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伶王马师曾
“马红妙技真奇绝,恼人一曲双飞蝶。顾曲尽周郎,周郎也断肠。卢沟波浪咽,似送南行客。何必惜分襟,千秋共此心。”这首《送<关汉卿>赴朝》,是剧作家田汉1959年8月4日发表于《人民日报》上的一首词,词中的“马”指的就是“一代伶王”马师曾。
马师曾生于1900年,广东顺德人。幼年时期和父母一起随同经营茶庄的祖父居住在广州。1907年家庭经商失败,随祖父、父母亲举家迁往武昌,投靠任两湖书院经学馆馆长的曾叔祖,因而有机会攻读四书五经及习练书法,由此打下了一定的国学基础。辛亥革命爆发后,马师曾随家人逃离武汉辗转回到广州。就读小学和中学期间,对戏剧抱有浓厚兴趣的马师曾,不仅参加了学校组织的“文明戏”演出活动,而且还不时偷偷跑去观看粤剧名伶新华、朱次伯等人的演出。中学毕业后马师曾即奉父母之命到香港铜铁店当学徒,后因不堪忍受店主和其他伙计的欺凌,偷偷返回广州。广州是粤剧活动的中心舞台,回到广州后,马师曾学戏的念头愈加强烈,他不顾父母反对,拜太平春教戏馆老艺人师傅佳为师,并自起艺名关始昌,开始了艰辛的学戏生活。
经过一段时间的磨练,马师曾来到新加坡,开始尝试登台演出。在南洋的那段时间,马师曾过着非常艰苦的生活。由于他的表演技术较差,又不懂粤剧的传统演法,在舞台上闹了不少笑话。挫折激励了年轻的马师曾,他决心通过勤学苦练来摆脱困境。他反复钻研传统粤剧《江湖十八本》,仔细琢磨剧本剧情、人物性格、曲词乐谱、台步动作……同时,他还主动学习别人的长处来充实自己。
马师曾尤为喜爱丑角的演法,所以专门对丑角的表演艺术进行了研究,在《苦凤莺怜》中,出色地饰演了剧中的人物余侠魂,他的丑角形象深受观众赞许,其具有独特风格的“马腔”(俗称“乞儿喉”),亦从此家喻户晓,广为传唱。
马师曾在南洋演出期间,遇见了从国内前去演出的著名演员靓元亨,他虚心拜靓元亨为师,随靓元亨参加普长春剧团演出,自此开始起用本名马师曾。其间虽然出现过编排新剧和表演传统的一些挫折,马师曾却能从中吸取教训,更加虚心和勤奋地钻研粤剧的编剧和表演艺术。
1923年马师曾回香港发展,于人寿年戏班任正印丑生,代替刚离开该班的正印丑生薛觉先,在千里驹、白驹荣等前辈的扶掖下,发挥其演戏诙谐、机变、通俗的特长,以及从师傅靓元亨处学到的小武行当演唱艺术,演出《玉楼春怨》《一个女学生》以及他在南洋编演的几出新戏,无论夜场、日场都大受欢迎。
1925年夏,他离开人寿年戏班与陈非侬等人另组大罗天剧团,在剧团特设编剧部,聘请陈天纵、冯显洲、黄金台、麦啸霞等人为专业编剧,他自己也亲自撰写剧本或与人合作编剧。大罗天剧团编演了一批古今中外题材的新剧,如《佳偶兵戎》《贼王子》《呆佬拜寿》《红玫瑰》等,在剧本内容和表演艺术两方面都大胆革新创造。剧团的演员阵容强大,马师曾分别以生、丑、旦、净的行当扮演这些新剧中的人物角色,因而剧团演出非常旺台,在粤剧舞台可与人寿年戏班并驾齐驱,马师曾的声名也日益显赫。1929年,马师曾已是鼎鼎大名的粤剧“红伶”,年薪为全行之冠。1931年,马师曾率团到美国旧金山市演出,历时两年。后回香港组织太平剧团,与当时由薛觉先领导的觉先声剧团在艺术表演上分庭抗礼,形成“薛马争雄”的局面,好戏连场,各有戏迷,促进了粤剧艺术的发展。
马师曾在长期的粤剧表演实践中,独创出被粤曲艺术界一致评价为“史无前例,后乏来者”的“马腔”(“乞儿喉”)唱腔,“乞儿喉”,半唱半白,顿挫分明,有时还揉入方言俗语,活泼滑稽。“乞儿腔”之代表粤曲《余侠魂诉情》至今仍被广泛传唱。马师曾还擅演丑生、小生、小武、花脸、须生等行当。晚年改唱老生,技艺愈精,演来苍凉刚劲,颇见功力,成为著名粤剧表演艺术家,被誉为“粤剧泰斗”、“一代伶王”。

文献资料来源:2013年9月   摘自《广府人他乡风采录》

作者:解聘如主编

索取号:K820.865/22

本馆校对:周俊

查看相关: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