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音乐家”冼星海
在中国南方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广州,矗立着一所素有“岭南文化奇葩、南国音乐圣地”之称的高等音乐专业学府,它的名字叫星海音乐学院,在这里孕育着以“人民音乐家”冼星海为精神坐标追寻中国梦的一代代新的音乐人。
星海音乐学院,是一所以冼星海名字命名的高等音乐专业学府。徜徉于星海音乐学院沙河顶校区,一尊用白色大理石雕刻而成的冼星海像屹立在绿树红花丛中,显得格外英姿勃勃。微蹙的眉头,深邃的眼神,像在沉思,思考着一首又一首令国人振奋、令世人赞叹的乐章。这又使人联想到珠江环绕的二沙岛星海音乐厅,音乐厅外的那座传神的星海雕像,整个雕像以黄河惊涛拍击岩石为衬托,以星海指挥《黄河大合唱》为内容,风格刚柔并济,形象神采飞扬,气势雄浑有力,令观者心驰神往。
冼星海祖籍广州番禺,1905年6月13日,出生于澳门海边一条小渔船上,父母是疍家人。此时正是清朝末期,列强环伺中华,民不聊生,苦难深重。据史料记载,从元朝到清朝很长的一段时间里,疍民备受欺凌,他们没有部落,没有田地,以海为生,生活贫苦。而幼年的冼星海遭遇似乎更加不幸,父亲冼喜泰在他出生半年前因出海捕鱼而失踪。一直到6岁,陪伴幼年冼星海的是日复一日清苦的捕鱼生活。对于冼星海来说,渔船上的快乐是外祖父的箫声和妈妈的渔歌,这也在童年冼星海心中埋下了一颗音乐的种子。
苦难的童年生活,铸就了星海刚毅的性格;从小父爱的缺乏,磨练了星海自强的意志。1911年,外祖父去世后,冼星海与母亲相依为命漂泊到新加坡,在私塾念了四年书。1918年回国后,因交不起学费,好学的冼星海入读了广州的岭南大学基督教青年会所办的义学。此时,他已经表现出音乐方面的天赋,被选入学校的管乐队,因擅长吹奏单簧管(也称黑管,民间称“洋箫”),人称“南国箫手”。
1929年,为了追逐自己的音乐梦,冼星海来到素有世界艺术文化中心之称的法国巴黎学习音乐。“他好不容易来到法国,他是在轮船上做苦工来的,音乐是他的毕生大志。”著名音乐家马思聪先生回忆在巴黎与冼星海见面时这样描述道。靠着在餐馆跑堂、理发店做杂役,给富人家做小工,在机船上做烧炭夫等维持生活,冼星海在巴黎开始了他艰苦的音乐学习。“对于一个像星海一样,以不可想象的苦干精神去学习的人,还有什么可以阻止他的成功?他可以不辞卑屈,做各种各式的苦工,只为他能够有机会学习。”马思聪先生这样评价冼星海:“除了向外来的境遇奋斗之外,星海还得向自己的资质,自己的年龄奋斗,他并不具有聪敏的耳朵,灵活的手指,要从事音乐的学习,他的手指是稍嫌迟钝的,但星海不顾一切,真是做到‘不怕天,不怕地,只怕自己不努力’。”
在抗日战争最惨烈的时刻,在民族危亡的严重关头,冼星海痛感民族危亡和国家灾难的深重,毅然回国。他目睹血火交锋的抗日战场,创作了风靡大江南北、激励全国军民奋勇抗战的著名歌曲《在太行山上》;他亲临了惊涛澎湃的黄河,这极大激发了冼星海的创作灵感,在延安一个小小的窑洞里,他抱着重病,用了六个日夜,呕心沥血谱写出了气壮山河的大型音乐史诗巨作《黄河大合唱》。周恩来总理观看了《黄河大合唱》的演出后题词道:“为抗战发出怒吼!为大众谱出呼声!”冼星海整个生命历程中,真正创作的时间只有10年,10年里,他的艺术灵感和爱国激情像井喷一样奔涌而出,他先后创作了影片《壮志凌云》中的《救亡进行曲》、《青年进行曲》中的主题歌《青年进行曲》、《保卫卢沟桥》的主题曲《九•一八大合唱》、歌剧《军民进行曲》等数百首音乐作品和大量的音乐论文。而这些作品中,数量最多的是朗朗上口的群众歌曲,这些歌曲大都具有深刻的时代烙印,反映了中华民族及音乐家在苦难面前不屈抗争的精神,为追逐伟大的中国梦而舍生忘死的精神。
一个名字就是一座丰碑,当一所大学以一位人民音乐家的名字来命名时,其意义不言自明。当后来者在这所大学学习时,他会想起,那位穷到一无所有但仍坚持着音乐梦的广东人,他一辈子跟苦难抗争并从不屈服;更可贵的是,他将个人的艺术道路与民族命运、人民愿望紧密联系在一起,把自己的非凡才华和毕生精力,毫无保留地献给党、献给祖国、献给人民。
40年韶华,弹指一挥,英年早逝的音乐巨人冼星海离开了人世间,可他生命的光芒一直伴随着一代又一代的年轻人。

文献资料来源:2013年9月   摘自《广府人他乡风采录》

作者:

索取号:K820.865/22

本馆校对:周俊

查看相关: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