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路串珠成链举步维艰呼唤联席机制解局

    有2200多年历史的广州,早在33年前就被评为第一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广州人对于历史文化遗产的挖掘,从来不遗余力。在过去33年的传承路上,广州做出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只是,相比起国内其他先行城市,不免令人感慨遥深:广州,在文化传承上似乎落后了。

    这绝非指责,而是自我警醒。城中各方的努力有目共睹。只是,时随势迁,时代在变,我们对文化根脉的保护与传承之认知也在变。以那条2000年从未改变的城市传统中轴线——北京路为例,广州人真的为其倾注了大量心血,但结果仍是差强人意。我们透过她,可以看到两千年广州的古雅轮廓吗?那些祖宗留给我们的宝贝,还有几多寂寞遗落于破败巷陌中?细思,令人扼腕!我们或许擦亮了星星点点,却未能照亮整个历史片区。未能成片周全养护,气脉不连贯,文化之魂如何能真正找到归依之所?这,也许就是我们的症结所在。
  
    这是难题,也亟需破题。
  
    广州尴尬@他城之石
  
    北京有故宫。杭州有西湖。西安有兵马俑。你们广州有什么?
  
    每当遇到这类比拼城市文化名片的提问,不少广州人,难免一番踌躇,搜寻出各种答案:小蛮腰、花城广场、长隆欢乐世界……
  
    而这些答案,总是令提问者诧异:广州两千多年历史,为什么你们罗列出来的不是能够展现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宝贝”呢?
  
    历史始于足下 无奈鲜为人知
  
    事实上,这样的“宝贝”广州有,而且不少!排在第一位的当然是那条拥有世界上绝无仅有的千年古道北京路。
  
    行走在北京路步行街中心区,装了防水防雾灯的钢化玻璃下,层层叠叠的十一层古道,记录了自唐代到民国的历史沿革。一边在现代商区闲逛购物,一边驻足触碰千年历史,这样的时空交错只在广州北京路才能体会到。
  
    千年古道强有力地证明:北京路和广州城一样古老。广州的历史,仿佛都可以浓缩在这条马路之中。
  
    然而,羊城晚报记者昨日在北京路现场进行了一项调查,在五六十人中,知道北京路就是广州传统中轴线者仅占调查人数的1成。
  
    广州市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副主任黄淼章说,北京路是广州建城2200多年以来从未改变的广州传统中轴线,全世界仅有罗马、亚历山大城和广州如此。这里汇聚了6个有千年以上历史的文物古迹(千年古道遗址、千年古楼遗址、南越王千年宫署遗址、西汉千年水闸、秦代千年造船工场和千年古寺大佛寺),可称为“北京路六千年”。 据统计,北京路及其周边拥有全国重点文保单位16个25处,占全市的55%,省级重点文保单位14个16处,占全市的34%。可以说,北京路文化核心区是广州古城文化的最好载体。
  
    未能“串珠成链” 古迹“视而不见”
  
    走在北京路上,众多喧闹的商业招牌遮盖住了骑楼建筑原本的面貌。
  
    高第街许地,为著名的许氏家族的发祥地,是第一大盐商许拜庭故居,也是鲁迅夫人许广平童年生活的地方。改革开放后,这里成为了全国第一条经营服装的个体户集贸市场。如今,走近高第街,那里俨然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内衣一条街”,几乎所有店铺在卖的都是形形色色的内衣裤、泳衣、皮带等小配饰,杂乱的街貌、低端的业态,让人难以想见昔日的繁华。
  
    大小马站清代曾是全国最大的书院群,集中了数百间宗族书院,如今只剩下6家。除了刚刚完成修缮的“庐江书院”之外,其他书院仍被“72家房客”占住,隐身闹市、籍籍无名;……
  
    既然拥有众多历史古迹,为何没有烘托出一个“千年古城”?越秀区北京路管委会有关负责人解释,未“串珠成链”的规划改造,使得这些身处闹市的历史古迹往往被“视而不见”,更别提向游客展示千年古城的历史了。
  
    有意连片打造 越秀独力难撑
  
    发现历史文化遗产,与做好文化传承,还有很长一段距离。作为城市文化觉醒较早的广州,一直在努力。
  
    2013年,“北京路文化核心区”获批,这是广州唯一一个以文化为核心竞争力的发展载体。越秀区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目前国内主要历史名城采取的保护方式是“成片打造”,这是对千年古城最好的保护,在保护好文物和老建筑的同时,不仅带来了更好的城市形象,吸引更多的观光人流,长远来看,更是为城市增添了经济、社会和文化上的发展际遇。
  
    越秀区计划依托北京路千年古道规划“千年文化轴”,申报北京路核心区4A风景区,重点建设大小马站书院街、东园广场、东濠涌中北段、民间金融街三期等文化保护工程,呈现“广府文化源地、千年商都核心”的文化旅游品牌。
  
    然而记者发现,在实际建设中,不少困难和问题出现了:大小马站书院街等项目建设资金投入大、征收安置难度高,仅凭一区财力无法独立完成项目建设;项目谋划多、落地少,总体进度较慢。与此同时,目标管理责任制和统筹协调机制有待进一步深化;核心区可供改造的空间载体十分有限,旧城更新改造政策支持力度不足等。更为棘手的是,北京路主线公有物业占了七成,这些物业转了几手,层层外包出租。有的建筑业主属于省市单位;有的则是业主委托第三方机构管理。
  
    “如何把碎片化黏合成整体,利益共享,需要市一级来支持。”有越秀区政府人士坦言。
  
    商道遮蔽文脉?期待制度鼎新!
  
    羊城晚报记者走访福州时发现,对福州市委市政府而言,“三坊七巷”的改造投入是巨大的,但其回报也是巨大的。通过改造,“三坊七巷”已成福州市、福建省的一张最亮丽的文化名片。福州市的经验告诉我们,坚持政府主导、建立联席制度是保护更新的前提。复兴文化莫任市场自由配置,政府最重要的事儿是主导整体保护开发,统一规划,才能改变小打小闹的局面,统筹做好资源配置,实现文保效益最大化。
  
    富有岭南风情的北京路,是一条不折不扣的千年古道,从古到今都是黄金宝地的她所蕴含的经济价值无可估量。相比起经济数据的汹涌澎湃,北京路街头巷尾所“埋藏”的历史文化亟待复兴。岭南得风气之先,商业精神无需赘语,历史文化复兴不是要“推翻”商业街开发,更不是任由市场自由配置,而是实现全局统筹,商业和文化的融合引领。
  
    成功范例 破题心得
  
    1
  
    政府主导 市区联动
  
    市级高度重视,成立领导小组和管委会,并在此基础上,从资金、土地、物业、政策全力支持所在区对历史文化的保护和更新。
  
    2  
  
    建立高起点的规划平台
  
    高起点、高标准、高水平编制规划是历史名城保护和更新的重要基础工作。同时,建立落实规划的平台,如市区联席制度,为规划在现实中找落点。
  
    3  
  
    文化传承 活化利用
  
    以名城保护和利用为核心,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为依托,千方百计活化传统街区和历史建筑,恢复历史风貌,保持传统肌理,保护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还原街区历史人文风情和民俗风韵。

文献来源:2015-01-14   羊城晚报-A9

作者:刘云

点此查看报纸原版

查看相关: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