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958年到1974年 广州火车站历经三起三落终于建成运营 并成为当时的新景观
广州图志之四·1979年
本报与市国家档案馆
联合主办
翻开1979年的广州地图,你会发现广州城区的面积变化不大,但一些重要建筑却在这个时期涌现出来。
位于流花桥的广州火车站于1958年开工建设,其间3次停工,3次上马,直到1974年才全部建成。至此,东边的广九线和西边的京广线被打通,市民们再也不用两头跑坐火车了。
在流花桥崛起的不止是火车站,1974年,中国出口商品交易会几经辗转又回到了这里。现代化的展馆和火车站遥遥相望,加上附近的流花宾馆、东方宾馆和友谊剧院,使这一带成为上世纪70年代广州的风水宝地。
“上街游行中山路,下水游行到珠江。”上了年纪的老广州都有横渡珠江的经历。1977年广州市组织16499名游泳健儿,从人民桥附近下水,高呼口号,一直游到珠江泳场后方才上岸。珠江边上的3个大型游泳场这个时期也处在鼎盛时期,每天的游泳者成千上万。
策划/江小川、刘海健
文/曾卫康、任朝亮 实习生曾繁莹
摄影及图片翻拍/杨勤
本版地图由郑朝晖先生提供
横渡珠江:1977年16499人畅游盛况空前
2006年,广州市组织了横渡珠江活动,市民们时隔近30年后又一次重温了昔日畅游珠江的美梦。因为自从1977年7月16日广州组织16499人畅游珠江后,就再也没有大型的游珠江活动了。
横渡珠江要先通过测试
年过六旬的李叔是广州橡胶厂的退休工人,在他的记忆里,上世纪80年代之前,珠江上经常有畅游活动,他就作为职工代表参加了1977年的横渡。“那时候要先去珠江游泳场接受测试,我在泳池里来回游了三十多圈,用了一个小时,最后才通过了测试。”
李叔回忆说,横渡那天他们从人民桥附近下水,一直游到珠江游泳场才上来。这个过程中还要举着标语,高呼口号,比如“反对美帝”、“解放台湾”,充满了时代特色。那时候的珠江水质很好,游起来轻松畅快。
游泳场一天接待数千人
在上世纪70年代的珠江两岸,分布着很多游泳场。而在地图中标明的只有3家,分别是位于中山八路附近的人民游泳场、西郊游泳场和位于中大北门附近的珠江游泳场。那个年代人们的娱乐活动种类少,去游泳成为很多家庭节假日的首选。那个年代也是游泳场的鼎盛时期,每天可接待数千人次。
吴伯年轻的时候曾去人民游泳场游泳。他告诉记者,人民游泳场就是海角红楼,新中国成立以前是达官贵人们娱乐休闲的场所。那时的海角红楼有专门的客船去长堤、天字码头接游客过去。新中国成立以后,海角红楼就成了普通市民的游玩之地,票价只要几角。当时去游泳的人密密麻麻,一天下来总有七八千人。
广州火车站:
乘客第一次坐上了电梯
姜新是广铁集团的老员工,1951年便在广九火车站工作,1958年流花桥新客站开始建设后,他便经常去工地帮忙。姜新回忆说,以前的流花桥一带是个乱坟岗。1959年,政府组织了一万多人参加客运站和珠江大桥的修建工程。到1962年,新客站的站场和站前广场的土石方大部分已经完工。但由于国民经济的调整,新客站工程于当年停工。
到火车站仿佛到宫殿
1967年,新客站工程终于被批准复工,但迟迟没有开工。直到1972年6月,新客站才开始第三轮建设。1974年,新的广州火车站正式完工并投入运营。
吕伯是广州粮食系统的退休干部,1975年他和同事去武汉开会,第一次走进了广州火车站。说起当年的感受,吕伯用了两个字“豪华”来概括。一进入火车站,里面既宽敞又明亮,地上铺着光可鉴人的水磨石,让人感觉像进了宫殿。在广州火车站,吕伯第一次坐上了电动扶梯。工作人员告诉他,扶梯是上海刚刚生产出来的。
站台与农田比邻
在建站之初,广州火车站因豪华美观,一度成为广州市的新景观,广州各学校纷纷组织学生参观,最高峰一天接待3~4拨学生参观。
和站内的“豪华”相比,站台上则稍显简陋。火车站车道外面就是农田了,也没有围墙和护栏。工作人员经常守在车站的东西两端,防止有人浑水摸鱼。
流花展馆:
广交会招牌镀黄金
上世纪70年代,在广州的北部出现了广交会流花路展馆,而当时四周都是农田的环市路,诞生了另外一个与广交会有关的建筑物——当时中国第一高楼白云宾馆。
1974年4月初,中国出口商品交易会流花路展馆顺利建成,这是当时广东省最大的一个单项民用建筑物。新展馆的正面,镶嵌着由郭沫若手书的“中国出口商品交易会”9个金色大字。字高4.8米,以钢筋水泥塑造,平均每字重达300公斤,共使用了1.1公斤黄金装饰。
广交会流花路展馆竣工投入使用前后,周围建成了广州市新火车站、东方宾馆新馆、友谊剧院等建筑。每当节日和广交会期间,这一带的楼宇张灯结彩,热闹非凡。1985年这一建筑群被选为羊城新八景之一,享有“流花玉宇”的美称。
“我们宾馆是配套广州交易会兴建的。”白云宾馆副总经理贾广建说,白云宾馆当年是全中国最高建筑,也是中国酒店业的标志。
1973年,在周恩来总理的关怀下,占地2.1万平方米、楼高34层、投资2640多万元的白云宾馆正式破土动工,历经3年于1976年6月1日正式建成开业。
“宾馆开业的时候,还有武警把守,一般人不能入内。”贾广建说,开业的最初7年,白云宾馆以接待国家领导人及外宾为主。1983年,酒店向大众开放。于是,约亲朋好友来这里喝茶、休憩,成为当时的时尚。
上世纪70年代大事记
1971年10月25日,中华人民共和国重返联合国。
1976年1月8日,周恩来逝世。
1976年7月6日,朱德与世长辞。
1976年7月28日,唐山大地震。
1976年9月9日,毛泽东逝世。
1978年12月18~22日,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全会主要任务是把全党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
文献来源:2009-09-29   广州日报-A10
作者:曾卫康、任朝亮
查看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