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根广州三代的共和村铁路人,终于有了讲述那段激情岁月的博物馆。昨日,由梅花街道办事处主办的铁路文化微型博物馆,在共和村社区服务中心镇正式免费开放,展出的多件实物,为30多年前旧广九铁路中山一路段的铁路零件,现场不少老铁道员、老乘务员看到后都激动不已。
“这是手摇信号灯,那是当年中山一路上的枕木……”今年80岁的原广铁集团干部刘秉凯看到博物馆内展出的机车零件和铁道实物,主动为现场观众充当起义务讲解员。现场挂起的从19世纪末的蒸汽火车头,到当代“和谐”号高速列车的图片,刘老伯都如数家珍。陈列在地上任人触摸的枕木、钢轨、信号灯,令人仿佛回到了内燃机车的年代。
铁路文化博物馆,位于梅花街共和社区服务中心内,从中心的楼梯走上二楼,一路挂满旧式火车头的黑白照片。据活动策展人介绍,该博物馆为省内首个社区铁路文化博物馆,展览内容还会通过向市民征集实物,继续丰富下去。
40岁以上的广州人都依稀记得,当年中山一路上曾有火车的轰鸣声。随着1953年广州铁路局的成立,管辖华南铁路网的铁路职工宿舍群,在旧广九铁路(中山一路)两侧不断生长,形成今日人口十多万,范围从东到中山一立交、西到东山口、北达农林上路、南至寺右村的“铁路城”,城内有独立于地方的医院、学校甚至司法机关。刘老伯打趣地说,这里除了殡仪馆之外,什么都有了,俨然一座“城中之城”。
文献来源:2010-12-20   南方都市报-AⅡ10
作者:吴广宇 黄皓
查看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