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友好城市园林礼物逐个数

    昨日,又一件城市友好礼物——歌德半身塑像作为法兰克福市向广州市赠送的礼物落户流花湖公园。据市市政园林部门介绍,外国友好城市在广州市属公园落户的园林“礼物”还有很多,从最早于1981年落户越秀公园的金印游乐场至今,市属公园已接收12个友好城市合共15份“礼物”。这些“礼物”中包括了多种园林项目,市民足不出羊城便可欣赏到各具特色的异国景观。

  文/记者全杰 通讯员西尧、晓媛、林婉、孙莉、晓敏、倩雯、颖玲、燕鹏

  图/王燕、全杰、林婉

  礼物种类一:园圃

  代表:德国法兰克福玫瑰园

  所在公园:流花湖公园

  位于流花湖公园东南面临湖一隅的法兰克福玫瑰园是德国法兰克福市送给广州市建城2210年的城庆礼物,于1996年12月建成,占地面积2500㎡。玫瑰园内种有玫瑰近300株,当中大部分是远涉重洋由德国运抵广州的“法兰克福玫瑰”。整个花园具有典型的德国巴洛克风格。

  在建设的初期,法兰克福市特别派遣了专业技术人员来华作现场技术指导。多年来,公园亦设立专职人员精心养护。2005年6月,公园遭遇了水浸,部分玫瑰花受损。后来为了使这一稀有玫瑰花品种得以衍生,公园针对玫瑰园三面环湖、湿度较大以及受周围树木遮挡、园内光线较差的情况,制订了系列整改措施,使玫瑰生长良好多开花。目前法兰克福玫瑰花长势良好,玫瑰园也成为公园内一处招牌景点。

  据悉,为了以崭新的环境迎接歌德半身铜像“入住”,流花湖公园还专门对玫瑰园进行了全面的整修和改造,不仅加种了一些原有的玫瑰品种,还种植了代表法兰克福的红色和白色木槿,以及400株绿百合、12棵扇叶棕榈树及12株喇叭花,因为歌德生前曾对这些植物做过特别的研究。

  礼物种类二:异国树木

  代表:英女王手植橡树

  所在公园:流花湖公园

  英女王手植橡树位于流花湖公园西苑景区内,是1986年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访华时在西苑内亲手种下的。经过20余年的精心养护,橡树已由当年的1.6米高长到现在的5米多高,成为公园的品牌景点。

  橡树原产于欧洲、北非等温带地区,由于我国南方亚热带气候条件极不适合橡树生长,橡树也一度出现“水土不服”而生病。

  当时公园特别为橡树制订了管养措施,还为橡树穿上量身定做的遮阴网,防止夜蛾入侵,经过公园多年来的不断摸索和管养,这棵珍贵的橡树历经21个春秋,还是绿绿葱葱,枝叶茂盛,健康地生长着。

  礼物种类三:异国园林摆设

  代表:谊园

  所在公园:白云山云台花园

  谊园内摆放着与广州市结为友好城市的9个外国友城赠送的十件礼物。当中包括了法国里昂市所赠送的“漂浮的色彩”彩灯,新西兰奥克兰市赠送的“永恒的动力”雕塑喷泉,“毛利人战士木雕”,德国法兰克福市赠送的高达2米半、用玻璃钢纤维制成的“苹果酒瓶模型”,日本福冈市赠送的三人舞姬铜像,阿雷基帕市赠送的两头白色的斗牛雕塑,瑞典林雪平市赠送的“瑞典小木屋”美国洛杉矶市赠送的“指向洛杉矶”路牌,加拿大温哥华市赠送的可以测定两市时差的“日晷——双时钟”,韩国光州市刻有“广州”二字的路牌。

  礼物种类四:异国风情园林

  代表:韩国园、水生植物区

  所在公园:越秀公园、珠江公园

  位于越秀公园内的海东京畿园占地面积9000平方米,是广东省与韩国京畿道之间的友好合作项目,于2005年年底建成。该园是按照韩国名园样式建造的韩国传统庭园,建材全部由韩国进口,进口的瓦片上还雕刻有韩国的国花——菊花。韩方还派出技术人员进行了半年左右的施工。

  珠江公园水生植物园是广东省与加拿大卑诗省友好合作的第一个园林项目。占地10000平方米,位于公园内百花园西侧,依山体而建,是不可多得的糅合岭南园林与异国情调的园林景观。木廊道、木平台、木亭、展厅全部由加拿大提供,连细小的金属配件都是由加拿大空运过来,最大程度地保留了加拿大木建筑风格的原汁原味。

  礼物种类五:游乐场

  代表:金印游乐场

  所在公园:越秀公园

  金印游乐场位于越秀山东秀湖畔南音山麓,建成于1981年。1980年广州市和福冈市结为友好城市,福冈市市长进腾一马到广州访问时,提出为广州赠建一座青少年游乐场,作为日中友好永久纪念,因此兴建了这个游乐场。现在游乐场内设有旋转秋千、碰碰车、森林狩猎等十多组电动游艺机。

  开业时,日方提供并协助安装了两项机动游乐设施——“高速滑行车”和“旋转秋千”。据介绍,高速滑行车有点类似现在的过山车,开业时5角钱坐一次,甫一亮相就引起了一阵轰动,时任广州市长的杨尚昆还与进腾一马一同试玩,成为高速滑行车的第一批游客。

  但时过境迁,“高速滑行车”因使用年限到期,于1997年拆除。

  歌德生平

  歌德(1749-1832),德国诗人、剧作家、自然科学家和思想家。1772年至1775年之间,歌德写出大量作品,包括书信体小说《少年维特之烦恼》、长诗《普罗米修斯》、诗剧《浮士德》初稿等。其中《少年维特之烦恼》的出版使歌德名声大噪,在国内外引起强烈反响。歌德晚年过着隐居生活,孜孜不倦地进行创作。在生命最后几年里,终于完成历时数十年之久的两部名著:《浮士德》和《威廉·迈斯特》。 

  歌德对遥远的中国有浓厚的兴趣,他通过英法文译本读过中国游记和中国哲学方面的著作,比如《好逑传》、《玉娇梨》、《花笺记》、《今古奇观》等。1827年至1829年间,他便写了14首题名为《中德四季晨昏吟咏》的抒情诗,抒发了他对东方古国的憧憬。

文献来源:2008-04-10   广州日报-A20

作者:全杰

点此查看报纸原版

查看相关: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