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善于经商著称的潮州人,被称为中国的犹太人。在清代很多潮汕人走出八邑,到广州、佛山、香港等地谋生。为加强潮人之间的联系和举办公益善事的需要,清朝署潮州总兵方耀倡议在广州建立潮州八邑会馆。当时,广州、香港、佛山等地的潮籍人士等地各行号总共捐银五万多两。聘请当时广州著名建筑设计师黎巨川设计建筑团队,于1871年(同治十年)建成。气势恢宏的潮州会馆即刻成为广州著名建筑。因此,他们在1894年又设计建成了广州更知名建筑——陈家祠。
会馆位于广州市长堤大马路,即现在广州市长堤真光中学校址及附近的义安里、义安祠道、石公祠道、八邑上横、八邑下横、迎珠街、水月宫后街一带,延绵到珠江边。会馆由前厅、后厅、礼亭、中堂及东廊、西廊组成,现仅存中堂和礼亭。
现存礼亭面阔7米、进深5.2米。四根长达数米的石雕龙柱最引人注目,龙爪、龙须是镂空雕刻,龙颜威风八面,极为精致,保存完好。礼亭的上面是天花,正面石阶两踏道间的御路纹饰简洁。可惜的是石栏杆已残缺不全,原本礼亭大门前有两只大石狮,后来被移置到目前广州起义烈士陵园东门前。礼亭四周的四只小石狮则在文革期间被完全损坏了。而中堂梁架、檐板上的贴金木雕,刻着故事人物、花鸟等,栩栩如生。梁架节点以金木雕柁墩及异形斗栱承托,前廊卷棚底梁出头,上以木雕狮子及异形斗栱承托挑檐桁。墀头上有精致的砖雕,是广州市内仅存的“建筑艺术品”。
会馆不仅成为潮州考生到省城应试科举的邸舍,还接待一些赴省、赴京求学或到外地经商、办事的潮籍乡亲,对加强潮籍各界人士的联谊和交流,促进经贸、造福桑梓起到了重要作用。
潮州会馆也举行过一些重大的社会活动。如1912年4月底孙中山先生从南京回到广州。5月上旬潮州旅省同乡会在会馆欢迎孙中山先生。孙中山先生在欢迎会上发表讲话:“潮人今日开欢迎会,使鄙人得与我潮州诸父老兄弟相聚于一室,以讨论现世界之一切情形,诚为可幸!……惟鄙人今日对于我潮州父老兄弟有希望者,即能有责任,而不可生依赖性……凡国家社会之事,即我分内事……深望以后对于地方自治之组织,力为提倡赞助。地方自治之制既日发达,则一省之政治遂于此进步,推之国家亦然。如此做去,将来中国自然日臻强盛,与列强相抗衡于地球上,愿我父老兄弟勉之。”
广州市解放前夕,会馆的部分房地产曾出租给私立的新潮中学使用。1953年,私立学校改为公立学校时,新潮学校使用的房地产由广州市第九中学接管。1964年,市九中拆了“潮州八邑会馆”的正门,改建为教室、图书馆、运动场等,留下会馆正座一幢,建筑面积为三百多平方米。2000年,市九中复名为广州市长堤真光中学。为了保护历史文物,2001年5月,越秀区人民政府拨款75万元对其进行维修整饰,使这座百多年古会馆(局部)整饰一新,昔日风采还能管窥一斑。反倒褪尽铅华,真纯隐现。给校园增添古朴怀旧、一帘幽怨的诗意伤感。
学校确立“世之光”办学特色以后,会馆成为X+1课程的重要基地同,如:以真光文化融合初中各科的主题融合课程成为广州学校吃蟹第一人;潮州人经商慧觉的理财课程,承载敢为人先、爱拼才赢的潮州精神,受到学生喜爱;会馆还成为粤港真光学校交流的场所,各类讲坛上,活跃着粤港的大师与老师、先生与学生。气象为之一新。
会馆位于广州市长堤大马路,即现在广州市长堤真光中学校址及附近的义安里、义安祠道、石公祠道、八邑上横、八邑下横、迎珠街、水月宫后街一带,延绵到珠江边。会馆由前厅、后厅、礼亭、中堂及东廊、西廊组成,现仅存中堂和礼亭。
现存礼亭面阔7米、进深5.2米。四根长达数米的石雕龙柱最引人注目,龙爪、龙须是镂空雕刻,龙颜威风八面,极为精致,保存完好。礼亭的上面是天花,正面石阶两踏道间的御路纹饰简洁。可惜的是石栏杆已残缺不全,原本礼亭大门前有两只大石狮,后来被移置到目前广州起义烈士陵园东门前。礼亭四周的四只小石狮则在文革期间被完全损坏了。而中堂梁架、檐板上的贴金木雕,刻着故事人物、花鸟等,栩栩如生。梁架节点以金木雕柁墩及异形斗栱承托,前廊卷棚底梁出头,上以木雕狮子及异形斗栱承托挑檐桁。墀头上有精致的砖雕,是广州市内仅存的“建筑艺术品”。
会馆不仅成为潮州考生到省城应试科举的邸舍,还接待一些赴省、赴京求学或到外地经商、办事的潮籍乡亲,对加强潮籍各界人士的联谊和交流,促进经贸、造福桑梓起到了重要作用。
潮州会馆也举行过一些重大的社会活动。如1912年4月底孙中山先生从南京回到广州。5月上旬潮州旅省同乡会在会馆欢迎孙中山先生。孙中山先生在欢迎会上发表讲话:“潮人今日开欢迎会,使鄙人得与我潮州诸父老兄弟相聚于一室,以讨论现世界之一切情形,诚为可幸!……惟鄙人今日对于我潮州父老兄弟有希望者,即能有责任,而不可生依赖性……凡国家社会之事,即我分内事……深望以后对于地方自治之组织,力为提倡赞助。地方自治之制既日发达,则一省之政治遂于此进步,推之国家亦然。如此做去,将来中国自然日臻强盛,与列强相抗衡于地球上,愿我父老兄弟勉之。”
广州市解放前夕,会馆的部分房地产曾出租给私立的新潮中学使用。1953年,私立学校改为公立学校时,新潮学校使用的房地产由广州市第九中学接管。1964年,市九中拆了“潮州八邑会馆”的正门,改建为教室、图书馆、运动场等,留下会馆正座一幢,建筑面积为三百多平方米。2000年,市九中复名为广州市长堤真光中学。为了保护历史文物,2001年5月,越秀区人民政府拨款75万元对其进行维修整饰,使这座百多年古会馆(局部)整饰一新,昔日风采还能管窥一斑。反倒褪尽铅华,真纯隐现。给校园增添古朴怀旧、一帘幽怨的诗意伤感。
学校确立“世之光”办学特色以后,会馆成为X+1课程的重要基地同,如:以真光文化融合初中各科的主题融合课程成为广州学校吃蟹第一人;潮州人经商慧觉的理财课程,承载敢为人先、爱拼才赢的潮州精神,受到学生喜爱;会馆还成为粤港真光学校交流的场所,各类讲坛上,活跃着粤港的大师与老师、先生与学生。气象为之一新。
文献资料来源:   《化爱于行》
作者:蔡练主编
索取号:G631/52
本馆校对:曹丽娜
查看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