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岭海文章万丈光”-老广州曾经的木棉胜景:广州市花的确定
木棉花,一二株看,美:成片地看,亦壮观。宋杨万里在《三月一十雨寒》诗中写道:“姚黄魏紫向谁赊,郁李樱桃也没些。却是南中春色别,满城都是木棉花。”“满城都是木棉花”,比“满城尽带黄金甲”好。喜庆的春光,比肃杀的“金气”好。
“粤秀松涛、穗石洞天、番山云天、药洲春晓、琪林苏井、珠江晴澜、象山樵歌、荔湾渔唱”,是广州明代的“羊城八景”,而其中的“番山云气”,就是因为那山中木棉与云气相映发而得名。由于明代时的番山并非是一座孤立的土丘,其东侧有古文溪流经,且“长松前列,众木交荫”,“中多木棉,二三月盛开,望之如红棉。”(《白云越秀二山合志》及《番禺县志》),所以当它林木浓阴的之间水气上蒸,便生成了颇令人遐想的“云气”,为当时人游览广州城必到之地。看云气,也看木棉红遍,真一时胜景也!
清代时,广州还有一处以木棉胜景著名的风景区,那就是位于河南(今海珠区)瑶溪(今海珠涌一带)的“瑶溪二十四景”之“十丈红棉道”。
“十丈红棉道”在瑶溪东北今隔山、南昌大街一带,是古时北游村外诸山必经之路。道长30多米,路旁那一株株矫然挺立的高大木棉树,花发时映如云霞,且时闻鹧鸪声声。“一声山鹧鸪,唤我寻春去。满地红珊瑚,仿佛越台路”是当时名士的题咏。晚清广东名画家、岭南画派的“祖师爷”居巢先生逝世后就长眠于此红棉树下。
木棉花既然以其豪气赢得了历代诗人学者的嘉许,称赞吟咏木棉的诗句当然俯拾即是。但宋方信孺在《南海百咏》中的感慨似乎最令人心折:“南中大胜,牡丹见之,定下风之拜。百咏殿此,大丈夫贵自立,不屑与世人争富贵短长也。”其诗曰:“霸图飘瞥笑刘郎,岭海文章万丈光。摧得扶桑斫丹桂,擎天还有大南强。”
好一句“岭海文章万丈光”!好一个“擎天还有大南强”!这一来,岂不是报了北人以茉莉讥岭南人为“小南强”之辱?
我们今天在广州如要看木棉,中山纪念堂这株320多岁的“木棉王”值得一看。据说这是广州树龄最长的“寿星”木棉树,花开时,七八层楼高的树上全是灿烂的红花,仰头观看,体味陈恭尹的“有如尧射十日出沧海,更似魏宫万炬环高台”,最合适不过了。
另外南海神庙前的两株古木棉也颇有名。几年前,联合国科教文组织来广州考察海上丝路,才2月份,南海神庙前的两棵古木棉竟提前开放,有人戏称是见了故人的后代喜不自禁。老树发新花,烁然烛天宇,似乎颇有神灵附之-岭南人多半愿意相信此种奇迹吧。
1931年(一说1935年),木棉花曾被评定为广州市花。1982年6月,广州市人民政府又再次将木棉花定为市花,谓此花象征着广州蓬勃向上的事业和生机,并以此激励人们报效祖国的豪情壮志。广州市长朱光同志有咏木棉诗:“广州好,人道木棉雄。落叶开花飞火凤,参天擎日舞丹龙。三月正春风。”
木棉何幸,岭南人何幸!

文献资料来源:2009年   摘自《千年花事》

作者:孙卫明著

索取号:S68/189

本馆校对:黄国伟

查看相关: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