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离亚运会还有159天,昨日,记者在广州首个亚运社区——越秀区旧南海社区发现,这个曾是明清南海县衙所在地的旧城区社区,不仅有浓缩、记录和见证了羊城千古岁月的沧桑变迁的百福泉水井美丽的传说、吊碑井、《大公报》报社旧址、“民国小资街”……如今,亚运的倒计时牌、亚运文化知识长廊、健身路径等亚运元素植入,让当地老百姓感受到亚运会浓烈氛围。当地居民自豪地说,亚运就在家门口。
文/记者曾卫康 通讯员汪浩
“我们这里几乎每周都有小型体育活动”,越秀区六榕街旧南海社区居委冯主任昨日对记者说。每天,旧南海社区文化广场就是附近居民唱歌跳舞的好去处。社区经常性地在文化广场开展“我为亚运舞起来”文艺演出、“亚运知识知多少”有奖灯谜活动和“喜迎亚运”趣味体育比赛等。朝气蓬勃的阳光体操、健身操和极具中华特色的太极拳、少儿武术表演等都是社区居民的“拿手绝活”。
乐羊羊照亮社区广场
“距离广州亚运还有159天”,居民梁大叔指着社区新建的亚运倒计时牌说,“每天经过亚运宣传长廊、倒计时牌等,我都真实地感觉到,自己就是亚运会的东道主。”
在实施人居环境整治工程中,越秀区结合迎亚运,加大社区体育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在该社区兴建了社区特奥运动场、体育健身路径、绿色休闲运动文化广场和迎亚运宣传文化长廊,极大地改善了社区居民强身健体和开展休闲运动、文化娱乐的活动场所。
同时,越秀区在文化广场上设置安装了亚运吉祥物乐羊羊和2010年亚运会电子倒计时器。每当夜晚的时候,乐羊羊发出璀璨的光芒把社区文化广场装扮得分外耀眼与亮丽,众多居民群众都喜欢聚在乐羊羊下休闲纳凉、运动健身。在潜移默化的宣传中,旧南海社区居民逐步了解和认识亚运,营造浓浓的社区亚运文化氛围。
华侨建筑“老房有喜”
六榕街办事处负责人说,旧南海社区历史上曾是明清南海县衙所在地,故得名,社区内有市文物保护单位吊碑井、《大公报》报社旧址和建于上世纪二三十年代、集岭南民居特色和西式洋楼风格于一体的华侨建筑群,还有百福泉水井美丽的传说……
目前,越秀区按照修旧如旧、建新如故的原则,修葺惠吉东街、惠吉西街(含一坊、二坊、三坊)集岭南民居特色和西洋建筑风格于一体的华侨建筑,尽可能还其原貌。同时,还专门配制外墙粉饰所需的颜色体系,使整条街恢复原有的古朴和幽静,实现了建设和保护的完美结合,让居民群众感受到“老房有喜”的愉悦。
华侨聚居地
美誉“小资街”
越秀区六榕街旧南海县社区位于中山六路北侧,面积0.07平方公里,常住人口4000多人。
“明清是旧南海县衙,民国却有小资街称号”,该社区老居民介绍,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广州很多华侨回乡在此置业,形成了一个华侨居住区。
当时,惠吉东、西路上的华侨楼房多为三层楼,集岭南和西式特色于一体,还从西方引进了抽水马桶、浴缸、地砖等。当时的居民多属新兴小资产阶级,所以这一带当时被称之为“小资街”。
文献来源:2010-06-07   广州日报-A2
作者:曾卫康 陈安 汪浩
查看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