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秀22所中小学撤并调整

    本报讯 昨日上午,广州市越秀区公布学校布局调整方案,包括11所学校的撤并和11所学校的校区调整,涉及学位16000个。其中16中等10所学校将合并为5家,旧部前小学等11所学校会搬迁调整校区,另外东环中学将改为初中。越秀区教育局透露,今年小学招生方案将于本月30日公布,小升初招生方案最迟下月上旬公布,有可能提前。

    今年越秀区学校布局的调整具体是,十六中和七十九中将合并为十六中,十三中与二十五中合并为十三中;越秀外国语学校将兼并广大实验中学;市财经职中将并入市贸易职中;八旗二马路小学与北京南小学合并为八旗二马路小学。调整被吞并学校将取消原有校名。另外东环中学撤销高中部,改办成初级中学,另外旧部前小学等7所学校的校区,将会进行乾坤大挪移,其中旧部前小学西校区交第三中学使用;市三中(原第三十四中校区)交知用中学初中部使用;知用中学(原九十九中校区)交朝天小学使用;原二十五中借用校舍归还清水濠小学使用;原泰康路小学(泰康校区)用地划拨给第十中学使用、黄花幼儿园搬迁到淘金家园配套幼儿园,原用地及场地划拨给黄花小学使用;嘉富广场配套校舍,建成后划拨给水荫路小学使用。

    越秀区教育局表示,以上合并的学校今年秋季的招生工作以新校名义进行,中学原来各校在校学生在原校区过渡直至毕业,合并后的学校对教师重新统筹安排。为顺利推进学校合并工作,越秀区教育局成立了学校合并调整工作领导小组,负责指导学校合并调整过程的相关工作。各相关学校也成立了合并工作小组,具体负责落实本校的合并工作。调整后个别招生地段会有轻微调整,具体要等30日的方案最终确定。

    越秀区教育局局长蔡定基表示,实施学校合并调整,相信可以实现名校的辐射力度扩大,缩小校际间办学水平差距,逐步实现教育均衡发展。

    [模式一]

    撤并

    典型案例:

    十六中吞并七十九中

    本次调整中,涉及11所学校的撤并。越秀区教育局表示,通过对区域内教育资源的再次整合,越秀名校的辐射力度进一步扩大,优质学位进一步扩充。

    各校撤并中,最典型的就是国家示范性高中十六中合并七十九中。合并后原七十九中将从市重点中学摇身一变为国家示范性高中。作为一所国家示范性高中,位于中山二路的十六中的用地面积偏小,一直是制约学校发展的瓶颈。据了解,合并后七十九中将成为十六中的初中部,改名为十六中南校区。

    ●具体措施79中3/4校舍要改造

    昨日中午,记者来到即将并入十六中的七十九中,只见学校门口右侧正在打地基。据校长陈支南介绍,该校现有的四座校舍当中,有三座都要进行改造,实行“乾坤大挪移”。调整后拆除学校西侧的平房,使该校校正门开向大沙头三马路,结束被海印电器城围困的历史。

    据了解,七十九中占地面积只有1万多平方米,运动场地严重不足。陈支南表示,综合改造后该校将实现运动区和教学区的分离,并拥有200米的环形跑道。日后十六中和七十九中的初中生,都会在大沙头校区就读。预计改造会在两年内完成。

    [模式二]

    搬迁

    典型案例:

    知用西校区交朝天小学

    除了学校的撤并,本次调整的另一个模式就是对11所学校的校区进行了调整。比如旧部前小学西校区交第三中学使用;市三中(原第三十四中校区)交知用中学初中部使用。而被认为本次调优幅度最高的校区调整,是知用中学西校区(原九十九中)交朝天小学使用,调整后一所名不经传的麻雀中学摇身一变并入省一级重点小学。

    ●具体措施99中停课装修变名校

    备受关注的省一级重点小学朝天路小学,本次将接管原九十九中作新校区,该校区位于西门口光孝路。接下来将进行校舍改造,今年将仍按去年的招生地段和规模进行,预计明年可扩大一倍的招生规模。

    旧部前小学搬新校区

    比邻一德路圣心教堂的旧部前小学,由于要让路于三中的扩建工程,须搬迁到附近白米巷的新校舍,新校舍占地面积是原校舍的4倍有多,该校的班级数将翻一番,达到36个教学班。

    据了解,旧部前小学是一所有近百年办学历史的省一级学校。由于历史原因,学校用地面积不足,制约了发展。新旧部前小学的校址,是原大新路小学、隆仁坊小学和第20中学三校校址合并而成。该校新校舍第一期工程将从原来2700多平方米的占地面积,扩大至11470平方米,建筑面积由原来的5330平方米增加至14919平方米。

    统筹:本报记者 梁艳燕

    采写:本报记者 吴广宇 梁艳燕 朱丹婷 通讯员 汪浩 周小莉

    摄影:本报记者 马强 实习生 实习生 孙俊彬

文献来源:2010-04-21   南方都市报-AⅡ03

作者:吴广宇 梁艳燕 朱丹婷 通讯员 汪浩 周小莉 马强 孙俊彬

点此查看报纸原版

查看相关: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