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耀先烈士,原名李文肱,1904年诞生于广东省揭阳县灰寨乡新图村一个农民家庭。他从小热爱劳动,经常帮助家里放牛、 做家务。他聪慧过人,读小学时学习非常刻苦认真,成绩优秀。1920年,他16岁时,由祖尝出资相助,考入广东省立第一中学(现广雅中学)读书。这期间,广州的马克思主义研究和宣传活动非常活跃,他开始阅读《新青年》、《共产主义A、B、C》、《新潮》等刊物。接触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他的思想觉悟迅速提高,积极参加当时的各项进步活动。
1923年夏,耀先响应团广东区委的号召,和其他进步同学一起积极开展省一中团支部和新学生社的组建工作。他们想方设法、勤奋努力地工作,通过同乡会、旅省学会等渠道以及亲友同学等关系,利用谈心、交友等方式,进行宣传和串连活动。在工作中,耀先光荣地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然后又把工作积极、觉悟高、斗争性强的同学介绍到团的组织中,增强了团的力量;使省一中较早地成立了团支部。新学生社组织也得到发展和壮大,成为当时群众运动较为活跃的一所学校。
1924年国共合作后,在共产党的推动和团广东区委的具体领导下,广州的平民教育运动深入发展。耀先积极响应和参与这项工作,利用课余时间义务教青年工人语文、算术、常识等课程,由于他工作出色,受到了人们的赞扬。团广东区委指定他和沈厚堃为当时开展工作的重点工厂 -- 兵工厂青工补习学校的教员。他趁此机会接触青年工人,了解工人的现状,摸索和探究青年工人运动的方法。
1925年7月,耀先毕业于省立一中。这时,广州正举行规模巨大的省港大罢工。为了提高省港罢工工人的思想觉悟,罢工委员会在罢工工人宿舍附近开设了三个教场,耀先当上了教员。他工作非常认真,亲自讲授中国工人运动史,受到了各方面的好评,后又担任教场主任。期间,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1925年9月,耀先被选为团广东区委兼团广州地委委员,任经济斗争委员会书记,负责青年工人运动;还被选为广州革命青年联合会执行委员。11月,团广东区委和广州地委分开,他任团广州地委经委书记。他刚上任,就广泛调查各大工厂青年工人的状况,筹办罢工工人补习学校和其他工人、农民的补习学校。他还改进教学方法,吸引更多的工人参加,以更好地接近工人、了解工人、团结工人,以求尽快打开青年工人的工作局面。
12月中旬、耀先被调去刚成立的团香港特委任书记,负责罢工期间在广州的香港青年工人的工作。他十分注意提高香港青年工人的思想觉悟,举办演讲会,召开关于共产主义问题的讨论会,还专门开办了两个训练班,以培养骨干力量。在训练班中,他讲授“共产主义与青年团”、“青年团的组织与纪律”等课。经过一系列的努力,团组织迅速扩大,到1926年1月底,香港特委的团员人数就由1925年12月初的97人增加到371人,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受到团广东省委的表扬。
1926年3月,耀先调任团广东区委经委书记。他马上带领经委的全体同志投入省港青工大会的宣传准备工作。他还特别注意指导青年工人的经济斗争,指导粤汉铁路工人(韶关至广州段)、车衣工会和广三铁路的青年工人取得加薪和减少学师年限等斗争的胜利。当时,渭文机械厂的青年工人和学徒正为工资待遇等问题和老板展开斗争,但资本家开除了带头的工人,斗争受到挫折。耀先得知后,先后十多次到该厂指导工人开展斗争,还亲自教唱《少年先锋》、《国际歌》等革命歌曲,鼓舞了工人的革命斗志和勇气。经过他和同志们的共同努力,成立了“渭文机器厂青工同志会”,取得了斗争的胜利,并培养了一批工人运动的骨干。
5月初,团广东区委调耀先任童委书记。他上任后,遵照邓中夏的指示,筹建省港劳动童子军,聘请邓中夏为顾问,还邀请邓中夏亲自为孩子们上课。耀先组织劳动童子团的孩子们日间读书、早晚操练;还组织他们学唱革命歌曲、做游戏、演白话剧和学救护、推销革命书刊、散发传单、张贴标语的活动。每逢节日和革命纪念日,劳动童子团都和成人一样整整齐齐地排着队伍参加大会或示威游行;还协助工人纠察队维持秩序,防止敌人的破坏。劳动童子军的成立,既充分发挥了罢工工人、儿童的作用,又组织了他们学文化,解除了罢工工人的后顾之忧,受到罢工工人的欢迎。
由于耀先出色的工作能力和埋头苦干的精神,6月初调任我国第一所培养工人运动骨干的大学 -- 劳动学院的教务主任。当时劳动学院的院长是邓中夏。因邓中夏兼职很多、工作繁忙,学院具体的日常工作主要由耀先主持。耀先积极负责、任劳任怨,废寝忘餐地工作,想方设法地办好这所学院。他聘请了著名共产党人和工农运动领袖来担任课程,如刘少奇、邓中夏、恽代英、阮啸仙、肖楚女、冯菊坡、黄平等,曾分别讲授《中国职工运动史》、《世界革命运动史》、《共产主义问题》、《帝国主义侵略史》、《中华民族解放运动史》、《省港罢工问题》等课程。他们讲课,深入浅出,很受学员的欢迎,对学员教育很大。
耀先除主持日常的工作外,还亲自讲授《政治常识》和《省港青工大会运动》等课。他指出:“我们要在不断的经济斗争中,去领导工人群众走上政治革命的道上。青年工人的运动亦应该这样,不然就会陷于黄色的改良派的错误了。在现时中国的政治斗争,是在国民革命时候,由国民革命以达世界革命的过程中,我们应该领导青工群众参加这个国民革命的政治运动。”
耀先强调学员们要把学习马克思主义革命理论和参加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于是先后建立了学生会、宣传队(演讲队),利用学生会开展思想教育工作,通过出墙报,到工人群众中演讲等活动,进一步提高学员的工作能力和丰富学员的斗争经验。他还组织学员们积极支持和参加当时我党举行的重大斗争。1926年7月,北伐誓师大会后,劳动学院即动员学员参加宣传队、卫生队、运输队。8月组织学员参加援助省港罢工运动的捐献活动,并派出宣传队上街进行文艺宣传、演讲,还积极参加当时反英的各项活动,宣传抵制英货。10月中旬,这批学员毕业了。这时革命形势有很大的发展,北伐取得了节节胜利。耀先积极协助中华全国总工会,抽调部分学员到华中、华东等地,加强这些地区工人运动的力量和领导,推动工运的发展。同时期,中共广东区委及省港罢工委员会决定主动结束武装封锁香港,耀先又积极配合罢工委员会,立即将学院中香港工会的学员调回香港,迅速开展工会工作。
1927年4月15日,国民党在广州公开背叛革命,大肆屠杀共产党人,党的组织被迫转入地下。为了反击国民党反动派的猖狂进攻,中共广东省委决定举行广州起义。耀先和同志们一起组织成立广州工人赤卫队,参加了著名的广州起义。由于敌强我弱,起义失败,起义军向东江撤退。由于工作需要,耀先继续留在广州,在白色恐怖中坚持地下斗争,先后担任中共广州市河南区委书记,芳(村)花(地)区委书记。他努力在工人中恢复各种组织,领导群众继续与敌人作政治和经济斗争,使河南、芳花两区较早、较多地恢复了我党领导下的赤色工会。
1928年初,广州市委机关遭到敌人的破坏,周文雍等同志先后牺牲。耀先仍然不顾个人安危,坚持艰苦的工作和斗争。在担任市委委员期间,经常利用茶楼等地方和其他市委委员们商量与敌人作斗争的策略。不久,市委领导季步高、吴毅等同志又相继被捕牺牲,耀先继任为中共广州市委书记,领导工人、农民与国民党反动派展开各种各样的斗争。
1928年夏,耀先不幸被敌人逮捕。敌人软硬兼施,劝他投降,但耀先坚贞不屈,绝不背叛。敌人毫无办法,恼羞成怒,将耀先判处死刑。临刑前,敌人还想劝他回心转意,但耀先视死如归,毫不害怕,大声地说:“要杀就杀,何必多说!”
耀先牺牲时,年仅24岁。
1923年夏,耀先响应团广东区委的号召,和其他进步同学一起积极开展省一中团支部和新学生社的组建工作。他们想方设法、勤奋努力地工作,通过同乡会、旅省学会等渠道以及亲友同学等关系,利用谈心、交友等方式,进行宣传和串连活动。在工作中,耀先光荣地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然后又把工作积极、觉悟高、斗争性强的同学介绍到团的组织中,增强了团的力量;使省一中较早地成立了团支部。新学生社组织也得到发展和壮大,成为当时群众运动较为活跃的一所学校。
1924年国共合作后,在共产党的推动和团广东区委的具体领导下,广州的平民教育运动深入发展。耀先积极响应和参与这项工作,利用课余时间义务教青年工人语文、算术、常识等课程,由于他工作出色,受到了人们的赞扬。团广东区委指定他和沈厚堃为当时开展工作的重点工厂 -- 兵工厂青工补习学校的教员。他趁此机会接触青年工人,了解工人的现状,摸索和探究青年工人运动的方法。
1925年7月,耀先毕业于省立一中。这时,广州正举行规模巨大的省港大罢工。为了提高省港罢工工人的思想觉悟,罢工委员会在罢工工人宿舍附近开设了三个教场,耀先当上了教员。他工作非常认真,亲自讲授中国工人运动史,受到了各方面的好评,后又担任教场主任。期间,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1925年9月,耀先被选为团广东区委兼团广州地委委员,任经济斗争委员会书记,负责青年工人运动;还被选为广州革命青年联合会执行委员。11月,团广东区委和广州地委分开,他任团广州地委经委书记。他刚上任,就广泛调查各大工厂青年工人的状况,筹办罢工工人补习学校和其他工人、农民的补习学校。他还改进教学方法,吸引更多的工人参加,以更好地接近工人、了解工人、团结工人,以求尽快打开青年工人的工作局面。
12月中旬、耀先被调去刚成立的团香港特委任书记,负责罢工期间在广州的香港青年工人的工作。他十分注意提高香港青年工人的思想觉悟,举办演讲会,召开关于共产主义问题的讨论会,还专门开办了两个训练班,以培养骨干力量。在训练班中,他讲授“共产主义与青年团”、“青年团的组织与纪律”等课。经过一系列的努力,团组织迅速扩大,到1926年1月底,香港特委的团员人数就由1925年12月初的97人增加到371人,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受到团广东省委的表扬。
1926年3月,耀先调任团广东区委经委书记。他马上带领经委的全体同志投入省港青工大会的宣传准备工作。他还特别注意指导青年工人的经济斗争,指导粤汉铁路工人(韶关至广州段)、车衣工会和广三铁路的青年工人取得加薪和减少学师年限等斗争的胜利。当时,渭文机械厂的青年工人和学徒正为工资待遇等问题和老板展开斗争,但资本家开除了带头的工人,斗争受到挫折。耀先得知后,先后十多次到该厂指导工人开展斗争,还亲自教唱《少年先锋》、《国际歌》等革命歌曲,鼓舞了工人的革命斗志和勇气。经过他和同志们的共同努力,成立了“渭文机器厂青工同志会”,取得了斗争的胜利,并培养了一批工人运动的骨干。
5月初,团广东区委调耀先任童委书记。他上任后,遵照邓中夏的指示,筹建省港劳动童子军,聘请邓中夏为顾问,还邀请邓中夏亲自为孩子们上课。耀先组织劳动童子团的孩子们日间读书、早晚操练;还组织他们学唱革命歌曲、做游戏、演白话剧和学救护、推销革命书刊、散发传单、张贴标语的活动。每逢节日和革命纪念日,劳动童子团都和成人一样整整齐齐地排着队伍参加大会或示威游行;还协助工人纠察队维持秩序,防止敌人的破坏。劳动童子军的成立,既充分发挥了罢工工人、儿童的作用,又组织了他们学文化,解除了罢工工人的后顾之忧,受到罢工工人的欢迎。
由于耀先出色的工作能力和埋头苦干的精神,6月初调任我国第一所培养工人运动骨干的大学 -- 劳动学院的教务主任。当时劳动学院的院长是邓中夏。因邓中夏兼职很多、工作繁忙,学院具体的日常工作主要由耀先主持。耀先积极负责、任劳任怨,废寝忘餐地工作,想方设法地办好这所学院。他聘请了著名共产党人和工农运动领袖来担任课程,如刘少奇、邓中夏、恽代英、阮啸仙、肖楚女、冯菊坡、黄平等,曾分别讲授《中国职工运动史》、《世界革命运动史》、《共产主义问题》、《帝国主义侵略史》、《中华民族解放运动史》、《省港罢工问题》等课程。他们讲课,深入浅出,很受学员的欢迎,对学员教育很大。
耀先除主持日常的工作外,还亲自讲授《政治常识》和《省港青工大会运动》等课。他指出:“我们要在不断的经济斗争中,去领导工人群众走上政治革命的道上。青年工人的运动亦应该这样,不然就会陷于黄色的改良派的错误了。在现时中国的政治斗争,是在国民革命时候,由国民革命以达世界革命的过程中,我们应该领导青工群众参加这个国民革命的政治运动。”
耀先强调学员们要把学习马克思主义革命理论和参加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于是先后建立了学生会、宣传队(演讲队),利用学生会开展思想教育工作,通过出墙报,到工人群众中演讲等活动,进一步提高学员的工作能力和丰富学员的斗争经验。他还组织学员们积极支持和参加当时我党举行的重大斗争。1926年7月,北伐誓师大会后,劳动学院即动员学员参加宣传队、卫生队、运输队。8月组织学员参加援助省港罢工运动的捐献活动,并派出宣传队上街进行文艺宣传、演讲,还积极参加当时反英的各项活动,宣传抵制英货。10月中旬,这批学员毕业了。这时革命形势有很大的发展,北伐取得了节节胜利。耀先积极协助中华全国总工会,抽调部分学员到华中、华东等地,加强这些地区工人运动的力量和领导,推动工运的发展。同时期,中共广东区委及省港罢工委员会决定主动结束武装封锁香港,耀先又积极配合罢工委员会,立即将学院中香港工会的学员调回香港,迅速开展工会工作。
1927年4月15日,国民党在广州公开背叛革命,大肆屠杀共产党人,党的组织被迫转入地下。为了反击国民党反动派的猖狂进攻,中共广东省委决定举行广州起义。耀先和同志们一起组织成立广州工人赤卫队,参加了著名的广州起义。由于敌强我弱,起义失败,起义军向东江撤退。由于工作需要,耀先继续留在广州,在白色恐怖中坚持地下斗争,先后担任中共广州市河南区委书记,芳(村)花(地)区委书记。他努力在工人中恢复各种组织,领导群众继续与敌人作政治和经济斗争,使河南、芳花两区较早、较多地恢复了我党领导下的赤色工会。
1928年初,广州市委机关遭到敌人的破坏,周文雍等同志先后牺牲。耀先仍然不顾个人安危,坚持艰苦的工作和斗争。在担任市委委员期间,经常利用茶楼等地方和其他市委委员们商量与敌人作斗争的策略。不久,市委领导季步高、吴毅等同志又相继被捕牺牲,耀先继任为中共广州市委书记,领导工人、农民与国民党反动派展开各种各样的斗争。
1928年夏,耀先不幸被敌人逮捕。敌人软硬兼施,劝他投降,但耀先坚贞不屈,绝不背叛。敌人毫无办法,恼羞成怒,将耀先判处死刑。临刑前,敌人还想劝他回心转意,但耀先视死如归,毫不害怕,大声地说:“要杀就杀,何必多说!”
耀先牺牲时,年仅24岁。
文献资料来源:1988年9月   摘自《广州青年风云录》
作者:温佩兰著
索取号:D432/1
本馆校对:黄国伟
查看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