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北路地名的来历
小北路是因小北城门而得名的。古代的小北门地处越秀山麓,游人如鲫,因此,酒楼茶室应运而生,逐渐地便形成为一条热闹的街道了。
当此地还没有纳入城区之前,它曾经是广州的古河道,文溪的下游。文溪发源于白云山东麓的菖蒲涧,水流经上塘、下塘后,在今小北花圈分作两支:一支流过今天的仓边路注入清水濠出珠江。一支则经今天的大石街、华宁里,流入古西湖后再出珠江。三国时,吴刺史陆允曾在这里筑甘泉池,把水贮存起来,以解决城内居民的吃水问题。唐会昌中(843-844)节度使卢钧疏浚了这一带的河道,保持船舶的畅通。还在河岸种上木棉和刺桐,美化环境。每当春天到来的时候,木棉、刺桐花开,十里相望,殷红一片,如火如荼,成了当时的市民踏青去处。正由于风景幽雅,所以南汉小朝廷曾在这里建离宫,命名“甘泉苑”。
明初,将宋代的东、西、中三城合而为一,城墙筑到这里,当时的文溪尚穿城而过,因此每逢白云山水暴涨时,排水不及,常使小北门一带泛滥成灾。所以到了明成化三年(1467年)便在今朱紫岗附近凿渠,把文溪水斜引入东濠涌,不再让河水流经城内。古河道日久淤塞,仓边街成陆,古西湖也就在城内消失了。然这一带地势低洼水浸,仍然是不可避免。1883年,广州连降大雨,引起山洪暴发,小北门一带顿成泽国,大水一直淹至芳草街、东华里一带,许多民房都被大水冲塌,居民驾筏逃生,逃不出去者,都被大水淹死。小北路上一片荒凉,形成“红颜白发填沟渠,死作游魂生饿口”的悲惨景况。
在古代,这里还有许多湖泊散布其间,屈大均《广东新语》认为古之菊湖就在此地。从清代的广州城图所描绘,大石街以北尚有挞子鱼塘。按照《白云粤秀二山合志》的介绍,这鱼塘占地辽阔,“烟波浩渺,藻荇交错”,一片青绿。鱼塘产鱼不少,收入可观。其收益归将军衙门所有,故老百姓称它为“挞子鱼塘”。至今小北路附近仍留下有一条叫挞子大街的街道。

文献资料来源:1992年   摘自《广州地名古今谈》

作者:邓端本著

索取号:K926.5/15

本馆校对:戴燕梅

查看相关: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