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莱特”冯如
在现代繁华的广州,矗立着一座规模宏大,气魄雄伟的建筑,那是革命纪念瞻仰的胜地,也是辛亥革命的记载地,更是参观游览的名胜景点,这就是广州黄花岗七十二烈士陵园。走进庄严肃穆的陵园,我们清晰可见广州黄花岗七十二烈士墓,而中国第一位飞机设计师、制造师、飞行家,被美国报纸赞为“东方莱特”的冯如也安葬在这里,被尊称为“中国始创飞行大家”。
冯如,原名冯九如,1884年1月12日出生于广东省恩平县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1912年8月25日在广州燕塘飞行表演时光荣殉国。冯如只读了几年的私塾,在读书期间他成绩出众,头脑聪明,深受老师的喜爱。一向热爱手工的他,经常会用泥土、木棍等物制造成一些小车、小工具等模型,由于家庭贫穷,他不得不早早辍学回家务农,童年时代的生活就是砍柴于青山之上,牧牛于黄昏之时。由于生活的压迫,冯如随父漂洋过海到美国谋生,踏上了背井离乡之途。那一年,他仅有12岁。
在美国,他目睹了美国的先进工艺,开阔了视野,意识到一个国家的富强必须靠先进工艺。从此,他的心里便埋下了一颗科技救国的种子,他开始努力学习英语和科技知识,白天给别人当勤杂工,晚上苦心钻研机械学,他先后在船厂、电厂和机器制造厂当学徒和工人,并去纽约学习机器制造技艺。虽然备受种族歧视和失业的折磨,但冯如始终如一。
1903年12月,美国莱特兄弟发明世界上第一架飞机,引发了冯如的思考。1904年,日俄侵略我国东北三省,骨肉同胞遭蹂躏,老百姓民不聊生,得知这一切,冯如像被刺刀刺痛了一样,心痛着,愤慨着。他沉痛地对朋友说:“日俄战争大不利于中国,当此竞争时代,飞机为军事上万不可缺之物……倘得千数百架飞机,分守中国港口,微特足以固吾圉,并足以慑强邻矣。”于是他决定自己研制飞机,然后驾机回国,报效祖国。
1906年,冯如在纽约学习机器制造之后,开始招徒制造机器,同时也开始收集有关设计、制造和驾驶飞机的资料。通过学习,他精通了36种机械原理,发明了抽水机、打桩机,制成了性能优良的无线电收发报机,在当地成了小名人。当时有华侨富商邀请他主持一项电力工业计划,但被婉言拒绝了。他认为兴办飞机制造工业迫在眉睫。1908年,在美国爱国华侨的支持下,他办起了飞机研制厂,与徒弟们加班加点 ,埋头苦干,终于在5月制造出了第一架飞机,他认真思考和策划着飞机试飞的事情,遗憾的是飞机试飞失败了,但是,他并没有气馁,他继续翻阅飞机制造资料并反反复复地实验,同年9月,第二架飞机制成后,他们又进行试飞,但试飞几次都没成功,很多资助者绝望了,不愿再资助他们,但冯如并没放弃,他缩衣减食,节省经费,并大量搜集资料,将它们汇集成册。经过周密的计算,重新设计了零件制作图,精心生产出机翼、方向舵、螺旋桨、内燃机等部件。1909年9月21日傍晚,那是中国人扬眉吐气的日子,冯如制造出的第三架飞机“冯如1号”正式试飞,此次飞行达4.5米高,800米远,飞行成功。从此,他成为近代中国第一位飞机制造家和杰出的全能飞行家,为我国动力载人飞行史谱写了光辉的第一页,使我国跻身于世界航空之林。1909年,冯如购置了制造飞机的成套设备,并重新研制大功率的飞机。不久,新飞机研制成功,但在试飞中仍一再失败。而此时的父母正催他回国,但冯如已誓死要造出飞机,他表示:“飞机造不成,誓不回国。”在经历过数次失败后,冯如总结了经验,在寇蒂斯“金箭”和莱特兄弟的“飞行者一号”启迪下,终于在1911年1月研制成功一架新型飞机,称为“冯如2号”,于1月18日试飞成功。1911年1月至2月期间,冯如驾驶飞机在海湾多次环绕飞行,
其最高时速为104千米,飞行高度达200余米,性能达到了当时世界的先进水平。
此时,欧美各国正在积极发展航空事业,他们都在拼命地网罗航空方面的专业人才,冯如无疑是他们网罗的对象,于是许多外国公司纷纷不惜重金想聘用他。而冯如则怀着一颗赤子之心,在金钱的诱惑下毫不动摇,他一心只想发展中国的航空事业,想为中国多制造一些飞机,想让中国变得强大,所以他断然回绝了各国的聘请,希望能回国服务。当时的清政府也在着手筹建空军,他们托人到美国找到了冯如,希望他能为祖国做贡献,这正称冯如的意。冯如喜出望外,当即表示同意,说:“为祖国贡献我菲薄的才智,正是我平生的愿望呀!”
1911年2月,冯如带着公司人员、机械设备和造好的飞机回国。武昌起义爆发后,冯如率助手参加革命,并被任命为广东革命政府飞机长,成为中国第一个飞机长。随后他又在广州燕塘建立广东飞行器公司,这是中国国内的第一个飞机制造厂。并于1912年3月,成功制造了中国国内的第一架飞机,这架飞机与“冯如2号”相似,为中国航空工业史写下了精彩的第一笔。但不幸的是在同年的8月,冯如在进行飞行表演时,飞机失速坠地,最终以身殉国,年仅29岁。在弥留之际,他还念念不忘勉励助手:“勿因吾毙而阻其进取心,须知此为必有之阶段。”
珠江在流泪,白云山在哀鸣,纪念他的人们在哭泣,这位为航空事业献出毕生精力的英雄,他的一生是短暂的,但也是绚丽辉煌的。如今,他的精神仍在激励着更多爱国人士和青少年为振兴祖国的航空事业而奋斗。

文献资料来源:2013年9月   摘自《广府人他乡风采录》

作者:解聘如主编

索取号:K820.865/22

本馆校对:黄国伟

查看相关: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