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府楼房的临街走廊。骑楼建筑最早盛行于南欧、地中海一带。20世纪初,广州扩建马路,人们将西方古典建筑券廊与广州传统建筑结构相结合,演变成具有广州特色的“骑楼”建筑。原因一是广州气候炎热多雨,要求城市建筑有避雨遮阳的功能;二是混凝土结构使这种空间形式成为可能,土地得到立体化利用;三是商业街橱窗陈设的需要。骑楼一时成为各地模仿的对象,形成了广州街道的标志。骑楼是在楼房前跨过人行道兴建的,使马路两边分别相互连接形成一道长廊,既便于行人来往,商店也可敞开门面陈列商品,以吸引顾客。广州的骑楼建筑以上下九路、第十甫、中山路、解放路、人民南路一带最有代表性,而新亚酒店、新华酒店和爱群大厦等成为骑楼建筑中的佼佼者。
文献资料来源:2005年9月    摘自《广东民俗大典》
作者:叶春生,施爱东主编
索取号:K892.465/1-2
本馆校对:古文红
查看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