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烧乳猪孔旺记
全国食客都知晓广州有道名菜叫“烧乳猪”,但恐怕没多少人知道这道名菜并非出自那家酒家,而是出自烧腊店。这家烧腊店就是老广州皆知的“孔旺记”。
孔昭旺忽发奇想
“孔旺记”怎创出“烧乳猪”这道风靡全国的名菜的?说起来那就话长了。
话说番禺市桥小龙村孔家十二公子孔昭旺,于清光绪初年举家迁到广州大、小马站附近的清风桥旁定居,其时家道已衰落,那还有什么公子派头要顾及?于是做起沿街叫卖猪肉的买卖。由于肉靓价公道,和气嘴又甜,生意是越做越顺。积蓄起一些本钱后,孔昭旺便慢慢扩大经营,从购猪边到采购生猪自行宰杀,进而在后楼房下街(今市政府大楼后边)开设固定店铺,但也只算个小档主而已,远未到发家地步。
一次赴宴,有客吃烧猪这道菜时颇有微言,说不但皮太厚,而且瘦肉太粗如同嚼烂布云云。孔昭旺深有同感,并忽发奇想:倘若将还未长骨架长肉的小猪烧成烧猪,那不就皮薄肉嫩了吗?
孔昭旺回家后迫不及待试烧起来,但他立即发现两个休戚相关问题:一是小猪属猪苗,价格很贵;二是小猪烧出来比成猪有种难闻的骚味。如果要烧乳猪能赚钱,就不但要卖得贵,还非要比烧猪更受欢迎不可。但令人欢欣鼓舞的是,它的确皮脆肉滑,如果没骚味,那就成功了。功夫不负有心人,孔昭旺摸索出如何配料、如何上色涂浆、如何烧制等一套办法,终于烧制出光滑红润俗称“玻璃皮”的乳猪,特点是化皮、甘香酥脆、色泽鲜明、肉嫩鲜滑、口味甚佳。
不久后,“孔旺记脆皮乳猪”风靡全市。从孔昭旺创制出第一只烧乳猪,到20世纪40年代末,广州市显赫人家的宴席上,总少不了孔旺记乳猪这道菜。1948年国民政府要员宋子文在家宴请广州地方官员,也专门定了孔旺记的两只“席猪”(一席20元,每人两件),可见孔旺记的出名。这道镇店名食品与牛顿见苹果落而发明万有引力定律,有异曲同工之妙,世人有口福矣!
孔家轶闻知多少
“一招鲜,吃遍天”,孔旺记凭烧乳猪打下发家基础,从一间店扩充为观莲市场铺、南关铺、惠爱路铺等多间,孔旺记让几个儿子分别料理,一家乐也融融。
却说孔昭旺六子孔焯花名“佛爷”,真个似足大佛寺的大肚佛。他主理惠爱中路黄泥巷口的“孔旺记”店时,不分春夏秋冬皆赤膊上阵、飞刀斩肉。传闻对面马路惠如茶楼的老板视为大忌,不惜大兴土木,将左边的楼梯改装在茶楼大堂中央,立心让巨大的楼梯压死孔旺记。谁知如此一改,顾客上楼下楼都感觉像被“佛爷”的刀斩来劈去,正一大吉利是。惠如老板无奈又只好把楼梯改回去,一时传为笑谈。
孔旺记也有烦心的时候。却说民国初年,“佛爷”孔焯主理的店铺隔壁,忽然冒出间“孔莫记”来,主打烧腊也是脆皮乳猪,且色、香、味似乎比得上孔旺记。一时也抢走孔旺记不少客。后经查实,原来“孔莫记”老板本是孔旺记一徒工,在掌握烧乳猪全套技术后便离开孔旺记自立门户,与孔旺记分庭抗礼。
尽管“孔莫记”生意始终不如孔旺记,但李鬼如影随形紧缠李逵身边也令人大不舒服。孔家便由八子孔全出面买下“孔莫记”经营。20世纪50年代公私合营时,两店便合为一店,统称孔旺记。
孔旺记如此兴旺,除乳猪了得外,还与经营多达40多个的烧腊品种有关,人称其为“海陆空三军齐备,鲜烧烤卤腊兼营”。
不说不知道,“玻璃皮乳猪”烧烤工艺最初是由孔昭旺创造掌握,一手一脚包办,后来生意做大了,便传授给家乡聘来的周姓邓姓师傅,到20世纪40年代转由谢祥师傅主理,做老板的只亲自紧握营销大权。可见金招牌价值之大、之稳。
粤俗语说“唔怕生坏命,至(最)怕改坏名”,不少人大惑不解老板为什么取“孔(恐)旺记”这个店名。原来,孔昭旺平日里被熟人“孔旺孔旺”地叫惯了,孔昭旺倒没人识,而事实上被人“孔旺孔旺”叫了多年,生意却越做越大,当然也就“百无禁忌”了。孔昭旺就时常大笑说:我的孔旺记就是好旺记,哈哈!
有诗为证:
美味乳猪何处寻?
店名孔旺记为真。
只缘奇想出名菜,
致富发家凭此因。

文献资料来源:2009年3月   摘自《商海千年说越秀--越秀商业老字号》

作者:广州市越秀区政协编

索取号:K296.51/154/12

本馆校对:黄国伟

查看相关: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