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出口商品交易会在广州的创办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美国、英国等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对我国实行经济封锁政策。这时,同中国建立外交关系的国家只有20多个,约四分之一的对外贸易额是与苏联和东欧国家及朝鲜、越南、蒙古等国家进行的记账式贸易。而单靠这种形式的对外贸易,不能满足中国大规模经济建设所必需物资和外汇,这就需要寻找一种对外贸易的新途径。广州因其毗邻香港、澳门的地缘优势,成为新中国对外贸易的一个重要窗口。
从1952年开始,广州市就先后举办了内外贸相结合的“华南土特产物资交流会”、“广东省物资展览交流会”,积累了举办大型物资贸易交流会的经验。1953年以来每年从锡兰(今斯里兰卡)、印度尼西亚进口的橡胶,向锡兰输出的大米,都经广州转运。
1955年8月2日,中共中央同意广州口岸经营轻工业品出口,这对活跃广州的对外贸易起到了重要的推进作用。从1956年开始,广州黄埔港就有轮船与缅甸、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国口岸直接通航。
1955年10月4日至12月16日和1956年3月2日至4月13日,广州先后举办了两次旨在发展对外贸易的出口物资展览交流会。这种集展览与交易为一体的贸易方式吸引了大批港澳同胞和海外华侨回来参观交易。物资交流会的成功启发了外贸界人士,也得到了市委的支持。随后,市委向外贸部提出在广州举办全国性出口商品展览会的建议。这个建议经外贸部上报国务院后,得到了周恩来总理的重视与支持,国务院很快批准了这个报告,决定每年春秋两季定期在广州举行中国出口商品交易会。
1956年11月10日,由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主办的中国出口商品展览会正式在广州中苏友好大厦举行,当天《人民日报》发表题为《祝中国出口商品展览会》的社论。商展会在筹备期间成立了筹备委员会,由广东省和广州市有关领导人牵头组成,广东省副省长古大存担任主任委员,委员包括公安、工商、服务、外贸等系统负责人。大会开幕期间,筹备委员会改为工作委员会负责商展会全盘工作,这种组织形式基本上被一直沿用下来。第一次展览会至1957年1月9日结束,前后60天。展台面积1.8万平方米,陈列商品1.2万余种,国内各地有13个联合交易团,以及37个国家和地区的客商2736人次参加。由于这是新中国成立后第一次大规模出口商品展览会,故有东德、罗马尼亚等19国驻华使节及亚、非、欧、澳、美五大洲50多个国家商人、政府官员、文艺界名流、教授、旅行家和华侨、港澳同胞近4万人参观,国内各省一般观众达96万人次,成交金额5380万美元。展览会的成功举办,为3个月后举办的首届中国出口商品交易会提供了经验。
1957年4月25日至5月25日,由中国国营进出口企业联合举办的第一届中国出口商品交易会在广州中苏友好大厦开幕。来自新加坡、泰国、英国等19个国家和地区的1223位客商参加,参展商品12000多种,共成交3850宗,出口商品1100多种,成交额达1754万美元。在此次交易会中,还特地成立了一个临时党支部负责思想政治工作,以保证贸易业务的顺利进行,后来在1958年秋交会期间成立了临时党组,负责领导交易会的全盘工作,直接归中共广州市委领导。
自1957年起,每年春秋两季,中国出口商品交易会均如期在广州举办,从未间断,所以又称“广交会”。自创办以来,每年的春秋两季各举行一次,故又有“春交会”、“秋交会”之称。从1958年春季广交会起,除出口贸易外,还同时开展进口贸易。这一年的两届广交会进口成交共32098万美元,占全国全年进出口总额的10.6%。进口商品有钢板、钢管、不锈钢板、化工原料、医药原料等。进口成交客户主要是联邦德国、英国、瑞典、法国等国家客商。1961年后,春、秋两届广交会固定在每年的4月15日至5月15日、10月15日至11月15日召开。
从创办之日起的历届“广交会”,广州无论是组织、保卫、宣传、卫生、交通、,旅游、口岸,还是住、食、通信、物流等其他服务行业,都同心协力,紧密合作,为保证“广交会”顺利举办作出了重要贡献。市委领导亲自到展馆检查,落实有关措施,在保障设施和服务设施等方面加大投人入,加强管理,确保了各届交易会的顺利运行。
在广州举办的中国出口商品交易会是全国最早的进出口交易会,是连接国内外贸易的交流平台。它的创建和运营,大大促进了中国外贸事业的发展,成为全国不可或缺的对外贸易窗口,成为多功能的国际贸易盛会,对促进中外经贸合作和技术交流做出了重要贡献,被国际经贸界人士誉为“贸易的桥梁,友谊的纽带”。中国出口商品交易会也促进了广东尤其是广州的繁荣和发展。它带动了广州的酒店、旅游、通信和购物等第三产业和城市建设的发展;推动了广州进出口贸易的不断深化;促使广州的工业产品进一步提高质量、增加花色品种,也带动了广州的一批名牌产品的发展。

文献资料来源:2011年10月   摘自:《中国共产党广州历史》

作者:禤兆强

索取号:D235.65121

本馆校对:黄国伟

查看相关: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