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新路的三大特色
狮头扎作、象牙雕刻、画相,是大新路的三大特色,现分述如下:
一、狮头扎作
狮是我国人民心中的一种瑞兽,称之为瑞狮。人们按狮子形状加以艺术化,扎作成工艺品,在喜庆的日子起舞,以助欢乐的气氛,已成为我国的一种民间风俗。
狮子的制作,分为北派狮和南派狮。北派狮是重整个狮形,狮身是披着金黄色的长毛,舞狮者的脚也是穿着有毛的长裤。狮头、狮身都较小,看起来,活象一只狮子。南派狮是重神、不重形、故称“醒狮”。着重在狮头进行艺术夸张:头大、眼大、口大、配有几十个七彩球和百多块大小镜头,显得威武雄壮和光彩夺目。
据老艺人说,在清代光绪年间,大新路(以前称大新街)已经有狮头扎作的作坊了。扎作的工艺技术相当讲究,第一,要坚固扎实。狮头主要是用竹篾和沙纸做成,外表绘上油彩,不怕日晒雨淋,而且可以乘受起百多斤重,普通一个人坐上去也不会塌下;第二,要轻身,因舞狮是一种消耗气力很大的运动,如果狮头很重,舞不久就双手酸疼了,会影响狮艺的发挥,因此顾客不会拣重身的,最好不超过七斤。
狮子的型类很多,主要是分文狮和武狮,文狮是高额、白须、七彩绚丽、气宇轩昂。武师多是青鼻、黑面、黑须,显得威严高傲。过去有刘备狮、关公狮、张飞狮之分。刘备狮是黄面白须,关公狮红面黑长须,张飞狮是黑面黑硬短须。还有一种狮称“狮王”,是最恶的狮,其特征是:青面、铁角、关刀面、牙刷须、金钱背。如武馆的实力不够雄厚,自问技艺还不如人,是不敢舞此狮出街的,如一舞出此狮,其他狮要向此“狮王”行礼时,会有人不服气,要找你比武。很多教头都不愿惹此麻烦,认为都是谦虚些好,故多数是舞艳丽多彩的文狮。直到现在,都是文狮畅销。
近几年来,大新路扎作店的师父作了一种文狮很有特色;角有金龙缠绕,眼有电珠放光,额中有金光宝镜,两边饰有二龙争珠,两颊有丹凤朝阳,脑后有浮饰五幅捧寿,周围都是七彩绒球,整个狮头金光灿烂、色彩缤纷,很受顾客欢迎,一直供不应求。
扎作店除了制作狮头出售外,不定期兼营舞狮的配套用品,如狮被、锣、鼓、钹、大头佛、武术器械等。
二、象牙雕刻
早在清朝康熙年间,大新路已有象牙雕刻的作坊多间,现雕现卖,形成行业。最著名的是:一九一五年,为了纪念巴拿马运河通航,在美国旧金山举行万国博览会,大新路牙雕的第三代传人翁昭将自己的作品 — 廿六层象牙球送展,层层能够转动,引起会者的惊讶,有人以为是胶合而成的,用水煮来作辨别,别国的象牙已经支离破碎了,而翁昭那个依然完好无损,一举荣获特等奖,大长了中国人的志气。“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后来他的儿子第四代传人翁荣标更上一层楼,将象牙球的镂空工艺提高到四十五层。此处,还有老艺人郭康的象牙通雕蟹笼,李定宁的“宝莲灯”等,使人赞不绝口,真是鬼斧神工!
三十年代,大新路一家象牙工艺店的窗橱内,展出微雕名家冯公侠的作品,他用一粒象牙米,能雕出“总理遗嘱”全文,共一百五十四个字,配以放大镜给人们观看,人们看后无不啧啧惊叹!后来他的长子冯少侠能够在一粒象牙米内雕出十八罗汉像,个个形神兼备,呼之欲出,其难度比他父亲的作品更是提高了很多。
建国初期,将三十多间个体象牙作坊合并成合作社,在六零年公私合营时又将福源象牙厂改成现在的大新象牙工艺厂,全厂职工有五百多人。因现在象牙材料越来越少,该厂兼造坭塑、角雕、墨鱼骨雕等产品,还远销海外。
三、画相
清末民初,摄影技术还未普及,只是某些达官贵人所享用,大多数人想留下真容时,只能请专画人像的丹青妙手写生了。因此这一行业就应运而生,在工艺作坊比较集中而且著名的大新街陆续开设了十多间画相店铺,从事这行业的画工有数十人之多。
过去有些老人,为了死后能给后辈留下真容供奉;一些要过埠谋生的人,不知能否有命回来;一些重病在身,自知油尽灯枯的人,都去大新路画相店找画工画相。
清末时期政治腐败,有的有钱人家贪慕虚荣,便花钱买个虚衔的官儿来做,过过官瘾。有些便穿起官服请人画相,没有官服的,便请画工在自己的画像身上画上官服来,以此来满足其虚荣之心。画工那里管得你这么多呢?有生意就照做。在他的生花妙笔下,普通百姓居然能变成几品官、几品夫人的模样。这些人把自己的像挂在堂上,对不知情的人大大炫耀一番,说自己以前如何如何。在他死后,后辈还以为自己的祖先真是当过大官,并且还向人夸耀:“我祖上比你祖上阔得多呢!不信,你看看我神楼供奉那幅像!”
到了民国,大新街画相店窗橱内摆设的,改为身穿戎装腰佩长剑的将军、或骚首弄姿的仕女像了,也有当时粤剧名艺人的画相。
随着摄影的普及,面对此强劲对手,手工画相已无法竞争,因而节节败退,画相店陆续倒闭,画工亦纷纷转行,更加后继无人。到现在,大新路的画相店只剩下两三家了,而且都是转画碳相和瓷相的。
此行业还能赖以生存的是:摄影的相片不能永久保存,因为日子一长便会褪色,但碳相和瓷相并无此弊。特别是瓷相,可以嵌在坟墓前,任凭风吹雨打日晒都无恙。不然的话,恐怕连这两三家的画相店也一早就消失了。

文献资料来源:1995年   摘自《越秀民间风情》

作者:越秀区文联,越秀区文化馆,越秀区民间文艺研究会编

索取号:K892.465.1/1

本馆校对:戴燕梅

查看相关: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