杰出的牙雕艺术继承人--牙雕大师张民辉
张民辉,中等身材,圆圆的脑袋,脸上常挂着敦厚的笑容,握手时会感觉到有股力量传递过来,只有行内人才可以从他的粗壮手指和颇有力度的握手,知道遇到了一位工艺界的高手。因为长期从事雕刻工作,需要提捏雕件和雕刻,因此,在这个行当里历练的人,都练就了一身“鹰爪功”,手指粗壮有力,虎口起茧。平常张民辉言语不多,话也很简短,职业的特点养成了他沉稳成熟的性格,他在更多的时间里是与他的作品在交流,在他的那个牙(骨)雕创作世界里驰骋。
张民辉是1972年进入大新象牙工艺厂当学徒的,学艺的第一位师傅是李定荣,即李定宁的大哥及师傅,这是一种缘分和福分。所以,张民辉入行的起点很高,学习牙雕的主要行当“人物雕刻”。
广州牙雕的强项在象牙球、牙船,缺少做人物的强势。也许正因为缺,所以大新象牙厂的领导一再对这班新入行的年轻人说,你们不但要跟你的师傅学习,也要多学习其他师傅的技艺,才能全面提高。就连有一手好手艺的李定荣师傅也对张民辉说:“除了跟我学,你去多看看别的师傅。”正是这句话,打破了牙雕行当里只跟师傅学一样技艺的“潜规矩”,让张民辉有机会学习版面、山水等多种技艺。这技艺,是靠人来传承的。要将广州牙雕发扬光大,一定要突破传统的家族世代传承的模式,横向传承。同时除了学习技艺,还需要艺术素养的熏陶。
那时,不到20岁的张民辉像一株大量吸收阳光养分的树苗,不但学习牙雕各行技艺,还注意文学、美术素养的提高。由于“文化大革命”停课闹革命,七二届高中毕业生只有初中水平,张民辉深感自己的的先天不足,从而更加努力学习。张民辉三年后满师,考上广州市工艺美术工艺公司工人大学,即当时的“‘七二一’工人大学”,边工作边学习。几年后,广州牙雕事业发展正旺,已经在技艺上独当一面的张民辉又被厂里选送到北京中央工艺美术学院特种工艺美术系进修,一去就是一年。他远离家乡,远离亲人,经济上也受到很大损失,但为了追求学识,他义无反顾地坐上去北京的火车,继续他的求学之旅。
工作这些年,张民辉没有停止过学习,从北京中央工艺美术学院进修回来后,他后来又考进了华南文艺业余大学工艺美术系,业余进修三年。张民辉几乎把所有的休息日都拿来学习,像海绵般吸收着各门各类的艺术修养。他不但比其他同龄人早意识到,越是传统的东西,越不要忽视现代文化的补充,而且身体力行,担任大新象牙厂的工人美术培训课程的老师,把他的学习心得与同事分享。
就是这样边工作边学习,几年下来,张民辉既有实践,又有理论,牙雕技艺掌握得较为全面,既擅长人物雕刻,也擅长于山水花鸟、亭台灯饰等综合造型,他从事的牙雕设计和制作,屡屡获奖。他撰写的有关牙雕的理论文章,也比同行的大师们要多。
1979年,翁荣标先生要申报国家级工艺大师,需要拿出一件精品力作上京展览。当时大新厂专门成立一个设计组,张民辉是成员之一,他最年轻,设计的一个方案别出心裁。他认为,要将翁荣标先生最拿手的象牙球立体地、丰富地展现,除了精心雕好那个45层象牙球,还要突出托起牙球的球柱,丰富座件的内容,要有人物有故事,与上面高贵的牙球相呼应,让人联想到李白的诗“举杯邀明月”的意境。张民辉提出的这一创意得到设计组的肯定。于是,群策群力,这座凝结了集体智慧的大型牙雕《举杯邀明月》送到北京参展,获全国“艺代会”优秀工艺美术品一等奖。
年轻的张民辉从此在牙雕艺术设计方面节节领先。1984年,张民辉设计和监制的牙雕《月是故乡明》获全国和广东省青工“五小”智慧杯竞赛一等奖及广州市青年发明一等奖。
就在张民辉等新老艺术家处于创作的黄金期间,1989年,联合国作出禁止象牙原料及象牙制品在国际贸易中流通销售的决定。
这一禁令是对广州牙雕行业近乎毁灭性的一击。牙雕不能做了,广州牙雕的技艺还能不能传承下去?
20世纪90年代,张民辉和众多的技师一样,不得不离开大新厂。然后,张民辉在芳村一间破旧的平房,创立了“花城博雅工艺厂”。他不能看着广州牙雕这一优秀的传统民间工艺就这样失传,他要挑起大旗,与几个志同道合者重新摸索牙雕技艺传承之路。
张民辉看到,广州牙雕技艺面临的危机,不仅仅是象牙的紧缺,比象牙更珍贵的,是象牙艺术品的雕刻技艺。张民辉的身上有着广东人特有的敢想敢干、敢于创新的精神,象牙禁了,还有什么材料可以代替,又能够将牙雕技艺发扬光大呢?答案是骨雕。
其实,中国数千年文明史上早有骨雕。但被贬为“贱骨头”的骨雕由于材质不名贵,设计做工简单而不被人们看好,加上广州牙雕绝技久负盛名,光芒掩盖了骨雕。从材质说,牛骨与象牙有所区别。牛骨体积小而且空心,每条牛骨能使用的就12厘米长,四五厘米宽。加上牛骨质较脆,易霉变,镶嵌工艺复杂辛苦得多。但牛骨最大的特点是原材料丰富,价格便宜,如果实现牙雕的技艺得以在骨雕上发扬光大,这对牙雕行业和受众来说,都是一件功德无量的事。
张民辉要做骨雕,得先解决骨雕色泽与霉变的难题。先将牛骨或骆驼骨进行清洗、浸泡、除脂、漂白,符合要求,然后根据材料的形状、粗细、长短,进行开料分割,如表面较平、较长的骨头,适合雕琢成云彩,而一些圆柱状中空的,就适合拿来做凉亭等。然后一个个攻克在硬度与镶嵌等方面的技术难关,对每块骨头进行雕琢。
首先是雕刻部件,山亭、人物、云彩、动物、花草树木等;然后打磨,让每个部件都光滑、细致、有光泽;再装嵌,用钻孔、打钉、入榫等传统方法将部件巧妙组合,不但做到天衣无缝,还可置于沸水中不变形不散落。
经过十来年的努力,张民辉和他的花城博雅工艺厂已能创作出大型精巧、玲珑剔透、色如象牙的大型骨雕艺术品。张民辉创造的事实证实,骨雕不但成为不可取代的特色工艺,而且能使千年牙雕的主要技艺能够在骨雕工艺上得以继承和发展。
张民辉主创的骨雕龙船《一帆风顺》,就是由3000多根水牛骨镶嵌而成的。船体全长180厘米、高90厘米。造型优美,技艺精细,融圆雕、浮雕、通雕、镂空及拼镶等多种技艺于一体,巧夺天工地雕刻了一艘乘风破浪、昂首向前的巨型龙船。龙船的做工极为精细,外行人根本没法在那由三件骨料雕刻而成的尾舵上找出镶嵌痕迹,至于那一米八的龙船主体,也看不出这是由数以百计的牛骨片精心镶嵌而成的。
要把几千根骨头镶嵌成一件天衣无缝的庞大作品,真是考功夫考脑子的。张民辉光是画图构思就花费了半年时间,设计的难度很大,构图、空间布局、力学等等因素都需要充分考虑。
2007年,张民辉应一外商的装饰设计要求,率领同事们完成了高3.8米、宽2.6米、厚60厘米的大型骨雕浮雕作品《福如东海》。作品用去1.5万余块骨料镶嵌,景物凹凸错落,布局巧妙大方,首创性地将传统的骨雕(牙雕)作品用现代立体壁画的方式表现出来,第一次将传统作品与现代化装置设计结合在一起,开创了一个骨雕技艺的创作新时代。
张民辉用牙雕技法不断对骨雕进行创作探索,创意源源不绝。创业十年,他成功地创作出许多精品,他设计的每一件作品,都能在省市工艺美术展览中拿到金奖。他运用普通物料创作,得到专家的认同,这是极为难得的。
以前,象牙雕那么贵,不是很多人可以买得起的。如今,他的骨雕作品不贵,又很精美,因此市场对骨雕作品需求量很大,骨雕艺术品逐渐打开了海内外市场的销路。张民辉越忙越觉得有意义,因为他找到了发展传承牙雕艺术的最佳载体——骨雕,其不但能传承牙雕技法,而且是能让更多的人欣赏到类似牙雕般精湛技艺的工艺品。
经张民辉十多年矢志不渝的努力创出的新型骨雕工艺,正渐渐地承托着传统广州牙雕的旷世绝技,形成媲美牙雕的工艺品,骨雕在继承和发展牙雕技艺的同时,也创造了骨雕艺术的新视觉,提高了骨雕工艺品的欣赏品位和商业价值。比如骨雕与牙雕在材质上是难以较量的,但可以在“以小拼大”上做文章,骨雕可大量采用拼镶技术,把成百块、成千块骨料按照构图需要逐一拼接起来。当然,拼接应讲究技巧,要想方设法利用景物的细部与局部,局部与整体之间的饰衬、遮挡、交搭、穿插的关系,把它们有机地拼合起来,力求不留任何痕迹和破绽,达到天衣无缝、浑然一体的高度。一座上规模的骨雕座件,可以拼镶到长宽一两或两三米大,造型之壮观,是牙雕所远不能及的。
这十多年来,张民辉创作的骨雕作品参加了国家、省、市级的工艺美术展览,得到的金奖就有20个之多。
张民辉的成功绝非偶然,这源自他独特的人格魅力。在他的工厂里悬挂着八个大字:风雨同心,共享辉煌。这八个字的内涵,只有他的同事才理解得深刻。在胭脂骨雕作品之初,产品尚未打开销路,工厂面临倒闭的时候,张民辉没有辞掉一个工人,他跟大家说,有饭吃饭,有粥喝粥,让我们一起共渡难关。结果全厂上下一条心,就算暂时没有打开市场,他仍对工人们进行技能强化培训,加强练好内功。结果,一旦打开了销路,他们的产品就热销海内外。
张民辉不仅是一个一流的工艺大师,还是个优秀的企业家,广东省和广州市工艺美术界的负责人之一,在广东的工艺美术圈里,大家都亲切地称张民辉为“辉哥”,拥辉哥为“头”。他的人格魅力,不但表现在他的艺术造诣上,也在于他平时善于学习、乐于助人那点点滴滴的细节之中。
2006年底,53岁的张民辉被评为中国工艺美术大师,2007年初又被评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张民辉成为新一代广州牙(骨)雕行业的领军人物。
(此文收录于广东教育出版社《剔透神工--广州牙雕》2008年10月第1版)

文献资料来源:2013年6月   摘自《广州民间艺术大会堂》

作者:曾应枫编著

索取号:J12/25

本馆校对:黄国伟

查看相关: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