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乐是否来源于粤剧
因“粤乐来源于粤剧”论影响深远,笔者为此曾花了点功夫去考证这种说法是否成立,但经过仔细分析,笔者颇感“粤乐来源于粤剧”之说失当。翻查粤剧的历史,得知粤剧自形成剧种至清代中晚期所主要演出的传统剧目《江湖十八本》(现只保存十四本,四本已佚)、《新江湖十八本》、《小江湖十八本》等等,其唱腔音乐只有梆子、二黄、部分弋昆牌子曲三类,未发现有吸收使用小曲小调。粤剧吸收使用小曲(包括用作间场曲、气氛音乐和作为曲牌填词演唱)是始于清末民初。笔者所见粤剧最早使用小曲小调的是流行于清末民初的《八大曲本》中的《百里奚会妻》,其第三段的开头连续使用了《仙花调》、《送情郎》、《红绣鞋》三个小曲。在粤剧开始吸收使用小曲之前,粤乐已于清代中晚期形成为乐种了,仅此一点已可说明粤乐不可能来源于粤剧。
粤剧于清末民初吸收使用的小曲,大都是早已在珠江三角洲地区民间流行,已经粤乐化,或已衍化为粤乐,以后才被粤剧所吸收的(具体实例下面再谈)。约于1910年以后,粤剧才开始陆续为某个戏专门创作出属于本剧种特有的小曲。早年的粤剧编剧家陈梦就开了粤剧创作小曲的先河,专为某个戏的特定情节,创作出《恨填胸》、《戏妲己》、《催归》(又名《戏皇叔》)等一批只有三几个乐句的不完整的单段体小曲。稍后,则有精于音律的编剧家为某个戏创作出诸如《吴王怨》、《倦寻芳》、《寒关月》等一批较完整的单段体小曲。然而,粤剧的这些即使是较完整的单段体小曲,毕竟是太短了,所以无论是专业的还是业余的粤乐社,是很少拿来作器乐曲演奏的。
“粤乐来源于粤剧”论最早的提法是“来源于粤剧过场谱”。下面就“过场谱”的问题作点剖析。据知,粤剧基本上是没有使用“过场谱”的名称的,这个名称最早出自粤乐著名演奏家、作曲家和教育家丘鹤俦(1880—1942)在1916年编著出版的《弦歌必读》。丘氏把当时粤剧曾经使用过的20首曲子成为粤剧“过场谱”收入书中。这也许是成了“粤乐来源于粤剧过场谱”论者的依据。丘氏是一位粤乐杰出人才,对粤乐的成熟发展作出了多方面的贡献。他编著的《弦歌必读》及增刻、《琴学精华》(两集)、《国乐新声》及增刻等琴谱曲集,销量极大,对传播普及粤乐发挥了很大的作用,但他在《弦歌必读》中所写的的文字注释明显存有误点,使人们对粤乐的常识产生误解。他在其编著的琴谱曲集中,对所收入的曲子的来源未作深入的考究,对曲子的种类也不作出区别。他只是按自己定出的方法进行分类,把较长的曲子称为大调,把较短的曲子称为小调,这种不科学的分类,把音乐学从调式上所称的大、小调容易混淆;他又把凡有“曲肉”(指唱词)的曲子,不论长短都称为小曲,把没有“曲肉”的曲子称为“过场谱”,故丘氏的“过场谱”的定义也是含混不清的,不知它是指剧中的气氛音乐还是指幕间曲,抑或两者兼而有之。拿丘氏所列的20首称为“过场谱”的曲子来分析,得出的结论并不是“粤乐来源于粤剧过场谱”,相反却是粤剧吸收粤乐或已粤乐化了的曲子用作粤剧“过场谱”。以下略举两例:
在丘氏所列的20首粤剧过场谱中,就有《到春雷》一曲。粤乐界人士大都知道该曲是严老烈用《到春来》小曲为骨干音,采用“加花”和扩充旋律的手法改编为粤乐曲子《到春雷》的。这就证明不是从“过场谱”产生出粤乐,相反是在粤乐产生出《到春雷》曲子之后,才被粤剧吸收使用的。
丘氏所列的另一首粤剧过场谱,是中原古曲《小桃红》,该曲也是很早就在珠江三角洲地区民间广泛流传,经民间乐手长期演奏进行二度创作和加工,已衍变成粤乐最早期的著名乐曲之一了。《琴弦乐谱》第一辑以及《粤乐汇粹》两本曲集刊出该曲,均有“本是古人丧礼时奏曲,节拍极慢,其声也哀”的文字附注。粤剧吸收使用《小桃红》现知最早是排场戏《吕布窥妆》。该剧有一段没有唱也没有口白的吕布与貂蝉的对手做功戏,早期演出此剧只用锣鼓烘托表演,到了20世纪初,才使用整首《小桃红》作气氛音乐,并把该曲起了个《大梳妆》的名称。由此可以判断,《吕布窥妆》不可能用原始的《小桃红》配乐,因其“节拍极慢,其声也哀“的情调与剧情不协调,只有吸收使用已基本粤乐化了的《小桃红》,才能适应剧情的需要。
诞生于珠江三角洲同一片沃土的粤剧、粤乐以及作为曲艺形态的粤曲,这三大艺术品类都具有很突出的兼容性,三者之间长期存在着互相借鉴、互相吸收、互相促进、共同发展、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密切的关系,但却不存在谁派生出谁的问题。

文献资料来源:2005年11月   摘自《粤乐》

作者:黎田著

索取号:J632.765/1-2

本馆校对:范合生

查看相关: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