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圣寺与光塔的传说
广州怀圣寺又名狮子寺,俗称光塔寺,是中国四大古代清真寺之一,也是我国现存最古老的清真寺建筑,被列为广东省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唐、宋以来,广州为我国海外贸易的主要港口,那时广州的阿拉伯富商最多,他们在当地政府的支持下,修建了一座规模宏大的清真寺,即今日的怀圣寺,寺的命名表达了中外教民对圣人穆罕默德的遵从和怀念。
该寺礼拜大殿置于院庭的正面,它是3间带周围廊、歇山重檐绿琉璃、带斗拱的古典式建筑,巍然耸立在带雕石栏杆的大平台上,充分显示了大殿的高贵威严。石栏杆板上的雕刻各异,有葫芦、扇子、伞盖、花卉、狮子、游鱼等物,极为活泼生动。大殿内部洁白明亮,用木地板及三面拉门,殿内装饰虽少,但很整洁大方。大殿梁下题字为:“唐贞观元年岁次丁亥鼎建,民国十四年岁次乙亥三月二十一日辛未第三次重建。”“大清康熙三十四年岁次乙亥腊月十七日乙巳再重建。”除大殿之外,尚有望月楼、东西长廊、藏经室、碑亭、光塔(宣礼塔)等建筑。全寺占地面积0. 3公顷,建筑总面积1 553平方米,其中大殿建筑面积400平方米。怀圣寺的光塔驰名中外,是极具价值的建筑古迹。
光塔,为中国伊斯兰教古迹。在怀圣寺院西南隅,与寺并立。原名呼礼塔,波斯语音读作“邦克塔”,据说因“邦”与“光”在粤语中音近,遂误称为“光塔”。传说,古代光塔是一座导航的灯塔,其时珠江离怀圣寺不远,光塔白天悬旗,在夜间常悬灯于塔顶,通宵达旦,通往海上丝绸之路和海外归来的货船见到塔,便知广州到了。始建时间约为唐末或南宋初年。塔高36. 6米,用砖石砌成,建筑平面为圆形,中为实柱体。有梯两条各自连通前后塔门,沿螺旋形梯级而上可登塔顶露天平台。在平台正中又有一段圆形小塔,塔顶原有金鸡一具,可随风旋转以测风向,明洪武时期、清康熙八年(公元1669)两次为飓风所坠,后遂改为今状的葫芦形宝顶。据《羊城古钞》载,古代“每岁五、六月,番人望海舶至,以鼓登顶呼一号,以祈风信”。该塔是中国伊斯兰教最大的邦克塔之一,与新疆吐鲁番的苏公塔大小相仿。光塔形体独特,为我国塔林所罕见。虽屡经修建,仍具阿拉伯伊斯兰的建筑风格。

文献资料来源:2009年1月   摘自《趣闻广东》

作者:胡幸福主编

索取号:K926.5/20

本馆校对:黄国伟

查看相关: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