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藏街白龙趣闻
北接西湖路、南连惠福东路的龙藏街,得名于明代的龙藏寺。而龙藏寺的得名来由,可追溯到一千多年前南汉的一段白龙趣闻。
南汉是唐朝之后五代十国时期割据岭南的政权,第一代皇帝姓刘名岩(889-942),他治理岭南经济颇为得法,当时南汉之富居于十国之首。但他也是个穷奢极欲的专制者,他即位那年乾亨元年(917),下令在羊城营建一座“玉堂珠殿”,珠光宝气,金碧辉煌。上台数年后,他选择在甘溪流入珠江的河口风景区,营建一座南宫(在今西湖路龙藏街、广州市教育局、九曜坊一带)。这南宫富丽堂皇,极尽奢华,一位帮闲子曾献上一篇《七奇赋》以盛赞其美。
南宫建成后第二年即乾亨九年八月,一道白虹出现于南宫的三清殿。
虹,是阳光射入水滴,经过折射、分光、反射而形成的大气光象。虹在雨幕上通常呈红、橙、黄、绿、青、蓝、紫七色,雨滴越大色彩越鲜明,雨滴越小其色越淡。如果阳光射入极细小的水滴所组成的雾幕,虹便呈淡白色。南宫在珠江之滨(当时珠江宽阔,其北岸在今大南路稍南),有时雾气弥漫。阳光射入雾幕呈现白虹,在科学昌明的今天不难理解,但是古人迷信“天人感应”,见到白虹便认为是某种“天机”的征兆。
白虹在南宫出现,初时很多南汉宫员认为是灾异的征兆,弄得人心惶惶,贪心怕死的刘岩更是忧惧万分。正当忧恐的氛围笼罩朝廷的时候,一个叫王宏的翰林学士,别出心裁讨皇帝欢心,硬说白虹是一条白龙,白龙降南宫是好兆头。他呕心沥血写出一篇《白龙赋》献上朝廷,渲染白龙入宫是刘岩受命于天治理国家的吉兆。刘岩一看顿时转忧为喜,笑逐颜开,厚赐了王宏。一个叫王诩的中书舍人,也不放过这献媚机会,急忙呈上一篇《白龙颂》。由于词藻华丽、文笔流畅、更得刘岩欢心。这一赋一颂,被御用文人吹捧为“双绝”,刘岩更是眉飞色舞。
高兴之余,也为了安定人心,刘岩下令把年号乾亨改为白龙。白龙现于南宫的那年便叫白龙元年(925)。刘岩还把自己的名字改为刘龚,以应龙现之兆。后来,他又取飞龙在天之意,硬是制造了一个“”(音掩)字,作为自己的名字。
由于刘岩君臣这一渲染,一般百姓也以为白虹是白龙。白龙降临南宫,民间传说这一带就是龙藏之地。明代时此地建了一座寺院,称为龙藏寺。清代,寺地变为民居,沿用“龙藏”作街名。

文献资料来源:2008年   摘自《广州越秀古街巷》

作者:广州市越秀区文联编

索取号:K926.51/25

本馆校对:戴燕梅

查看相关: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