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国元勋花市唱和,党政领导人“行花街”
老广州人过年,就有“迎春扫尘歌”:
“腊年二十三,晒被洗衣衫;腊月二十四,清洁房边地;腊月二十五,扫房撣尘土;腊月二十六,洗净禽畜屋;腊月二十七,里外洗归一;腊月二十八,家什擦一擦;腊月二十九,脏物都搬走。”
“初一人拜神,初二人拜人,初三穷鬼日,初四人乞米,初五初六正是年,初七寻春去,初八八不归,初九九头空,初十打春去,十一打仔回,十二搭灯棚,十三人开灯,十四灯火明,十五祈完灯,采青走百病。”
不过,这是老广州人过大年的一套旧俗了。新时代的广州人呢,显然,已把“行花街”作为过年的重头戏了。
年卅晚,行花街,迎春花放满街排。朵朵红花鲜,朵朵黄花大,千朵万朵睇唔晒。阿妈笑,阿爸喜,人欢花靓乐开怀……
这首广州童谣《行花街》,极真实形象地唱出了广州家家户户逛春节花市的盛况。行花街,也就是逛迎春花市,年前三四天就开始,除夕午夜达到高潮便结束。花市开市后,花灯初上时(实行交通管制),行花街的人就摩肩接踵而至,八九点钟后人如潮涌,熙熙攘攘,热闹非凡……
广州最早的年宵迎春花市,20世纪20年代在越秀区永汉路(后称汉民路,今北京路)一带定型后,日益红火,春光年年无限。1956年,广州市政府将年宵花市正式命名为“迎春花市”。
广州花市自古以来就吸引不少文人骚客的丹青翰墨。现在,我们先来回顾一下20世纪50~70年代,党和国家领导人兴致勃勃来逛花市的珍贵镜头和赋诗唱和的情形吧。
1959年春节前夕,董必武、朱德、林伯渠、郭沫若等领导人曾结伴同游西湖路花市。当时他们诗兴大发,互相唱和,一时成为佳话。
郭沫若首先咏《在广州花市》,描写了当时的花市有橘有松有花草和燃放爆竹的场面:
金橘满街松满市,牡丹含艳桂含香。
墨兰簇簇青锋剑,玫瑰团团白玉堂。
爆竹轰鸣声动地,电台播送夜增光。
游人手把花成束,迎得春风上面庞。
朱德《和郭沫若<春节游广州花市>》:
百花齐放遍城乡,灿烂花光满红堂。
更有心花开得好,一年转变万年香。
前二句有些顺口溜的味道,后二句却好,心花转变万年香,意境深远。
随后,林伯渠赋诗《春节看花市》:
迈街相约看花市,却倚骑楼似画廊。
米兰盆栽成队列,草株木本斗芬芳。
通宵灯火人如织,一派歌声喜欲狂。
正是今年风景美,千红万紫报春来。
董必武读林伯渠诗后,写《用林老春节看花市题为首句》:
春节看花市,今年胜往年。
四时百卉备,万众一心连。
跃进皆称大,欢娱不羡仙。
安排好生产,争取上游先。
1966年2月,陈毅元帅曾兴致勃勃来广州游花市,兴尽而归后写下《广州花市》:
去年花市好,不与往年同。
今年花更好,为见开门红。
来年花更好,建设亦相同。
旖旎春如锦,看花人更红。
极有诗人气质的陈毅元帅,万万没有想到他这篇咏花市诗写成不久,“文化大革命”的风暴便席卷大地,广州花市成了“四旧”,被破除了。陈毅于1972年逝世,“来年花更好”的期望成空。
1973年,邓小平复出,广州花市也重见天日。这一年春节前夕,董必武再度南行,与广州市民一道,再次“行花街”。这位革命老人触景生情,以诗抒怀:
除夕在羊城,重临盛会新。
四时花似锦,万众面皆春。
锣鼓喧霄汉,云霞出海滨。
南邻庆胜利,举酒送瘟神。
至此,广州一年一度的“迎春花市”恢复了。据《南巡诗章》(广东人民出版社1979年10月第一版),党和国家领导人吟咏花市的诗共有5首,与广州市区其他景点的领导人题咏的数量相比,应是第一位的了。

文献资料来源:2009年   摘自《千年花事》

作者:孙卫明著

索取号:S68/189

本馆校对:黄国伟

查看相关: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