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秀:群众艺术星闪烁 荔湾:西关风情上动画

    文/记者毕征通讯员穗宣

  图/记者王燕

  要大力提升广州文化软实力,加强全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是至关重要的一环。各区市根据自身条件和优势积极努力,一方面大力推进大型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工程,另一方面积极推进基层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取得积极成效。

  越秀:激发群众文化创造力

  “衡量城市文化是否充满活力,一个重要标准就是看其能否最大限度地激发市民文化创造力。”越秀区文化部门负责人说,该区区文化艺术中心、各街道文化站均设有专门的创作室和排练室,正因为有这样“出精品、出人才、出效益”的环境,该区近年来创作的小品《炒股》,舞蹈《自梳女》等群众文艺作品才能获得文化部“群星奖”。

  借助打造“创意越秀”、“国际服装时尚商都”以及举办“金龙奖”等活动,该区将创意文化引入居民群众的日常生活,极大地激发了群众的文化创新能力。

  越秀区结合花园社区建设提出了建设文化精品社区的理念。其中,“新河浦历史文化保护区项目”获2008年世界大都市奖第2名。

  提升文化软实力离不开文化设施服务体系建设。目前,该区已建立三级文化服务网络,初步形成“10分钟文化圈”,群众出行不到10分钟便可到达公益性文化场所。

  荔湾:让传统文化再现活力

  已有300多年历史的粤剧是荔湾区传统文化的招牌,为擦亮“中国曲艺之乡”品牌,荔湾区每年均举办粤剧曲艺大赛,组织粤剧粤曲知识进校园。全区每年举办各类粤剧活动近100场,受益人群近20万。民间私伙局也随之兴盛,仅登记在册的就有40多个。

  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是荔湾文化建设的一项重点。目前,“广州玉雕”已被定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西关民俗馆经过扩建,扩大馆舍面积1000多平方米,并增设十三行展厅等常设展览。博物馆每年接待国内外游客15万人次,成为西关文化的窗口。

  西华路广州老名牌虎标电筒厂厂房如今已成为荔湾区中小企业创意产业园。率先进驻的海归动画企业,今年底将推出全国首部具有西关风情的三维动画连续剧。   

文献来源:2009-05-18   广州日报-A2

作者:毕征

点此查看报纸原版

查看相关: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