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亲身经历看变化广州街坊晒幸福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对人民的庄严承诺。幸福是什么?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这些都是人民获得幸福感的源泉。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在全国两会期间,广州街坊也将以亲身经历聊聊这些年的变化,晒晒他们的幸福。

    街坊两会

    天 河 区

    带领贫困村过上好日子

    习近平总书记曾提出,“到2020年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是我们党立下的军令状。”为了让贫困人口也能过上好日子,近年来,天河区大力开展扶贫工作。3年前,广州市华颖外国语学校的陈华栋主动申请参加第三轮新时期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

    此后,他来到贫困地区兴宁市永和镇林场村开始了三年的驻村工作。“作为一名驻村干部,我身上肩负着重托。”三年来,陈华栋以村为家,上山下乡,走家串户,与当地干部群众一起找穷因,倾听民声,积极为贫困村的脱贫致富出谋献策。最终,帮助该村32户贫困户73人全部脱贫,过上好日子。

    天河区教育局作为扶贫单位,通过“局、校”双层结对帮扶,先后投入280多万元,修通4.82公里村道,建起73千瓦光伏发电、卫生站和文体广场等设施。现在,兴宁市林场村集体经济年收入5万元,贫困户人均年收入达到1万元,实现了全面脱贫的目标,林场村也成为新农村示范村。

    两会到来之际,陈华栋希望政府在教育、民生和贫困人口方面,让老百姓获得幸福感,分享改革开放带来的红利。
 
    优质教育提升幸福感
 
    “对于我们家长来说,有优质教育,孩子能上好学校,就是美好生活的一部分,幸福感也随之提升。”赵启民如是说。

    赵启民祖籍河南,在广州天河区生活了20多年。天河区作为广州市第一经济大区,近年来大手笔完善教育配套,如首创微小型幼儿园,大力推动建设5所优质中学,组建113中教育集团、华阳教育集团等。

    赵启民有两个孩子,儿子在天河外国语学校读书,女儿就读于113中。在他看来,天河区的教育水平在不断提高。“我女儿所在的113中就是教育集团之一。学校强强联手,优秀生源就更多,整个教育环境都提升了。”赵启民对于天河区未来的教育发展充满期待,他希望政府在提升教育水平的同时,能够进一步完善学校配套,解决校舍场地紧张问题。

    荔 湾 区

    “装电梯+微改造”社区大变样

    2018年对于彩虹街坊董叔董义德来说,是生活发生大变化的一年。这一年,他所居住的周门街13号大楼终于成功装上了电梯,还完成了大楼环境微改造,生活环境有了大变样。去年,周门街13号大楼业主们不仅实现了“电梯梦”,还拿到了10万元的财政补贴。而后,大楼顺势开展了“微改造”。改造后的大楼墙面、地面、楼梯都铺设了统一颜色的砖,干净整洁。为了加强安全保障,大门处以及大楼各层都装了监控摄像头。

    作为系列工作的带头人,董叔感慨,“用上幸福梯、便利梯离不开惠民政策和政府的指引。”为了能带动老友记们共同实现电梯梦,年过七旬的董叔每周都要到彩虹街的“玻璃屋”做义工,为装梯遇到困难的街坊拆局释疑。他希望,未来有更详细的装梯指引,人人都能过上幸福便利的新生活。

    交通完善出行更便利

    生活在荔湾区中南街的新广州人李晓丹过去一年最深切的感受就是,出行愈发便利,生活幸福感大大提升。“记得以前读书时,每次在广州东站坐长途火车排队进站要等好久,为了分流旅客还要绕到室外的广场,很麻烦。今年坐火车回老家,东站像南站一样升级为‘全自动’的验票机,可以说秒速进站,比以前方便多了。”
  
    不仅如此,随着广州的地铁辐射范围越来越广,日常通勤的“红利”也摆在眼前。李晓丹在番禺长隆工作,和家人一起住在荔湾区,上下班要花费不少时间。去年12月底,广州地铁广佛线燕岗至沥滘段开通试运营。从菊树站出发,只需换乘一次就可以搭乘三号线。“顺利的话,到长隆只需要半个小时,比以前快多了!”李晓丹点赞道。

    番 禺 区

    从打工妹成长为女强人
  
    清姐今年42岁,是典型的“新广州人”。清姐老家在湖南,19岁高中毕业来到广州,经过努力,她已经从最初的打工妹成长为有房有车的女强人。

    清姐的第一份工作是在长隆卖票,一个月工资1200元。这在当时是一份不错的工作。虽然工作稳定安逸,但是清姐并不满足,她在朋友的介绍下转行做了销售,“我们底薪400元,但是我拿到手的工资有8000多元,所有人中我的业绩最高。”清姐开心地说,“我最初在大石工作,后来到了钟村,20多年都没有离开番禺。番禺以前没有那么热闹,但是发展太快了,现在已经完全是另一个样子。”

    家门口就能满足看病需求

    2011年11月,南村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成立,范春江担任中心负责人。这些年,他见证了社区卫生服务从无到有、从简单到完善的变化。卫生服务中心的医务人员从最初的9人变为今天的125人,基本医疗年门诊量从3万人次发展到12万人次,而且陆续开设了员岗、坑头、市头、塘东4个服务站,极大方便了群众就医。

    除了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范围不断扩大,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还提供一年一次的免费体检及一年四次的随访,主动走到群众身边。此外,在南村医院开设了高血压糖尿病健康管理门诊,联合香港联合医务集团共同合作开设南村工作室,打造全科家庭医生。

    范春江告诉记者:“患者多,医生少,导致服务工作难以到位,但我们的医生护士仍然尽职尽责,共同进退,为居民提供更好的就医环境。”南村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作为推荐单位迎检广州市2018年度公共卫生工作考核,取得公共卫生基础项目第一名的成绩。

文献来源:2019-03-03   信息时报-A06/A07

作者: 李丹 王文雨 黄绮媚 李元源 林如彬 刘诗敏

点此查看报纸原版

查看相关: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