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消失的南汉宫殿在遗址上重新“长”出来

从广州北京路,去到两千年前的南越国王宫,最快只需5分钟。

这里,位处繁华商都的传统中轴线,也是串起“六个千年(遗址)”的名城文脉,其中,依托南越文王墓和南越国宫署遗址建起的广州第一座考古遗址博物馆——南越王博物院,其王宫展区就坐落于此。坐拥丰富资源,如何让城市中心的“大遗址”,更容易被读懂?

考古求真、科技赋能,近年来,“南越王宫博物馆遗址数字化展示提升项目”,作出了相应探索和成果。

这天正是上巳节,想当日曲水流觞,而眼前的遗址,亦碧“水”潺潺,这是“南越宫苑曲流石渠声光电演绎”;走入另一个展厅,时间再跃进千年,南汉国二号宫殿遗址,残留的磉墩旁,一座巍峨奢华殿宇,竟可在眼前迅速“搭建”,原来,当年的宫殿如此长相——这是“南汉国都城和宫殿虚拟漫游复原”。

日前,南越王博物院副院长李灶新,以及该院相关项目成员潘洁、王志华等,向记者介绍了讲好遗址故事的新形式:“科技赋能,王宫重现,我们让宫殿在遗址上‘长’了出来。”

1 王宫重现,全国“十佳”

地下气象万千,地上断瓦颓垣,这,说的就是遗址。“大型考古遗址,尤其是宫殿遗址,往往苦恼于如何让观众去了解当时的建筑形态。南越王宫博物馆的数字化展示,提供了一个让大型建筑遗址活起来的新思路,具有示范性,让人印象深刻。”

这是今年2月28日,全国考古遗址保护展示十佳案例终评会上相关专家的点评。南越王博物院的“科技赋能 王宫重现”项目,最终获得了“十佳”殊荣。

“南越国宫署遗址位于广州老城区中心,自1995年以来,发掘出西汉南越国和五代十国南汉国的宫殿池苑,以及历代地方行政官署建筑基址,实证遗址所在地是广州原点和2200多年不变的城市中心,也是岭南地区融入统一多民族国家进程和南海海上丝绸之路兴起、发展和繁盛的重要历史见证。”李灶新对记者介绍,从前,遗址展示存在不少需改进之处,比如,因不同历史时期遗迹相互叠压、打破关系复杂,部分遗迹后期破坏较严重,影响展示效果;展示以静态居多,观众难以获得直观的认识。

怎样才能让观众更好读懂遗址?这是具体而迫切的问题。如何形成品牌效应,彰显广州作为历史文化名城的独特魅力?这是宏观而同样迫切的问题。

“2016年,国家文物局批复同意南越国宫署遗址展示工程立项。2018年,广东省文物局批复原则同意《南越王宫博物馆遗址数字化展示提升项目方案》。项目综合利用先进的互联网、多媒体、互动体验等技术,推动文物、遗址资源科学合理利用,向公众讲好文物遗址背后的故事和核心价值。项目分三期,2023年已完成第一期对南越国宫苑曲流石渠、第二期对南汉国二号宫殿基址的数字化复原展示,同年也启动了第三期对古代水井展厅的提升”,李灶新介绍。

2 透明屏里,宫殿自动搭建

呈现在眼前的是已被发掘出来的、一千年前的南汉国宫殿遗址,巨大的磉墩如盛开在地上的巨大莲花,周长多人难以环抱,可以想象,它上面的柱础石是如何巨大,柱础石所支撑的立柱又会如何更加高耸,但,然后呢?

原地保护展示的遗址,带给观众直观的历史沧桑感,然而,除了专业人士,普罗大众其实并不能知晓,已经消失的地上部分建筑,当年会是什么模样。

“我们要让消失的建筑重新‘长’起来。”李灶新介绍,MR建筑复原,正是增强现实、让宫殿遗址“长起来”的有效手段:“我们在二号宫殿现场设置了由OLED屏、旋转平台和眼球追踪仪结合的设备系统,实现复原建筑模型在遗址空间上的准确定位。观众透过透明屏,能看到遗址之上‘长起来’的立体建筑空间,实现虚拟图像与遗址实景的对应匹配。”

记者看到,立在遗址展示区回廊之上的透明屏,就像一扇比人略高的“穿越门”,随着视线的停留,门内,磉墩的沧桑颜色逐渐褪去、光亮渐显,而后,柱础石冒出了,柱子高耸起来了,还有斗拱、天花、藻井,在极短时间内,建筑的各个构件像积木自动快速搭起,簇新的长廊开始在眼前延伸,仿佛再走一步,我们就能进入南汉国主的奢靡人生。你看,庭院的方砖,都模印着栩栩如生的蝴蝶和牡丹花呢。

这是透明屏给我们打造的“新”王宫,而当我们再次重新环视这座原址发掘、保护起来的王宫遗址,其肃穆端丽的历史陈迹面貌,从此,就多了一些更直观、更难忘的生动表情。

3 必须“挖明白”,才能“长起来”

除了上述的MR建筑复原增强现实,在遗址现场,还有宽幕视频上的“场景演绎”:“我们以历史为背景,以南汉宫殿考古发现为线索,结合古建筑复原研究成果,采用高流明DLP激光投影机,通过边缘融合软件技术,将投影墙面和南汉宫殿地面连成整体三维画面,实现对南汉国都城和宫殿进行虚拟漫游复原展示,让观众在遗址现场沉浸式地体验南汉王宫的恢宏气势。”

投影墙面,和南汉宫殿遗址可见的地面,连成了一幅亦真亦幻的动态时空画卷。这样的三期项目,还分别包括了曲流石渠遗址声光电演绎展示、弯月池全息纱幕场景演绎、考古关键柱全息幻影成像互动展示、“广州原点”秀户外墙体灯光秀等。

“王宫重现”究竟是怎样做出来的?李灶新介绍了复原必经的“三步走”:

第一步是考古务实,研究求真。他说:“首先,我们必须挖清楚、挖明白了。广州考古七十年,大量的考古发现和研究成果,是我们活化、展示的基础。我们需要准确掌握不同时期遗迹的分布与保存状况,结合历年田野考古发掘认识,并且通过建筑考古遗址复原研究成果,最大限度将遗址数字化展示‘逼近’建筑的历史完整性和真实性。”

第二步,“利用我们‘挖明白’的基础,如何从二维实现‘三维’,如何从平面出发,重构建筑的立面和空间?这就需要考古学家和古建筑学家紧密合作。项目实施过程中,我们邀请了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广东省博物馆、成都金沙遗址博物馆等专家对深化设计方案进行评审;同时委托北京大学建筑考古科研团队,对考古建筑基址进行复原研究,为数字化复原展示提供重要学术支撑”。

“第三步就是要把这些通过最新科技手段呈现出来,让观众看得明白,有沉浸式的体验。”

联动发展 文旅融合

李灶新介绍:“项目实施以来,我们以大众喜闻乐见的方式进行文化传播,使得遗址融入现代生活、回归社会、服务人民,引导公众广泛参与文旅活动,深入感受文化遗产魅力,2021年至2023年,南越王博物院开展品牌教育活动累计近650场次,参与人数达600万人次。南越国宫署遗址位于北京路国家4A旅游景区内,它与周边的城隍庙、万木草堂、红色史迹杨匏安旧居等历史文化古迹相互协调并交相辉映,充分发挥了文化遗产的集群优势和协同效应,形成巨大引流功能。2023年,北京路步行街累计客流首次突破1亿人次,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使遗址得以可持续发展。”

广州有两千年来赓续不断的历史文脉,更多的历史场景,其实是需要考古发掘和研究去一一复原的。何为历史文化名城?何为千年不绝文脉?南越国宫署遗址等相关遗迹的不断“重现”,就是回答这个问题的一个必需的、强有力的和永恒的注解。

■收藏周刊记者 潘玮倩

(本版图片由南越王博物院提供)

文献来源:2024-4-14   新快报-A09

作者:潘玮倩

点此查看报纸原版

查看相关: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