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秀区的北京路步行街,有千年古道遗迹,人们皆知它是千年不变的商业旺地,但它同时是文化名街却非广为人知。
从明代到清代,今健民药房以南一带,住着黄姓的名门望族。清代时这里叫承宣街,旧称双门底上街,大街的东面有泰泉旧里、大司成里、圣贤里,均与纪念明代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教育家黄佐有关。黄佐号泰泉,其故居一带遂叫泰泉旧里,明代建了一座纪念黄佐的大司成牌坊,此街遂称大司成里;黄氏几代均是著名学者,其街便称圣贤里。清代,今青年文化宫那里还有纪念黄佐的文裕黄公祠(黄去世后谥文裕),京都名学者翁方纲在广州任广东学政时,每次从外地返广州均到祠中拜祀黄佐。
要说文化大户黄家,还得从上文提及的陈大震说起。陈大震诗礼传家,后移居广州城里。明正统年间,陈大震的五世孙陈政(1418-1476)在广州城里开馆收徒,讲授《易经》《尚书》《诗经》《礼记》《春秋》等典籍。从学者先后过千人。明正统十一年(1446),香山(今中山)人黄瑜(1426-1497)到广州求学,师从陈政。他还在双门底上街东面定居。陈政很赏识黄瑜的才华,后来还把次女嫁给黄瑜之子黄畿,成了儿女亲家,陈氏生下黄佐。黄佐出生于泰泉旧里,虽然占籍香山,实际上祖父己定居广州城里,属古越秀地区人。
黄瑜学业有成后,曾在广东长乐县任了15年知县。退休回广州后,在家门口种了两棵槐树,自号“双槐老人”。他学识渊博,有《双槐集》《书传旁通》《七诱》等著作传世。70岁时,还完成著作《双槐岁抄》,此书后来黄佐加以补充,于嘉靖廿二年(1543)才刻印出版。
黄瑜的儿子黄畿(1465-1513),自小聪明伶俐,7岁已有神童之称,16岁时写的文章已被广东主管教育的官员赏识。但他只深研学问却不喜欢科举八股文章。考举人没有考上便绝意仕途。他在越秀山麓筑粤洲草堂隐居读书,人称粤洲先生。他通晓先秦各家著述,重点研究三才五行,还精研历法,写出《皇极管窥》《删正黄庭经》《粤洲集》等著作。
黄佐(1490-1566),字才伯,号泰泉,去世后朝廷谥文裕。他出生于广州,自小在爷爷、父亲的教导下成长,也曾从名师秋涧先生陈英学习。正德五年(1510)中解元,十六年中进士,选庶吉士,授翰林编修。嘉靖六年(1527)在广西督学任上因母亲病而辞官回广州,专心研究学问。嘉靖十五年重入官场,任翰林编修兼左春坊左司谏,以后历任经筵讲官、南京国子监祭酒、詹事府少詹事兼翰林院侍读学士。后因与权臣不合,辞官南归广州。他把白云山景泰寺旧址改为泰泉书院,收徒讲学,从学者众,人称“泰泉先生”。
黄佐的学术思想独树一帜,诗文亦有很高的成就。清代《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说他“在明人中学问最有根底,文章衔华佩实,亦足以雄视一时”。
明朝嘉靖年间,学术研究氛围活跃,虽然官方标榜程朱理学,但敢于指出程朱理学不当处的各种流派的经学学者纷纷设讲坛。皆有拥趸。而各派学者相互尊重,形成很好的学术交流风气,更令后人羡慕。这当中,浙江的王守仁(阳明)、河南的王廷相,岭南的陈献章(白沙)、湛若水(甘泉)、黄佐(泰泉),均是突出的大师级人物。在这几位大师中,黄佐的年龄最小,但被誉为“明人中学问最有根底”。这是因为他从小好学勤奋,成年后严谨治学、博采众长、多闻广见,有众多经得住时间考验的著作流传于世。
黄佐于嘉靖廿一年(1542)任南京国子监祭酒(相当于最高级官办学校校长),官方后来在他广州城里住地附近建起的“大司成牌坊”也由此得名(国子监祭酒亦称大司成)。此牌坊位于今青年文化宫附近,1966年“文化大革命”初期才毁去。
黄佐自少年时起在祖父、父亲的教导下,已经以“慎独”为立身之本,就是用道德规范修身。他认为如果为人胸怀广阔、大公无私、心无邪念、思想端正,就能正确对待物质享受与人际交流。他的做官箴言是“首为清,次为慎,三为勤”。在多年的官场表现,他实践了这理论,为百姓做了不少好事。他初次与王守仁见面时的对话又可见他的学术研究创新精神。王守仁在正德朝后期已天下闻名,其反教条、反传统的“知行合一”理论影响甚大,从学者众,但黄佐于嘉靖二年(1523)与王守仁见面时,不迷信权威,对王守仁的学术见解提出不同意见,令比他大18岁的王大师也深感佩服,对他另眼相看。五年后王守仁到广州讲学,场面非常热闹,其间见到黄佐时,仍对他的见解非常重视。而王守仁的虚怀若谷、推心置腹的交流,也令黄佐十分钦佩。
黄佐认为,厉行教育才能真正达到稳定人心、安定社会之功。老师要用道德伦理启发学生,首先要做出表率,才能令学生守信用、讲义气。他推行教育,把不少精力放在社会中下层百姓之中,在广西为官时就贯彻这一宗旨,令当地民风改变,百姓感恩。
黄佐对才德之见于今也可借鉴。他认为:遵从古训学习,坚持自我修炼的人,其才德必会长进;一个人具备德和诚,就能得到治理天下的方法;一个人具备才和诚,就能治理天下的事情。
清代著名学者黄宗羲在《明儒学案》中说黄佐“以博约为宗旨,博学于文,知其根而溉之者也;约之以礼,归其根则千枝万叶,受泽而结实者。”黄佐对学生讲课时,也分析了博约之道,其意思大约说:博即博文,读书使人明白事理,增长知识,加以研究,再获得渊博的知识;约就是约礼,在获得渊博的知识后,以诚恳的态度去思考,讲求修养和敦厚,用传统的道德来规范自己的学术。他后来在《博约解》一文中,又进一步解释“博约”,大意是:博强调的是广,即广大、通畅之意;约则强调简明扼要,有约束之意。对学习的人来说,贵在知道什么是简明扼要,所以要守约。但对从事教育的人来说,人的精神有限但情欲无穷,见闻有限而义理无穷,必须学习做一个高尚的人。古代先贤留给我们许多经典著作,他们的高尚言行等待我们去广泛地学习和认识,从而开发精神、增广见闻,集天下学问与义理于一身,进可以教育他人,退可以从事研究。所以说“博”和“约”同等重要,如同射箭弓和箭不可缺,有了弓和箭还要懂得用力和瞄准。
黄佐的《泰泉集》中有多种文体,文章有655篇,其中不乏精品。此外,黄佐20岁起写《广州人物传》,选入标准为:凡符合儒家道德传统而建立功勋、著述文章的广东先贤,无论他们先前知名度高或低,都可立传。他说:如果先辈有善行后代不知道或者知道而不宣扬,是不仁不孝的表现。此书他写了10多年才刻印出版,为后世研究广东先贤留下珍贵的资料。
他还编纂了《香山县志》《罗浮山志》《广州志》(《广州府志》)及《广东通志》,均是有名的志书。他主编《广东通志》时己年近七十,本不想接受此托,但地方官“三顾茅庐”,还带来聘金,令他十分感动。他接受任务后,却坚决不收聘金。后来还把几个儿子叫来一起为此志出力,结果此志成为流传至今、备受称赞的地方文献。
在岭南诗词歌赋发展史上,黄佐更是影响甚大的诗人。他的作品在思想性、艺术性上都达到相当的高度。与许多他同时代的诗人来比,他的诗内容充实、题材多样化,这是与其人生观积极入世、务实性精神大有关系。其诗集不少忧国忧民的深沉吟咏,批判锋芒有时直指皇帝。他的咏史诗则不落窠臼,有些是引入对人生和社会深入而冷静的思考。在艺术风格上,黄佐诗作的特点是雄直豪迈、意蕴深沉,与他的哲学观点一样,是自具面目。如其诗作《春夜大醉言志》云:
拔剑起舞临高台,北斗插地银河回。
长空赠我以明月,天地知心唯酒杯。
门前马跃箫鼓动,栅上鸡啼天地开。
倦游却忆少年事,笑拥如花歌落梅。
他写的《粤会赋》长达3800字,感情深厚,文采斐然,对仗工整,影响深远。清代江左诗坛盟主朱彝尊说:“岭南诗派,文裕实为领袖,功不可没。”《粤东诗海》说黄佐“旗鼓振发,群英竞从”是十分恰当的。他的门生欧大任、梁有誉、李时行、黎民表的诗亦大有成就,是“南园后五子”中的四子。
番禺人李时行(1514-1569),字少偕,号青霞子。嘉靖年间进士,初任浙江嘉兴县令,有政绩,升南京兵部驾司主事。不久,因不满官场腐败而辞职。归隐广州后曾住大市街(今惠福西路)。明名宦庞尚鹏曾为他立传,内有“今居大市街”语。他先后师事文征明、湛若水、黄佐等名家,广纳众长。著有《李驾部集》《青霞漫稿》。其诗不少格调高昂之作,亦有指斥时政腐败之句。
黎民表(1515-1581),虽然是从化人,但他的父亲黎贯早已居于越秀山麓的清泉精舍(位于今应元路),黎民表从官场退下来后也在此读书终老。黎贯当官大得民心,弃官后读书著述为乐,著有《台中稿》《使闽稿》《四巡稿》等。黎民表于嘉靖十三年(1534)中举,此后屡试不中,25年后才当了个翰林院掌管文本档案、收贮图书的小官(孔目)。后当吏部司务,得读三朝掌故,以后官至河南布政司参议。他饱学深思,尤长于诗。未当官时,他与梁有誉、欧大任、吴旦、李时行在南园结诗社,振兴岭南诗学。黎民表进京当官后,与中原诗坛名流王世贞、李攀龙、文征明等交往唱酬,诗名甚著。其诗作多与时事及民间疾苦有关,《四库全书总目》评他的诗“虽错彩镂金,而风骨典宝,无绮靡涂饰之习”。黎民表在清泉精舍写的《归田杂咏》颇堪品味。诗云:
颇怪频年事,江湖屡滞游。王程妨野寺,身世落渔舟。
徒费千金使,空余一敝裘。素丝虽可叹,知足亦何忧。
回头再说黄佐的后人。黄佐去世后,朝廷谥号“文裕”,皇帝先后两次下旨表彰。官府在双门底上街建的大司成牌坊原为木结构,清代嘉庆二年(1797)改建为两柱单间的石牌坊,高7米,宽5米,坊额刻“大司成”,上刻“宫詹学士”,再上刻“恩荣”二字,匾沿边刻有精致花纹,脊上一对石雕鳌鱼。
双门底上街的黄氏一族,到清代中叶起逐渐衰落,但仍有子弟继祖辈学风,有所成就。如黄绍统(1726-1788),家境贫困仍考上举人,历任广东石城县(今廉江市)训导、琼州府教授等职,在琼州病逝灵柩运回泰泉旧里后,石城学子到广州考试时,必到泰泉旧里的黄氏祠堂拜祭。而黄绍统的儿子黄培芳(1778-1859),更是著名的诗人,与张维屏、谭敬昭并称“粤东三子”,一生著作有50多种600余卷,有“岭南名儒”之誉。他在家门书门联云:“四百年里第;十八世书香”,可知其对家声的重视。黄培芳的从孙黄映奎,曾担任《广东通志》的分纂。映奎的儿子黄佛颐(1886-1946),曾任广东通志局分纂,广州时中学校校长,博学多才,是地方文献专家。著有《广州城坊志》《岭南藏书家考略》等。《广州城坊志》于民国初出版,是研究广州古街巷的珍贵资料。
黄佐曾在住地建藏书楼,名“宝书楼”。后为黄培芳改建。名为“岭海楼”,仍为藏书之所,位置就在今北京路新华书店附近。1938年10月日军侵占广州,汉民路(今北京路)发生大火,岭海楼及黄氏故居全被毁于一炬,只有大司成石牌坊尚存。民国藏书家徐信符有《岭海楼》诗曰:
泰泉余韵有诗孙,岭海楼头世德存。
参透唐贤三昧诀,堂堂大雅振南园。
从明代到清代,今健民药房以南一带,住着黄姓的名门望族。清代时这里叫承宣街,旧称双门底上街,大街的东面有泰泉旧里、大司成里、圣贤里,均与纪念明代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教育家黄佐有关。黄佐号泰泉,其故居一带遂叫泰泉旧里,明代建了一座纪念黄佐的大司成牌坊,此街遂称大司成里;黄氏几代均是著名学者,其街便称圣贤里。清代,今青年文化宫那里还有纪念黄佐的文裕黄公祠(黄去世后谥文裕),京都名学者翁方纲在广州任广东学政时,每次从外地返广州均到祠中拜祀黄佐。
要说文化大户黄家,还得从上文提及的陈大震说起。陈大震诗礼传家,后移居广州城里。明正统年间,陈大震的五世孙陈政(1418-1476)在广州城里开馆收徒,讲授《易经》《尚书》《诗经》《礼记》《春秋》等典籍。从学者先后过千人。明正统十一年(1446),香山(今中山)人黄瑜(1426-1497)到广州求学,师从陈政。他还在双门底上街东面定居。陈政很赏识黄瑜的才华,后来还把次女嫁给黄瑜之子黄畿,成了儿女亲家,陈氏生下黄佐。黄佐出生于泰泉旧里,虽然占籍香山,实际上祖父己定居广州城里,属古越秀地区人。
黄瑜学业有成后,曾在广东长乐县任了15年知县。退休回广州后,在家门口种了两棵槐树,自号“双槐老人”。他学识渊博,有《双槐集》《书传旁通》《七诱》等著作传世。70岁时,还完成著作《双槐岁抄》,此书后来黄佐加以补充,于嘉靖廿二年(1543)才刻印出版。
黄瑜的儿子黄畿(1465-1513),自小聪明伶俐,7岁已有神童之称,16岁时写的文章已被广东主管教育的官员赏识。但他只深研学问却不喜欢科举八股文章。考举人没有考上便绝意仕途。他在越秀山麓筑粤洲草堂隐居读书,人称粤洲先生。他通晓先秦各家著述,重点研究三才五行,还精研历法,写出《皇极管窥》《删正黄庭经》《粤洲集》等著作。
黄佐(1490-1566),字才伯,号泰泉,去世后朝廷谥文裕。他出生于广州,自小在爷爷、父亲的教导下成长,也曾从名师秋涧先生陈英学习。正德五年(1510)中解元,十六年中进士,选庶吉士,授翰林编修。嘉靖六年(1527)在广西督学任上因母亲病而辞官回广州,专心研究学问。嘉靖十五年重入官场,任翰林编修兼左春坊左司谏,以后历任经筵讲官、南京国子监祭酒、詹事府少詹事兼翰林院侍读学士。后因与权臣不合,辞官南归广州。他把白云山景泰寺旧址改为泰泉书院,收徒讲学,从学者众,人称“泰泉先生”。
黄佐的学术思想独树一帜,诗文亦有很高的成就。清代《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说他“在明人中学问最有根底,文章衔华佩实,亦足以雄视一时”。
明朝嘉靖年间,学术研究氛围活跃,虽然官方标榜程朱理学,但敢于指出程朱理学不当处的各种流派的经学学者纷纷设讲坛。皆有拥趸。而各派学者相互尊重,形成很好的学术交流风气,更令后人羡慕。这当中,浙江的王守仁(阳明)、河南的王廷相,岭南的陈献章(白沙)、湛若水(甘泉)、黄佐(泰泉),均是突出的大师级人物。在这几位大师中,黄佐的年龄最小,但被誉为“明人中学问最有根底”。这是因为他从小好学勤奋,成年后严谨治学、博采众长、多闻广见,有众多经得住时间考验的著作流传于世。
黄佐于嘉靖廿一年(1542)任南京国子监祭酒(相当于最高级官办学校校长),官方后来在他广州城里住地附近建起的“大司成牌坊”也由此得名(国子监祭酒亦称大司成)。此牌坊位于今青年文化宫附近,1966年“文化大革命”初期才毁去。
黄佐自少年时起在祖父、父亲的教导下,已经以“慎独”为立身之本,就是用道德规范修身。他认为如果为人胸怀广阔、大公无私、心无邪念、思想端正,就能正确对待物质享受与人际交流。他的做官箴言是“首为清,次为慎,三为勤”。在多年的官场表现,他实践了这理论,为百姓做了不少好事。他初次与王守仁见面时的对话又可见他的学术研究创新精神。王守仁在正德朝后期已天下闻名,其反教条、反传统的“知行合一”理论影响甚大,从学者众,但黄佐于嘉靖二年(1523)与王守仁见面时,不迷信权威,对王守仁的学术见解提出不同意见,令比他大18岁的王大师也深感佩服,对他另眼相看。五年后王守仁到广州讲学,场面非常热闹,其间见到黄佐时,仍对他的见解非常重视。而王守仁的虚怀若谷、推心置腹的交流,也令黄佐十分钦佩。
黄佐认为,厉行教育才能真正达到稳定人心、安定社会之功。老师要用道德伦理启发学生,首先要做出表率,才能令学生守信用、讲义气。他推行教育,把不少精力放在社会中下层百姓之中,在广西为官时就贯彻这一宗旨,令当地民风改变,百姓感恩。
黄佐对才德之见于今也可借鉴。他认为:遵从古训学习,坚持自我修炼的人,其才德必会长进;一个人具备德和诚,就能得到治理天下的方法;一个人具备才和诚,就能治理天下的事情。
清代著名学者黄宗羲在《明儒学案》中说黄佐“以博约为宗旨,博学于文,知其根而溉之者也;约之以礼,归其根则千枝万叶,受泽而结实者。”黄佐对学生讲课时,也分析了博约之道,其意思大约说:博即博文,读书使人明白事理,增长知识,加以研究,再获得渊博的知识;约就是约礼,在获得渊博的知识后,以诚恳的态度去思考,讲求修养和敦厚,用传统的道德来规范自己的学术。他后来在《博约解》一文中,又进一步解释“博约”,大意是:博强调的是广,即广大、通畅之意;约则强调简明扼要,有约束之意。对学习的人来说,贵在知道什么是简明扼要,所以要守约。但对从事教育的人来说,人的精神有限但情欲无穷,见闻有限而义理无穷,必须学习做一个高尚的人。古代先贤留给我们许多经典著作,他们的高尚言行等待我们去广泛地学习和认识,从而开发精神、增广见闻,集天下学问与义理于一身,进可以教育他人,退可以从事研究。所以说“博”和“约”同等重要,如同射箭弓和箭不可缺,有了弓和箭还要懂得用力和瞄准。
黄佐的《泰泉集》中有多种文体,文章有655篇,其中不乏精品。此外,黄佐20岁起写《广州人物传》,选入标准为:凡符合儒家道德传统而建立功勋、著述文章的广东先贤,无论他们先前知名度高或低,都可立传。他说:如果先辈有善行后代不知道或者知道而不宣扬,是不仁不孝的表现。此书他写了10多年才刻印出版,为后世研究广东先贤留下珍贵的资料。
他还编纂了《香山县志》《罗浮山志》《广州志》(《广州府志》)及《广东通志》,均是有名的志书。他主编《广东通志》时己年近七十,本不想接受此托,但地方官“三顾茅庐”,还带来聘金,令他十分感动。他接受任务后,却坚决不收聘金。后来还把几个儿子叫来一起为此志出力,结果此志成为流传至今、备受称赞的地方文献。
在岭南诗词歌赋发展史上,黄佐更是影响甚大的诗人。他的作品在思想性、艺术性上都达到相当的高度。与许多他同时代的诗人来比,他的诗内容充实、题材多样化,这是与其人生观积极入世、务实性精神大有关系。其诗集不少忧国忧民的深沉吟咏,批判锋芒有时直指皇帝。他的咏史诗则不落窠臼,有些是引入对人生和社会深入而冷静的思考。在艺术风格上,黄佐诗作的特点是雄直豪迈、意蕴深沉,与他的哲学观点一样,是自具面目。如其诗作《春夜大醉言志》云:
拔剑起舞临高台,北斗插地银河回。
长空赠我以明月,天地知心唯酒杯。
门前马跃箫鼓动,栅上鸡啼天地开。
倦游却忆少年事,笑拥如花歌落梅。
他写的《粤会赋》长达3800字,感情深厚,文采斐然,对仗工整,影响深远。清代江左诗坛盟主朱彝尊说:“岭南诗派,文裕实为领袖,功不可没。”《粤东诗海》说黄佐“旗鼓振发,群英竞从”是十分恰当的。他的门生欧大任、梁有誉、李时行、黎民表的诗亦大有成就,是“南园后五子”中的四子。
番禺人李时行(1514-1569),字少偕,号青霞子。嘉靖年间进士,初任浙江嘉兴县令,有政绩,升南京兵部驾司主事。不久,因不满官场腐败而辞职。归隐广州后曾住大市街(今惠福西路)。明名宦庞尚鹏曾为他立传,内有“今居大市街”语。他先后师事文征明、湛若水、黄佐等名家,广纳众长。著有《李驾部集》《青霞漫稿》。其诗不少格调高昂之作,亦有指斥时政腐败之句。
黎民表(1515-1581),虽然是从化人,但他的父亲黎贯早已居于越秀山麓的清泉精舍(位于今应元路),黎民表从官场退下来后也在此读书终老。黎贯当官大得民心,弃官后读书著述为乐,著有《台中稿》《使闽稿》《四巡稿》等。黎民表于嘉靖十三年(1534)中举,此后屡试不中,25年后才当了个翰林院掌管文本档案、收贮图书的小官(孔目)。后当吏部司务,得读三朝掌故,以后官至河南布政司参议。他饱学深思,尤长于诗。未当官时,他与梁有誉、欧大任、吴旦、李时行在南园结诗社,振兴岭南诗学。黎民表进京当官后,与中原诗坛名流王世贞、李攀龙、文征明等交往唱酬,诗名甚著。其诗作多与时事及民间疾苦有关,《四库全书总目》评他的诗“虽错彩镂金,而风骨典宝,无绮靡涂饰之习”。黎民表在清泉精舍写的《归田杂咏》颇堪品味。诗云:
颇怪频年事,江湖屡滞游。王程妨野寺,身世落渔舟。
徒费千金使,空余一敝裘。素丝虽可叹,知足亦何忧。
回头再说黄佐的后人。黄佐去世后,朝廷谥号“文裕”,皇帝先后两次下旨表彰。官府在双门底上街建的大司成牌坊原为木结构,清代嘉庆二年(1797)改建为两柱单间的石牌坊,高7米,宽5米,坊额刻“大司成”,上刻“宫詹学士”,再上刻“恩荣”二字,匾沿边刻有精致花纹,脊上一对石雕鳌鱼。
双门底上街的黄氏一族,到清代中叶起逐渐衰落,但仍有子弟继祖辈学风,有所成就。如黄绍统(1726-1788),家境贫困仍考上举人,历任广东石城县(今廉江市)训导、琼州府教授等职,在琼州病逝灵柩运回泰泉旧里后,石城学子到广州考试时,必到泰泉旧里的黄氏祠堂拜祭。而黄绍统的儿子黄培芳(1778-1859),更是著名的诗人,与张维屏、谭敬昭并称“粤东三子”,一生著作有50多种600余卷,有“岭南名儒”之誉。他在家门书门联云:“四百年里第;十八世书香”,可知其对家声的重视。黄培芳的从孙黄映奎,曾担任《广东通志》的分纂。映奎的儿子黄佛颐(1886-1946),曾任广东通志局分纂,广州时中学校校长,博学多才,是地方文献专家。著有《广州城坊志》《岭南藏书家考略》等。《广州城坊志》于民国初出版,是研究广州古街巷的珍贵资料。
黄佐曾在住地建藏书楼,名“宝书楼”。后为黄培芳改建。名为“岭海楼”,仍为藏书之所,位置就在今北京路新华书店附近。1938年10月日军侵占广州,汉民路(今北京路)发生大火,岭海楼及黄氏故居全被毁于一炬,只有大司成石牌坊尚存。民国藏书家徐信符有《岭海楼》诗曰:
泰泉余韵有诗孙,岭海楼头世德存。
参透唐贤三昧诀,堂堂大雅振南园。
文献资料来源:2014年1月   摘自《广府菁华彰越秀(一)千年文脉》
作者:越秀区地方志办公室编
索取号:K296.51/158
本馆校对:周俊
查看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