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话粤秀书院
在繁华的北京路西侧,三十多层高的广州百货大厦旁边有条5米见宽的小街,在绿荫下,街匾上书着“越秀书院街”五个金灿灿的大字,这是越秀区人民政府为纪念该处曾是粤秀书院故地而建的。
清初,政局未稳,康熙皇帝经过近四十年的努力,计除鳌拜,平定三藩,取台湾,败沙俄,三次亲征,平息噶尔丹叛乱,最后统一中国,数十年征战,我国人口在二千万徘徊,经济发展缓慢。广东在平三藩时期,因平南王尚可喜父子叛乱,境内破坏很大,南海学宫作为广州将军营房,广州府学宫亦被民房挤占。加之广东地处僻壤,沿海盗贼滋扰,社会不安,文化教育和科举应试远远落后于江浙和中原地区。康熙四十三年(1703)广东举人到京会试,竟连一个都不取中,足见水平之低下。粤秀书院就是在这一形势下于康熙四十九年筹建的。当时适逢康熙登位五十周年大庆,朝廷普施恩泽民间,并特别照顾南方战乱诸省。三年共减免天下地亩,人丁新征旧欠共三千二百六十万两多银,为雍正初年国家岁入银两1.2倍,减免幅度不小,地方富裕了,就有钱办学。此外,康熙实行劝学,重科举政策,勉励省、府、州、县兴办书院,并增加各省乡试取中名额。这时,广州有三位人物,一个叫赵宏灿,此人武夫出身,刚从广东提督升任两广总督,立即到肇庆重修端溪书院,可见其办学之热心。另一个叫满丕,是内阁学士,文才极高,被派来广东主持乡试并将接任广州巡抚,还有一个即将上任浙闽总督的广东巡抚范时崇。三人都是积极倡导办学之人,见偌大个省城,没有个象样的书院,于是带头捐资筹办书院,总督府、巡抚部院各官纷纷响应,并划出承宣街(今北京路)盐司旧署(今越秀书院街内)作院址,该旧署十分宏大空旷,又居城中心,邻靠省、府诸衙,地理位置十分优越,因书院在粤秀山之南,故取名粤秀书院。可见粤秀书院之建立,尽得天时、地利、人和。二十年后,皇帝下诏,令各省总督、巡抚驻骅之处设立省会书院,并赐帑金1千两银。从此,粤秀书院成为广东级别最高的官办书院,得到督、抚政要高度重视。每年,总督、巡抚、布政使、按察使、漕运总督等官员都按月定期到书院轮番坐课。粤秀书院受到中央到地方政要的关顾,迅速成为全省最高学府,有“海滨邹鲁”之称。
书院对院长的选拔十分重视,从雍正元年至道光十二年的40名院长中,据统计,有31人是进士出身,占总数77.5%,曾经在翰林院供职过的有16人,曾留下著称的有20人。可见,都是词林贤达、行优学博之才。由于书院级别高、师优、规严,在历届科举中,成绩显著,据统计,在嘉庆朝22年中的十届科举考试中,取中举人有225人,这批举人日后中进士有31人,光从举人派出作官的就有48人。一扫康熙时期广东科举应试之颓势。
督、抚官员重视教育和对粤秀书院的关顾,推动府、县、官员积极办学,乾隆元年(1736)南海知县筹得“捐资三千多两银”连同朝廷拨款,南海学宫得以重修。乾隆三十四年,番禺知县将番禺义学改为禺山书院(属县级),乾隆后期,广州知府筹得“捐资银四万一千六百二十两有零”重修广州府学宫,到嘉庆八年(1803),广州知府又将羊石书院(前身为岭南义学)和珠江书院(前身为珠江义学)在龙藏街合并办羊城书院(属府级)。同年,布政使拨府银将西湖街(今西湖路)的南海义学改为“四湖”书院,道光年间改为西湖书院(属县级),另外,在乾隆二十二年,在粤的外省商人,为了教育本家子弟,在藩司后街(今越华路)筹办了越华书院,嘉庆年间,抚院官员捐资修葺和增添膏火,到道光八年(1828),督、抚诸官员按月到书院坐课,遂改为省级书院。此外,道光四年(1824),两广总督阮元在粤秀山南麓创办了学海堂(后成为省级书院)。这样,以粤秀书院为龙头,在乾隆、嘉庆、道光三朝带起四周一批省、府、县级的官办书院陆续建立,连同周边的学宫,组成了一个密集的官学群体。
常年,官办书院有学生(正课生、童)400多人,走读生(外课、附课生)360多人,如果遇上乡试之年或朝廷特开恩科,官办书院为了照顾省内各县士子到省城应试,都会增加正课生、外课生和附课生。另外,官办书院每月安排是考试课3天,院长讲课6天,其余20天时学生自修,那些外、附课生必须有一个良好的自习环境。再有,临近考试或遇上恩科,省内各县大批士子到省城进修、赴试,也需要一个安静良好的读书环境。这样就促使省内有各县的宗教(如“江都书院”是增城董姓),有数县同宗族(如“庐江书院”的台山、新会、开平的何姓),也有一县数姓联结的宗族(如“三益书院”的台山江、河、黎三姓),也有全省同一姓的宗族(如“考亭书院”的朱姓),为了方便自己宗族子弟在这些官办书院走读、旁听,或从乡、县到省城准备参加期考应试,照顾好其食、宿和创造一个良好的读书或进修的环境,纷纷在这些官办书院的周边,置地盖屋,建起宗族的书院和书室。于是就形成西起四牌楼(今解放中路),东至番禺直街(今德政中路),南从仙湖街,北到惠爱街(今中山四、五路)的大片民办的宗族书院群。从同治年(1861)起广州的官办书院向高一级层次发展,新办省级的应元书院只收优秀举人培训作参加京城会试准备。而菊坡精舍只收经、史、诗、文优秀人才进修,科举制继续发展。当时,若以广州府衙为圆心,以1公里为半径,作一圆,在这3.2平方公里的范围内,集中有5间省级书院,1间府级书院,2间县级书院,以及3所学宫,以及周边1.5平方公里范围的民办和宗族书院(室)群。在全国的城区中,属实罕见。
高密度、高等级的书院群和大片民间书院室,必然高度集中了大量优秀的知识分子,在这些官办、民办和宗族书院的一带,以粤秀书院为核心,亦产生了全市三条著名的书坊街:双门底书坊街(即今北京路)、西湖书坊街(即西湖路)和书坊街(即今惠福东路书坊街和教育南路段),其中以双门底的书坊街最盛名。清•侯康诗歌云“双门底……偃文修武书肆启,东西鳞次两排行……各以雅号名其坊。”成为全城册籍、墨宝最集中之处,文化、教育的气氛十分浓厚。使广州出现一个以科举应试教育为中心的文化教育鼎盛时期。
有粤秀书院带起的科举应试教育,经学海堂、菊坡精舍等书院摆脱科举制的“贴括式”教学,提倡对经、史、诗、文研究成为当时全国有名的考据学府,以及在洋务运动中,一些官办的书院开始设立西方的自然科学学科。有远见的官员和知识分子,看到科举的弊端,提倡“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进步主张,在当时中国的教育中处领先地位。乃至后来,康有为、梁启超于1892年创办“万木草堂”,宣扬维新变法思想,在中国教育近代史中第一次提出学校应培育教育、智育、体育全面发展的人才。八年办学,学生三千遍布全国各地,并促成戊戌变法、百日维新,创造出广州清代文化教育辉煌时期。粤秀书院开其先河,功不可没。
光绪二十九年(1903),清政府废科举,官办书院都改为各类学堂。粤秀书院先后改为两广学务处,两广游学预备科馆、学堂,后被拆建为其他建筑物。

文献资料来源:1999年   摘自《越秀文博》

作者:黄泳添

索取号:K85/4

本馆校对:黄国伟

查看相关: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