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崇智(1886-1965),字汝为,生于广州高第街许地。于1901年人福建马尾船政学堂就读,次年选往日本士官学校。1904年毕业回国, 出任福建武备学堂教习,不久升任福建讲武堂总教习,继而任新军第十镇四十标标统、第二十协统。1906年加入同盟会。1911年武昌起义后,胁迫统制孔道仁在福州举兵响应。福州光复,福州军政府成立,许崇智指挥起义有功被举为福建陆海军总司令。后任福州第一师师长。 1912年1月,南京临时政府成立,任命许为第十四师师长、福建北伐军总司令。同年8月同盟会改组为国民党,许即参加,当年被推为福建讨袁(世凯)军总司令。失败后赴日本。
许崇智在日本期间,积极支持孙中山改组国民党。民国 3年7月3 日,孙中山在日本东京正式宣布成立中华革命党,许崇智任军务部长兼任中华革命军福建司令,成为孙中山在军事上的主要助手。1915年, 许以军务部长身份二次赴新加坡开展反袁集资活动,阐述中华革命党的宗旨,推动党的团结,宣传开展反袁斗争,取得明显效果。
同年11月,许崇智回国参加反袁武装起义,任中华革命军东北军参谋长。1917年夏,参加护法运动,随孙中山南下广州,主理一切军机事宜。8月,孙中山任中华民国军政府陆海军大元帅,许任大元帅府参军长。是年底,成立援闽粤军,许为二支队司令,后任粤军第二军军长兼前敌总指挥。1919年10月,孙中山在上海宣布改“中华革命党”为“中国国民党”,援闽粤军集体参加国民党,成为最早的党军。
1920年以后,许参加孙中山领导的北伐与讨陈(炯明)的战役。 1924年1月2日,国民党在广州召开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告国共合作的国民革命正式开始,许被选为中央监察委员,并任国民党总部军事部长。3月,建国粤军成立后,许崇智任建国粤军总司令。1925年7月1日国民政府在广州成立,许崇智被选为政府委员和常务委员,并任军政部长、军事委员会委员,兼广东省政府主席、军事厅厅长。同年8 月廖仲皑被刺案发生后,受蒋介石逼迫于9月避居上海,失去军权。 1931年国民党第四次全国代表大会,许被选为中央监察委员兼任监察院副院长,但始终没有到南京就任。抗日战争期间,日军侵占上海,许于1939年迁居香港。1941年12月,日军占领香港后,许被日本宪兵拘禁 3个月。同年矶谷廉介任日本驻香港总督,他是许的同学,请许出任南京汪精卫伪政府要职,许严词拒绝。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许回到广州,后奉邀至南京参加还都大典,被蒋介石委为国民政府“资政”。许不满,旋返上海与居正、吴铁城、戴季陶等组织成功贸易公司(总公司在台北中山北路),专事台湾与大陆间贸易。1946年秋,举家南迁定居香港,1965年1月病逝。
许崇智在日本期间,积极支持孙中山改组国民党。民国 3年7月3 日,孙中山在日本东京正式宣布成立中华革命党,许崇智任军务部长兼任中华革命军福建司令,成为孙中山在军事上的主要助手。1915年, 许以军务部长身份二次赴新加坡开展反袁集资活动,阐述中华革命党的宗旨,推动党的团结,宣传开展反袁斗争,取得明显效果。
同年11月,许崇智回国参加反袁武装起义,任中华革命军东北军参谋长。1917年夏,参加护法运动,随孙中山南下广州,主理一切军机事宜。8月,孙中山任中华民国军政府陆海军大元帅,许任大元帅府参军长。是年底,成立援闽粤军,许为二支队司令,后任粤军第二军军长兼前敌总指挥。1919年10月,孙中山在上海宣布改“中华革命党”为“中国国民党”,援闽粤军集体参加国民党,成为最早的党军。
1920年以后,许参加孙中山领导的北伐与讨陈(炯明)的战役。 1924年1月2日,国民党在广州召开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告国共合作的国民革命正式开始,许被选为中央监察委员,并任国民党总部军事部长。3月,建国粤军成立后,许崇智任建国粤军总司令。1925年7月1日国民政府在广州成立,许崇智被选为政府委员和常务委员,并任军政部长、军事委员会委员,兼广东省政府主席、军事厅厅长。同年8 月廖仲皑被刺案发生后,受蒋介石逼迫于9月避居上海,失去军权。 1931年国民党第四次全国代表大会,许被选为中央监察委员兼任监察院副院长,但始终没有到南京就任。抗日战争期间,日军侵占上海,许于1939年迁居香港。1941年12月,日军占领香港后,许被日本宪兵拘禁 3个月。同年矶谷廉介任日本驻香港总督,他是许的同学,请许出任南京汪精卫伪政府要职,许严词拒绝。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许回到广州,后奉邀至南京参加还都大典,被蒋介石委为国民政府“资政”。许不满,旋返上海与居正、吴铁城、戴季陶等组织成功贸易公司(总公司在台北中山北路),专事台湾与大陆间贸易。1946年秋,举家南迁定居香港,1965年1月病逝。
文献资料来源:   摘自《越秀名人》
作者:龚伯洪主编
索取号:C51/1/1
本馆校对:何威卫
查看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