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院经费来源、支出及藏书
(一)书院之经费来源
按刘伯骥之划分,将经费来源分为“捐置”和“拨置”两项。“捐置”是大小文武官员各以其职官员身份,或以个人名义,或富商、豪贾,或乐教善者以个人之名义所捐出之俸禄、个人资财。“拨置”是指所属地方政府官员所拨给之田亩、商铺以作书院之物业。前者以发商生息取年息银,后者以地租、铺租(谷或银)取得经费来源,若还不足,政府可用公帑拨款补足。
现将粤秀书院学款总额列于表2-2中(转引自刘伯骥《第149—150页》。
表2-2 单位:两
年代 性质 产额 租额 附注
田 地 铺屋 基金 租谷 租银 租钱 年息
康熙六十年 拨置 42.332
雍正九年 拨置 71.866
十年 拨置 149.215
十一年 拨置 1000 206.684 240 闰年增息20两奉旨赏帑1000两
十三年 拨置 162.974
乾隆元年 拨置 1104.606
二年 拨置 2000 480
四年 拨置 4000 919
七年 拨置 2013.7 3.764
八年 拨置 291.46 272.128
十四年 拨置 3000
十五年 拨置 3000 540 各县租银为2341.986两
二十六年 拨置 2600 107.05 468
三十一年 拨置 304.914
三十三年 拨置 154.547
三十八年 拨置 214.567
五十一年 拨置 332.965
六十年 拨置 99.401
道光三年 拨置 175.485
九年 拨置 7000 740
光绪十三年 拨置 200
(二)书院之费用开支
书院经费开支基本分四类:①院长费用,包括:修金(年薪)、薪膳(伙食及招待)、聘仪(礼聘费)、贽见(见面礼金)、节仪(节日补助)、程仪(交通费);②生童费用,包括:膏火(月生活费)、奖赏(课考发放奖金)、宾兴(参加乡、会等试之交通、伙食费);③祭费,包括:开馆祭先师(孔子及先贤堂祠各先儒)、丁祭(节日礼祭)、礼生衣资(主祭者礼服费)、香油(祭祀用品);④行政费用,包括:监院薪修、斋长(管理生童宿舍)津贴、总理绅士车马费(往来书院各名绅、士人交通费)、开馆酒席费、礼房纸张费、书办工银纸费、(书院)修补费,官、师课午膳茶水费,官、师课试卷费,门、房、院役工食(书院各种杂工月薪)费。粤秀书院年开支见表2-3。
表2-3 单位:两
年代 支付项目 总支额 附注
掌教薪修 膏火 奖赏 祭费 行政费 银(两) 钱(文) 谷(石)
嘉庆二十四年(1816) 738 2300 236 13.28 308 3595.28
粤秀书院除初建时,由总督赵宏灿、巡抚范时崇、满丕,及诸官捐资兴建外,一直至鸦片战争,历康、雍、乾、嘉、道五朝,皆为粤省最负盛名之书院,故其经费来源,皆以“拨置”为主。倘或不足,则由存公款项补足。
(三)书院之藏书
藏书为书院四大功能之一。昔时,印刷未甚发达,非富有之家,购书殊为不易,书院置备公共藏书,供士子诵读,确实重要。政府对书院之藏书,亦甚为重视,颁令施行。乾隆元年(1736)三月十日,礼部覆准:“各省会城,设有书院,亦一省一人才聚集之地,宜多贮书籍,于造就之道有裨,令督、抚动用存公银两,购买十三经、二十四史以教官,接管收贮,令士子熟习讲贯。”(胡昭曦《四川书院史》第248页,巴蜀书社2000年)至乾隆九年,礼部又议覆:“各省学宫,陆续颁到圣祖仁皇帝钦定易、书、诗、春秋、传说累纂,性理精义,通鉴纲目,御纂三礼诸书。各书院院长自可恭请讲解,至三通等书未经备办者,饬督、抚行令司、道各员,于公用内酌量置办,以资诸生诵读。”(同前揭书)故粤秀书院建有御书楼,以作藏书之用。为此叠加颁令,至道光初,粤秀书院藏书计有:
经部:139部,41册,2226卷;
史部:84部,804册,2282卷;
子部:17部,433册,214卷;
集部:46部,296册,401卷;
总计:286部,1574册,6224卷;
在清前期,粤秀书院为省城诸书院中藏书最富之书院。官府重视,院长博学,选录高才,学规严格,故此粤秀书院历康(熙)、雍(正)、乾(隆)、嘉(庆)、道(光)五朝(1710-1850),一百四十年间,执省内书院科考之牛耳,诚为省城最高学府,有“海滨邹鲁”之称。其时,粤秀书院“人才辈出,日新月盛。选拨萃,举贤书,登甲榜,中隽之彥,指不胜屈,大魁鼎甲,卓出其中,明验大效,彰彰如是”(梁廷楠《粤秀书院志•序》,清道光二十七年刻印本)。自学海堂兴起,菊坡精舍、应元书院及广雅书院的创建,万木草堂之办学乃至废科举止,半百年中,西学东渐,科举式微,粤秀书院之地位亦江河日下,然粤秀书院引领清前期广东教育之轨辙,育才养士,为清后期广东人文之兴盛与学术文化之重振奠定了厚实的基础,值得大书一笔。



文献资料来源:2002年   摘自《广州越秀古书院概观》

作者:广州市越秀区地方志办公室,广州市越秀区政协学习文史委员会编

索取号:G649.299.651/1

本馆校对:黄国伟

查看相关: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