标,从1937年到1967年,爱群大厦“广州第一高楼”的名号足足维持了30年。
从民国到新中国成立再到改革开放后风头一时无两的广州,爱群大厦都一一经历并绽放光彩。1937年,爱群大厦在“十里洋场”的长堤上正式开业,“一枝独秀冠南天”,“南国未有之奇观”,以及“开广州建筑之新纪元”都是用来形容它的。它不只是当时广州的第一高楼,更是东南亚的第一高楼,说是闻名中外并不为过。迄今为止,爱群大厦仍然是广州唯一的钢结构高层建筑。大厦是融合了美国摩天大楼与岭南特色的哥德式建筑,当时,类似风格的建筑在中国只有两座,另一座是上海著名的和平饭店。
彼时定位高端的爱群大厦,只向华侨和上流社会开放。所以,爱群大厦是一个充满神秘感甚至有点威严的地方,用我奶奶的话说就是“着得唔够企理行过都唔好意思(穿得不够整洁连经过都不好意思)”。1966年,东侧新楼落成,在还没什么高楼的长堤上览尽珠江,从对岸望去,新旧爱群合为一体,仿似珠江上的一艘巨舰。
对于广州人而言,爱群大厦是无可取代却只存在于回忆里的情怀。作为一个80后,也算是经历过长堤的繁华盛景,这里茶楼、戏院应有尽有,除了广州历史最悠久的酒店,还有曾经的全国最大百货商场—南方大厦。逛长堤一带是我小时候最期待的周末节目,跟着妈妈去南方大厦逛街,有好吃的、好玩的还有好看的衣服,有时候也会去文化公园,最后要拉着妈妈散步散到爱群大厦才肯回家。当然,从我有记忆开始,广州最炙手可热的高端酒店已经是白天鹅、花园酒店、东方宾馆和中国大酒店,顶多再加个迎宾馆,爱群大厦的华丽和传说大都是从大人口中听回来的,因为,当时的它已经开始走向衰落。
上世纪末,爱群大厦还风光无限,一年的净利润能达到1000万元。2000年开始,爱群大酒店就出现过亏损,之后几年也在微利边缘徘徊。曾经,在爱群摆酒要花掉打工仔一年的工资,而现在,即使在广州酒店客房价格最高的广交会期间,爱群的最高房价也不到700块;餐饮人均消费只有40元左右,要知道,广州好一点的食肆普遍都要人均100元以上了。顾客更是以退休工人和老客为主,叫年轻人去的话怀旧一次可以常来就算了,摆酒更是不用想。如果一直无法吸引最有购买力和最有活力的客户,当这一批老人家走了,爱群大厦也就彻底成为回忆了。
有人说,爱群大厦的衰落是因为人民南高架桥改变了交通格局,实际上,本质还是经营问题。建高架桥时道路封闭,恰好又开了很多新酒家,熟客流失是肯定有的,只是,如果当年的爱群大厦经营水平有所改善,创造出新的吸粉特点,或许不至于与沿江西路共沉寂。南方大厦也是同样的情况,它们代表的是一种老旧经营模式与新时代的不适应。
现在交通已经很发达,远的打个滴滴、近的骑个共享单车,只要有吸引力,别说是沿江西路,就是出了广州城,都多的是人蜂拥而至。例如沙面,也早已不是繁华市中心,变成小清新打卡点也不过这两年的事,但白鹅潭上的白天鹅宾馆即使经历过瓶颈期,却从来没有落到现时爱群大厦的困局中,靠的还是特色、经营品质和服务水平。2015年,白天鹅停业改造3年后重新开业,去过的朋友都感觉很好。今年春节,有朋友发现白天鹅客房只要700块,去住了一晚后不住地感慨:“不愧是白天鹅啊!”这说明白天鹅宾馆的服务仍然能够满足甚至超出客人的期望。希望爱群大厦翻新过后,也能让人说出这一句。
爱群大厦的现状令人惋惜,希望翻新后的设计能在保留原有特色的基础上再续爱群曾经的先进理念。是的,是再续先进理念,要知道,爱群大厦当时可是开了酒店管理理念之先河的,开业就有“酒店,旅客之第二家庭”的口号,从李宗仁为其题的“宾至如归”四个字也可窥见一二。爱群基本引入了外国的酒店服务理念,周到、细致、人性化,有汽车专门接送客人,如果客人生病,甚至还会帮忙煲药;厨师都是粤港名厨,对侍应要求也很高,不仅要国语娴熟,还要会简单英文。时代在发展,具体的经营手法可能会改变,但先进的经营理念是不该改变的。虽然爱群大厦背后,人事已非,经营者已几经变换,还是希望能发挥最初的基因特质,展现出爱群新风貌。
爱群大厦在广州人心中永远无可取代。只是,这样的无可取代,除了在回忆里,还希望能有将来。
文献来源:2018-04-24   南方都市报-AII08
作者:芝麻仔(公司职员)
查看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