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知大同大不同
广州人大多知道广州西濠口有家出名的大同酒家,但又有多少人会知道它与一般酒家大不同的传奇经历?20世纪末广州出版的两本《广州著名老字号》,都没有说清楚其民国时期的经历,故本文突出地详谈。
敌产谜团
抗日战争胜利后,由香港“太平绅士”冯佥生当老板的大同酒家,被国民政府的敌伪产管理局广东局宣布为“敌产”,予以没收。一时社会哗然。随着冯佥生一走了之,返回香港,不作任何申诉,大同酒家究竟是不是敌产成了一个谜团。事实真相是怎样的呢?
1938年10月广州被日本侵略军侵占。随后日本人中泽亲礼在西濠口开设广州园酒家。由于亏损,到了1942年,中泽亲礼便放盘“卖枱”,香港大同酒家老板、饮食界名商冯佥生用了十万多元军票“买枱”过来,把广州园易名为“大同”,自己亲任总经理,由钟林任司理。
冯佥生素有经营饮食业经验,又有几位名厨相助,接手一年后便大有起色,同是酒家、同一地方,广州园门庭冷落水静鹅飞,大同却车水马龙风生水起。
“田瘦冇人耕,耕好有人争”,来争大同的却是旧东主中泽亲礼。当时是日本人的天下,中泽嚣张得很。他找上门来,扬言“卖枱”不等于铺位长期出租,威胁要收回。中泽名为“亲礼”,却甚为无礼,其所为正如俗语所说“翘起条尾就知是屙屎或屙尿”啦!无非是要分一杯羹。冯佥生与他的智囊团开会研究。会上两派意见,一是“狗死狗虱死”,立即歇业,决不让日本人占便宜;一是忍辱负重,“除了笨有精”,虽然给了日本人一些干股让他占去便宜,但自己毕竟赚大头,而且可借日本势力立足。冯佥生采纳了后一种意见,平白让中泽亲礼占了若干股份,令广州大同成了名义上的“官商合办”。
所以,抗战胜利后说大同酒家是敌产也并非空穴来风。
但很明显,冯佥生当年是被迫让日本人占去股份,日本人是既没出钱也没出力,是货真价实的勒索者。所以有人向冯佥生建议,向广东省敌伪产管理局如实申明情况,收回广州大同。冯佥生苦笑着说了句“秀才遇着兵,有理说不清”,就返回香港经营香港大同酒家去了。广州大同是否敌产?不言自明。古语有云“穷不与富斗,富不与官争”,冯佥生看透了!
竞投内幕
当年处理“敌产”有两种方法,一是公开竞投,二是内部交易。
大同酒家这一“敌产”属于“抢手货”,当时广州的党政军各种势力都企图抢吞这块肥肉。军方先派人对广东敌伪产管理局局长林继庸声明,军队缺粮饷,应将大同酒家拨归军方。政府与警察局也不退让,各以不同理由要抢大同。但最终获得大同酒家的,却是商界有广州“茶楼大王”之称的谭杰南。
说起个中奥秘,真是惊险曲折,黑幕重重。
话说广东敌伪产管理局面对多方纠缠势力不知如何是好,正所谓“顺得哥情失嫂意”,谁都不好得罪。有个局长秘书叫刘嘉伟的,是黄埔军校第七期学生,颇有见识,出了个“人人得罪”主意,主张对大同酒家实行公开开投价高者得。林继庸局长一听,拍手叫好,因为这样一来各方互相牵制。经向行政院长宋子文请示后不久就获得批准。
谭杰南是广州茶楼行业的锐意改革者。他年轻时从金华茶楼艺满出师,后来到襟江茶楼做师傅。到他投标大同酒家时,已拥有陶陶居、莲香、云来阁、涎香、六国、七妙斋以及四家金陵、香港清华阁、澳门六国等茶楼的股权。对大同酒家的竞投,谭杰南志在必得。为此他动用可以动用的社会关系网,从市警察局到广东敌伪产管理局都买通人事内线。
有钱是否就一定能令鬼推磨?
大同酒家开投前夕,主持者广东敌伪产管理局忽然收到一封匿名信,并附来一颗子弹。来信警告说如一意孤行公开开投,或许开投会场会被投炸弹,总之一切后果自负。吃了人家的嘴软,拿了人家的手软,已应承支持谭杰南的主持者不好交代,只得硬着头皮找到坐镇广州的第四战区司令长官张发奎,将大同酒家开投与被恐吓的事一一禀告。幸好张发奎老婆对大同酒家不感兴趣(她在城内已拥有10多家产业),张发奎也恼怒恐吓者不给自己这广州行营主任面子,一口答应公开支持敌伪产管理局。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开投之时,谭杰南带来几个“围内”的财东前来参加开投(实际都是他的人),以为既然搭通“天地线”,就不会有“围外”人来参加竞投的,那么只要大家装模作样唱投一番,便可以低价投得。
谁知开投之时,却来了位不速之客--饮食界同行麦苏,谭杰南不由一愣。起投价由港币5万元开始,竞投中,谭杰南势在必得,麦苏也寸步不让,这样一直增到10万元,比开投价翻了一番。谭杰南一咬牙,喊了个10.05万元,并提出谁再高也必须再比对方高500元。那时500元不是小数目,麦苏这才停止喊价。谭杰南虽然最终投得,但价格实在太高,远远超出预算。
那么,有没办法降低价位呢?
竞投后两天,有个叫杨腾的到麦苏府上拜访,告知谭杰南嫌贵不想要大同了,那么麦先生作为10万元叫价的第二票要不要呢?只要麦苏也嫌10万元太贵,那么自然是第三票叫价者所得。这第三票不但叫价低得多,而且是谭杰南的人,换句话说谭可抵价投得了。谁知麦苏表示,如果谭杰南不要,他坚决要。
谭杰南只得按第一票叫价10.05万港元成交。
谭杰南不愧为“饮食业名家”,牙齿当金使,对帮他的都送上厚礼,彼此皆大欢喜。事后还大宴高官巨贾,搞好方方面面关系,借此为大同打开经营通道。
高超经营
谭杰南以高价投得大同酒家后,有些同行却在旁冷笑等着看热闹。因为谭杰南虽号称“茶楼大王”,但是茶楼不同酒家,所以谭杰南是“外行”。冯佥生当年一接手就令大同风生水起,是因为冯资本雄厚,又得香港大同酒家名声号召,本人又是酒家经营行尊,岂谭杰南可比?
谭杰南却令看热闹的冷笑者“满地找眼镜”(“跌眼镜”是粤俗语,意为估计错误)。从1946年初到1949年秋,大同纯赚港币近百万元,获利之巨令广州任何一家酒家在同期内望尘莫及。
谭杰南的经营确有与别人大不同的高超之处。
谭最看重的是经营自主权,所以那些曾帮谭参加竞投的官员想参股入大同,都被谭婉言谢绝。实在得罪不起的就给予红股(不需拿出现款投资,但分配利润之时按股付给)了事,不让他们左右酒家经营。
谭除了本身资本雄厚之外,还有一些经营绝招。一是名菜起家,所谓名菜,不是一般用料家常菜,而是特别用料,比如鲍参翅肚、山珍海味等,因此价钱不菲。但这能满足高官巨贾达官贵人穷奢极侈的欲望。当年宋子文、蒋经国、蒋纬国、孔祥熙、陈果夫、陈立夫、孙科、何应钦、张发奎、罗卓英、吴铁城等军政要人,都是大同的座上常客!二是联络得宜,谭杰南黑白两道都吃得开,但从不持势凌人,也舍得花钱,连丐帮也打点到,因此酒家营业顺风顺水,从没出什么乱子。而对社会名流、有影响人物,遇上他们有婚丧嫁娶者,酒家都派人上门道贺或吊丧;遇上节日,则送上应节礼品。最后极为重要一点,便是员工的同心协力。大同老板定下许多奖勤罚懒条例,用经济手段刺激职工,使之安心兼拼命工作。酒家700多个座位,但只有100多职工。从上午7时开茶市到深夜11点收市,一天要干15小时,但人人争着干,唯恐少了奖金,因此大同的工作效率非常高。
大同大同,遭际与众大不同!
1955年初,大同酒家作为饮食业第一家公私合营的试点企业率先合营,那是后话了。对于其20世纪40年代的详细情况,如今不说以后恐再无人知啦!
有诗为证:
门前冷落广州园,招顶冯生赚大钱。
敌产谜团诚可叹,传奇更有杰南篇。

文献资料来源:2009年3月   摘自《商海千年说越秀--越秀商业老字号》

作者:广州市越秀区政协编

索取号:K296.51/154/12

本馆校对:黄国伟

查看相关: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