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7年,广东省首家汽车图书馆面世,如今25年过去,这家图书馆却鲜为人知。汽车图书馆到底什么样?带着市民的疑问,笔者日前深入走访发现,广州汽车图书馆如今仅有3辆车,由于车辆较少,加上每辆车150万元的“高投入”,每月近万元的日常人工投入、车辆维修、停车费,以及车身太长停车难导致“商业区服务遇冷”等诸多原因,其生存现状一直很艰难。因此,不少人对这种图书馆服务形式是否有必要存在提出了质疑。
服务25年却少人知晓
“你知道广州有汽车图书馆吗?就是用来当图书馆的巴士,可以开到各处的。”“不知道!”走在广州街头,随意向市民发问,结果极少有市民知道广州还有汽车图书馆。
其实,汽车图书馆在广州已经默默服务了25年,并且已经经历了三次“改版升级”。1987年,广州图书馆创办了广东省第一家汽车图书馆,2000年汽车图书馆升级到第二代,2010年底汽车图书馆再次升级。从“东风”到“金龙”再到“日野”,汽车图书馆的车身也从8米、10米变身为12米长。而从服务功能上来看,汽车图书馆已从最初的人工记录、电脑服务,升级到了第三代的全球定位系统、图书自助借还服务等,书目也从2000册增长到6000余册。
近日,笔者在广州易发商业街走访汽车图书馆时了解到,虽然图书巴士从去年12月底开始每月固定来这里服务一次,但附近居民对汽车图书馆却极少知晓。在2个多小时的时间里,上车借书的只有3人,看书的人也寥寥无几。该车的图书管理员表示:“这很正常,有时甚至一整天也没有几个读者上来。”
对此,广州图书馆中文借阅部主任陆庆强说:“第一、二代汽车图书馆多数都在广州的边远地方服务,因而广州市民知之甚少是正常的。目前,第三代汽车图书馆的服务地点主要设在人流聚集的文化广场或商业区内。在读者培育方面,正常的书店都需要两三年的时间才能培养起自己的读者,更何况汽车图书馆每个地点的服务时间每个月只有一次,是需要一段很长的时间才能获得读者的信任。”
遭遇“无立足之地”的尴尬
与第一、二代汽车图书馆的服务地点主要在农村偏远地区相比,第三代汽车图书馆明显有转驻闹市的趋势,在12个服务点中,有9个服务点设在了文化广场或商业街上,这与汽车图书馆兴建之初“服务于边远地区”的主旨明显相悖。既然汽车图书馆是作为图书馆服务的一个补充方式,难道不应该去“看书难”的偏远地区服务吗?
“农村的概念在今天已经转变,现在农村都有了自己的图书室。另外,在汽车图书馆服务的过程中,当我们发现某个地区对图书的需求量比较大的时候,就会在那儿设立图书分馆,因此也就没有再让汽车图书馆去服务的必要了。”陆庆强说。
中山大学图书馆馆长程焕文则表示:“汽车图书馆应该在商业区服务,一方面商业区是图书馆的一个建设盲点;另一方面,广州市的诸多商业网点都有大量的外来务工者,他们的业余文化生活很少,汽车图书馆开到商业区服务,不仅是对城市弱势群体的关注和服务,也使人们在购物之余可以停下来休息、阅读。”
在城市里宣传全民阅读已成为汽车图书馆新的使命,但是汽车图书馆常常会遭遇“无立足之地”的尴尬。“第三代汽车图书馆车身长12米,需要占用6个车位,只有比较偏僻的地方才容许我们一整天停车,但这样汽车图书馆的宣传效果就大打折扣了。”汽车图书馆的工作人员说。
同时,汽车图书馆的停车费用也成为运营成本中一个很大的负担。据陆庆强透露:“在商业地带,停车费用非常高。按照每小时10块钱一个车位计算,汽车图书馆每天停留5个小时、交6个车位的钱,一个月下来仅停车费就要上万元,而汽车图书馆的服务是纯公益的,这样就很难维持运营成本。如果能像献血车一样,也给汽车图书馆提供免费的地点,我们的出现频率可能会更高。”
汽车图书馆还需要完善服务
今年6月,广州打造图书馆之城的目标再次被提上议事日程,日前,《广州图书馆之城建设规划》进入了草拟阶段。目前,广州区级以上的图书馆有16家,街镇图书馆有163家,社区图书室有2000多个,还有3台24小时自助图书馆,建设图书馆之城的目标之一就是实现街头转角随时都能“遇”到图书馆。如果是这样,未来广州的汽车图书馆是否还有存在的必要?
对此,陆庆强回应称,汽车图书馆的一个重要服务对象是外来务工者。“汽车图书馆在集体借阅点(如厂区、军营等)非常受欢迎,一天基本上会有200多个读者,每个月的图书借阅量也在2500本左右。”广州图书馆馆长方家忠表示:“在世界许多发达的地区,汽车图书馆仍然在使用。比如香港目前公共图书馆的设置已经达到了每2万人拥有一家图书馆,但仍然有两辆汽车图书馆在运行;美国更是达到了每1.8万人拥有一座图书馆,但他们仍然有汽车图书馆服务项目。”广州少儿图书馆馆长惠德毅称:“汽车图书馆应该不会消失,作为一种补充,它应该继续为一些边远的地方服务。另外,除了提供借还服务之外,汽车图书馆还应该完善一系列的图书活动,比如播放影片、开展读书嘉年华等。”
对于汽车图书馆的未来,广州市文广新局社文处处长黄斌表示:“汽车图书馆是图书馆建设的组成部分,今后其服务会更加完善,比如将会对汽车的车型进行改造、多设几辆小型的汽车图书馆等,让汽车图书馆的服务更加周到。”
文献来源:2012-10-17   中国文化报-7
作者:林梦建 欧阳艺娇
查看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