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榕寺与花塔
六榕寺是广州著名古刹,位于六榕路。寺始建于南朝梁武帝大同三年(537),初名宝庄严寺,是梁武帝为供奉其母舅昙裕法师从印度求得的佛舍利子而诏令修建的,寺内有一木构宝庄严寺舍利塔。南汉时,刘氏宗女为尼居此,名长寿寺。宋初,寺塔均毁于火。端拱二年(989),重修寺院,改称净慧寺。绍圣四年(1097),重建宝塔,下瘗佛牙舍利,龛藏贤劫千佛像,改名为千佛塔。元符三年(1100),苏轼从海南北归,路经广州,寓于天庆观,到净慧寺游览,僧人道琮请他为寺题字,作为大诗人、大文学家和书法家的苏东坡,见寺内有古榕六株,绿荫如盖,欣然书下“六榕”二字。因此,寺庙名声远扬。到明永乐九年(1411),该寺改称为六榕寺。现在,寺门悬挂着东坡手迹“六榕”二字,字为楷体,厚重雍容。寺门对联云:“一塔有碑留博士,六榕无树记东坡。”
起初,寺院山门南向,占地面积广袤。明洪武六年(1373),划出寺之半为永丰仓。两年后,寺门改为东向,范围日渐缩小。殿堂房舍大部为清代以来重建、新建。民国初年补种榕树,以纪念坡公,并建补榕亭。文革期间,寺内泥塑佛像尽毁。1980年重修花塔、碑廊、六祖堂等建筑,扩容塔院。1983~1987年重建大雄宝殿和观音殿。
现在,六榕寺占地7000多平方米,山门内依次为天王殿、花塔、大雄宝殿,其北有解行精舍等,其南有碑廊、观音殿、六祖堂、补榕亭等。天王殿尚存明代风格。六祖堂中,供奉着北宋端拱二年(989)铸造的六祖铜像,重1000斤。大殿内的三尊巨型佛像和观音殿内的巨型观音像,原系康熙二年(1663)铸造的大佛寺铜像,“文革”中被拆卸,1976年移来本寺修复。塔南保存了由宋至清的碑记十余方,记录了寺的历史沿革。
花塔是寺中最引人注目的建筑,塔身色彩斑斓,因而称为花塔。其平面为八角形,外观九级,内有17层,高57.6米。除斗拱及楼层用木制外,塔身多用砖砌筑。从砖络、塔形以及阑额上施普柏枋、用圆栌斗等方面来看,塔身保存了宋代风貌。首层副阶以及各层琉璃瓦檐则为晚清重修时的式样,出檐较浅。1980年,将二层以上的木栏杆,按宋式斗子蜀柱勾栏修复。楼梯作穿塔壁绕平座式。登塔临眺,可一览羊城秀色。
花塔刹柱为铜铸,成于元至正十八年(1358),柱身上有1023尊浮雕小佛,还有云彩缭绕的天宫宝塔图。千佛铜柱连同上面的塔刹以及八根铁链,重量超过五吨。《广东新语》记载:“(花塔)上有铜柱。柱上一金宝珠,以铜周回为圜,一级一圜,皆有铜链以护之。塔下有鲁班像,一手遮目仰视塔,所视处常为雷震去,凡数十葺之皆然。”(《广东新语》,卷19《四塔》)
花塔在古代是港城广州的标志之一,“巍峨轮奂,雄矗天半,海舶收港引为表望。”南宋方信孺《净慧寺千佛塔》一诗赞美道:“九井神光射斗牛,天开宝级镇南州。客船江上东西路,常识嶙峋云外浮。”
方信孺诗中的“九井”究竟是怎么回事呢?原来,“九井”指的是塔基的九井。花塔的塔基与众不同。宋绍圣四年林修重建此塔时,发掘塔基,发现有九口古井环列基外,塔基中央置一大鼎,内藏三剑、一镜和佛舍利。广州古代地下水位高,九井环于塔基外,用以阻隔地下水,以保护塔基。林修重建时保存塔基九井及诸物不动。中国古代建筑技术有许多行之有效的措施、技术手段,往往会令人赞叹惊异,九井环基就是一例。
六榕寺是禅宗道场,与光孝寺、华林寺、海幢寺并称为广州四大丛林。原六祖堂前有“曹溪法乳”牌坊,刻有长联描述寺中景致之物:
胜迹数名山,达摩履、东坡屐、王勃碑,当年蛮海寻幽,三百钟声留过客;
仔肩担大法,舍利塔,南宗像,太湖石,此时榕亭得古,五千弟子有传人。
该联为近人柳桥金保泰撰书,可惜此牌坊毁于“文革”中。初唐文坛四杰之一的王勃游此曾撰写《广州宝庄严寺舍利塔碑记》,清毁,现已重刻于寺碑廊中。

文献资料来源:2000年   摘自《广州建筑》

作者:吴庆洲著

索取号:TU-092/7

本馆校对:戴燕梅

查看相关: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