岭南文化和粤剧的演进
岭南文化这个问题,怎样讲才合适?我没有把握,希望大家一边听一边思考。欢迎人家提出不同的意见。
因为这个问题比较空泛,我想先从具体的问题讲起。前几年,我请一个北京学术界的朋友吃饭。为了表示欢迎,我是广州人,便根据自己的爱好,煮了一些我自己喜欢吃的东西给他吃。煮什么呢?及第粥。广州人、香港人都很喜欢吃粥。我以为我拿出看家本领认真炮制的及第粥、炒牛河、油炸鬼(油条),他一定会很满意。及第粥里,有肉丸(状元)、有腰花(探花)、有牛膀(榜眼),三及第;有动物、有植物——姜葱、芫荽,动物里有两只脚的,腰花就是猪的内脏,有四只脚的,肉丸就是猪肉做的,有游泳的,就是鱼啊,或者用水蛇熬汤作为粥底,综合在一起,融合在一起,我觉得一定能代表广州的特色。怎么知道那位朋友,才吃了一口,就不吃了。他说,怎么能这样啊,把什么都乱七八糟放到一起,不如你给我一些白粥吧!我不明白这是怎么了,我问这位朋友,为什么要吃白粥?朋友说,我们老北京就是应该吃白粥。白粥配腐乳、配咸菜,这样就行了,原汁原味。这件事情,使我想到,原来岭南人和北方人,口味上的确有不同的特点,我们喜欢多种多样的东西煮在一起,他们喜欢单纯。白粥就是白粥,最多就是搭配一些咸菜。而这个口味问题似乎和文化特点有关。
我并不是说我们的口味、文化就是好,北方的就不好,这样说是不对的。不同的地区有不同的文化,有不同的特点,特点不一定是优点,也不一定是缺点。比如及第粥,没有人能说一定比白粥好吃。各种的蛋白质混在一起当然是好吃的,营养价值也丰富;但是,白粥有清热清肠胃的作用。如果从这个角度讲,及第粥吃多了其实不好。所以说优点和缺点是不能“一部通书睇到老”(一概而论)的,说是特点,就可以了。由此,我想,不同地方的文化是各有特点的,甚至从粥中都能表现出来。
什么叫做岭南文化呢?我先来解释这个问题。岭南就是五岭以 南,就是广东和湖南交界的五岭,即大庾岭、越城岭、骑田岭、都庞岭和萌诸岭以南。五岭不算高,但也不矮。五岭从广西的东部一直横亘到广东的东部,这一带地区和北方是隔离开的,但不是不通。因此,岭南的风味人情和岭北是不同的。五岭以下一直到南海,这一带地方就是岭南。整个地理形势是怎样的呢?北边是比较高的山,南边是海,中间整个广东和广西西部和江西南部一带,是丘陵地区,有山山不高,有水,又近海,这地理条件,以及岭南的亚热带气候,决定了人民的风俗习惯。丘陵地区有山有水,有小部分平原,岭南人生产方式则既可以搞畜牧业,又可以种植。因为近海,所以又可以做生意。所以,丘陵地带地理条件和亚热带的气候条件,决定了岭南的生产方式,是农业、畜牧业、手工业、商业同步发展。广州又叫“羊城”,并以之作为标记,因为传说中有几个仙人带着羊来到广州。广州又叫穗城,因为羊的嘴里是衔着稻穗的,这是广州的城市的标志。这个标志,非常集中地说明岭南地区是畜牧兼种植的,我们的先民,在岭南地区居住,以从事多种经营为主。和北方地区不同,北方的大平原多数种单一品种的作物,草原也几乎只是发展畜牧业。但我们岭南地区就什么都有。
但是,岭南在远古时代是落后的,和中原、岭北比较,整个生产、经济发展相当落后。在《三国志•薛综传》中,薛综就说岭南“山川长远,习俗不齐,言语同异,重译乃通,民如禽,长幼无别”。所谓“山川长远”,就是说我们中心地带离中原很远。“习俗不齐”,是说岭南地区是丘陵地带,有丘陵相隔,村与村之间的习俗就不一样。这个是事实,客家地区和潮汕地区,珠三角、粤北地区的风俗习惯都是各不相同的。所谓“言语同异”,就是说言语有同有不同,岭南的方言区很多,比如说,潮汕话、客家话、粤西那边的湛江话、珠三角的
广州话、香港话。这些方言是同中有异、异中有同的。不知道大家注意没有,目前广州话和香港话在词汇上已略略有区别了。我主要是通过听香港电台和广州电台的发音听出来的些许的区别。汕头话和广州话更是不同,比如说“人”,汕头话是说“nang”,广州话是说“yen”。所谓“重译乃通”,就是说,各地的语言要通过多次的翻译才可以沟通。“民如禽”,禽就是禽兽,说南方人像禽兽,其实也有一定道理,南方人喜欢爬树,不就像禽一样吗?所以,广东人或说岭南人以前被称作“南蛮”,“蛮”就是野蛮的蛮,“蛮”字下面有一个“虫”。其实我们现在还用到这个“蛮”字来称呼自己,我们叫小孩子“细蚊仔”,实即“小蛮子”。“蚊”就是“蛮”变过来的。还有一个字“獠”,也是兽,这些字都是语言的化石。我们现在说的“大佬”、“细佬”,便是“大獠”“细獠”,声部一样,“佬”是“獠”的音变。北方人没有“大佬”的说法,只会说“大哥”,他们来到广东才和我们一样叫“大佬”。“大佬”就是酋长,是最厉害、最被尊重的角色,所以我叫你“大佬”,是对你的尊称。以前,岭南地区生产力低下,文化水平也低,所以我们的确是大蛮大獠,大虫大狗。这反映出先秦以前岭南人处于蒙昧时期的低下状态。
岭南人种族群是古越族,越族在中国范围分布很广,一般来讲,在长江以南居住了很多的越族,百越包括于越、瓯越、扬越、闽越、骆越、南越各种越族,越族的人住在广西(桂),也住在我们广东(粤)。先来考察“粤”字,下面这个就是音符;上面这个,是一个花蕾包着一些花籽,表示种植。当时的古越族分布在广西和广东,长江以南的百越,逐渐来到岭南广东一带,岭南文化,族群是越族,地区包括五岭以南的所有地带,地形特点是丘陵地带,这就是岭南义化的基础。前段时间在广东的英德发现了马坝人的遗迹,即是古代越族祖先。以上就是我向大家介绍的岭南的概念。
什么叫做文化?用学术性语言来说,无非就是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所呈现出来的意识形态。用通俗的语言表述就是风味,比如粤味、京味,这个“味”,通俗地说就是文化。这文化在族群精英的逻辑思维、形象思维习惯中体现出来,因此某个地区精英人物的思想,确是一个地区文化的集中表现,此其一。同时,某个地方民族和民俗的习惯,也是文化的体现。我们要把两者结合来看,这样才能看出一个地区的文化特点。如果把有代表性的知识分子思想习惯和一般族群的生活习惯加在一起,就能看出一个地方的文化特点。所以我们不能轻视一些风俗习惯,它们都是文化的一些基础的表现。美国近来研究人类学的专家都承认这一点,认为每一个地区文化不同,可以从这个地方建筑的风格、食物的口味、穿的衣服,看出这个地方的文化品位来。总之,精英文化加民俗加族群的习惯、物质生活加精神生活所共同呈现出来的意识形态,便是“文化”的总和。
下面我将介绍一下,岭南文化的发展情况。它可以分为三个时期:第一个时期是蒙昧期,时间从先秦到汉初。汉代初年以前,我们都很蒙昧。这个时期,中原发生了一件大事,那就是秦国统一了六国,秦始皇颁布了新的制度,“书同文,车同轨”,即文字、交通要统一,“书同文”这一点对岭南文化起到了推动作用。因为岭南在蒙昧时期原本是没有文字的,秦始皇推行全国的文字统一,汉字流入岭南了,除了“咩”、“ 乸”、“氹”等,那是我们自己生造出来的,主要字是和中原一样的。这一点很重要,“书同文”对中原文化和岭南文化,汉族地区和黎族、苗族、瑶族、越族原住民的文化融合,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蒙昧时期的第二个特点是,即便是蒙昧时期,岭南地区居然和海外也有所沟通。前两年,在广州市中山五路南越王墓附近,发现了造船台,就是造船厂,这就很奇怪了,汉初就有造船厂了,船还很大,可见当时内河航运甚至近海航运已开始出现。
岭南文化发展的第二个时期是从汉初到明代初年,一共1600年。这段时期就是中原华夏文化和岭南文化的融合期。在这个时期里,中原地区的文化,和原来居住在中原地区的人民大量拥入岭南。文化的相互影响的规律是,凡是生产力发展较先进、经济比较繁荣的地区所产生的文化,必然影响生产力相对低下,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的地方。由于中原地区经济较当时的岭南相对发达,所以汉族、华夏的文化绝对影响了岭南原住民的文化。在清朝编修的《广东通志》当中,有一段很客观的记载:“自东汉建安至东晋永嘉之际,中国之人,避地者多入岭表,子孙往往家焉,其流风遗韵,衣冠习气,熏陶渐染,故习渐庶几中州。”这个,就是融合期的特点了。
第三个时期,是从明初到近代,甚至到现在。这600年间是岭南文化的成熟期,主要表现为民族和民俗及精英分子的思想状态。在明初以后,岭南文化出现一个特点,文化中心向南移动。原来我们岭南文化的中心在韶关、粤北,这是由于古代的岭南人和中原沟通的路线,主要通过韶关,所以文化中心在韶关,但到了明代以后,文化中心向南移动,逐渐就到了珠三角,即广州、香港、澳门这一带,这个是第一点。第二,是近代西方先进文化,开始从珠三角进入中原,这也是近代岭南文化日渐成熟的另一个特点。
粤剧发展和岭南文化的发展,基本上是同步的,所以我们要先将岭南文化的特点好好讲一下。
每个区域文化发展的基础,是族群、生产力、地理环境,还有气候。而文化的发展、前进,需要有推动的杠杆。岭南文化从蒙昧、融合乃至成熟,杠杆无非是两条,一条是中原的族群向南移动,即移民。我们知道,中原在悠长的历史过程中,经常出现战乱,很多人就向南方迁徙。历史上的五胡乱华时期,大量中原人口向南移动;宋元之交,蒙古人南侵,大量人口也向岭南迁移;清初清军南下的时候,大量的中原人也到达岭南。因为五岭将北方和南方隔离开来,但也不是不通,所以中原一乱,老百姓就往南移了,甚至南移人口的数量,远远超过了原住民的数量。我们今天岭南人,香港、广州、韶关的人,从姓氏可以看出来,陈、李、张、王、何、欧、周、胡、马、麦,都是中原的姓,我姓黄,我查族谱的时候发现,先祖是从湖北迁徙过来的,而我现在住在广州,是广州人。姓陈的发祥地,在山东山西那边,所谓孔夫子在陈绝粮,陈是北方一个地区的名称。姓郑,那就应该是河南地区,郑国、郑州的人。那岭南地区的原住民呢?比如说,姓盘,多在广东广西的交界处。还有姓老。除了这些之外,我也想不到有哪些是原住民的姓氏了。所以说,岭南文化其实是“书同文,车同轨”的结果。
岭南的精英分子很多来自中原地区。华夏的精英分子南下,对岭南文化的发展起到很重要的作用:韩愈本是河南人,被贬到了潮州,唐代的大诗人刘禹锡到了连州,宋朝的大宰相寇准到了雷州,抗金的大将李纲也流放到了雷州半岛,苏东坡被贬到了惠州和海南岛,他的弟弟苏辙也被贬至雷州。据说,岳飞的后裔也都来到了岭南,明代戏剧家《牡丹亭》的作者汤显祖来过澳门。总之历代尊奉儒家思想的知识分子,都来到了岭南。因此,移民所带来的习俗是华夏民族的习俗,大量精英分子所带来的思想是儒家思想。原住民风俗习惯与之相结合,而主导方面,仍是华夏文化。由此孳生的岭南文化,是中华文化的分支,它融合在整个中华文化里。当然,岭南有岭南的特性,它丰富了中华文化,但是我们离不开母体。
刚刚说到发展的三个时期,杠杆之一是移民,第二根杠杆则是贸易。岭南人除了耕种、畜牧之外,也做生意,特别是在岭南文化成熟期的珠三角,包括香港、广州、澳门,贸易更是发达。现在,岭南人长袖善舞其实跟我们祖先的遗传基因有关,为什么北方尤其是西北一带的人民就不善于从商呢?而岭南人尤其是潮汕人,则似乎天生就善此道。因为我们远古的祖先,就和外国人有过频繁的接触。我前面提到过在南越王墓附近发现造船台,那里还发现了阿拉伯文字,我们在汉代初年就和海外有接触了。到南北朝的时候,沟通就更加频繁了。有一个大家可能都很熟悉的故事——面壁十年,就是说南北朝的时候,有一个和尚名叫达摩,他是佛教的一个重要人物。他来到中国就得道了,得道的过程就是面壁十年进行苦修。他是怎么来到中国的呢?乘船来的。我们有一个成语“一苇渡航”,说的就是当时达摩坐着一根芦苇漂过海来到中国。芦苇怎么能坐人呢?可能是一条船,只是因为船型比较长,好像芦苇一样,两头尖。那从哪里登陆呢?广东。从广东哪里呢?广州。所以广州西关有一个地方叫做“西来初地”,就在陶陶居茶楼附近,广州还修建了一个华林寺来纪念达摩祖师,现在变成了旅游景点啦。
达摩一苇渡航来到广州之后就向北传教。和尚来得了,生意人自然也可以来,而且来得更多。所以从晋代以后到唐朝,广州有很多外国人。当时香港还没有开放,广州已经很开放了。唐代的时候,广州有所谓“番坊”。唐代有一段历史记载是很惊人的,据梁启超在《中国历史史料研究》提到,黄巢起义的时候在广州杀了十二万外国人,梁启超说,没有这么多,杀二万都已经不得了,即便是有一千二千也就了不得了。从十二万这个不可靠的数字可以表明,唐末岭南外国人特别多,多数来自阿拉伯、东南亚、印度。到明代利玛窦到澳门传教,再经由肇庆到北京,京城中有许多大官,包括徐光启都入了教,传教士从广东进入中原,在肇庆召集了大批的天主教徒,这个情况表明岭南人祖先不拒绝外来影响,这个传统对近代岭南人接受西方文化的影响,起到了扫除障碍的作用。
香港、广州人见到外国朋友不会惊讶,但是内地则不同,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前,人们看到外国朋友总会很惊讶地围着看,像看动物园的猴子。现在当然好了很多,但是仍和岭南不同。因为岭南人有遗传基因,从唐代到明代,逐渐习惯了。到了清初,康熙搞贸易开放,曾经在沿海口岸设置海关,浙江有浙海关,福建有闽海关,广州有粤海关。乾隆时期,为保护封建王朝的利益,封闭了前两个关,只保留了粤海关。这样做的后果是影响了全国的开放发展,而对独此一家的广东却是有利的。当时,很多西方人从香港、广州进入中国,他们最先接触的自然就是珠三角、广东人。到了晚清,情况有了变化,政府实施贸易保护政策,大量的欧洲的白银流入中国,清朝只卖出而不买入,属于顺差,外国则属于逆差。西方列强为了打破贸易壁垒,于是走私鸦片。鸦片战争爆发,结果丧权辱国,中国失去香港。丧失一个地方,民族的荣誉受到损害,对中国来讲是奇耻大辱,但先进文化、思想随之而进入,对于中国的发展也有一定的推动作用。
我们岭南的祖先本来就容易接受外国人,在先进的西方文化影响之下,岭南文化成熟了,不只是成熟,而且近代的岭南文化开始向北推移。第一次推移是辛亥革命,孙中山先生包括康有为、梁启超这些广东人,他们接受了西方的思想,融合在中国的传统思想里,这个是第一次进入。一百年前的第一次岭南文化向北方的进展,第二次进入,就是现在。20世纪末及21世纪初,岭南文化两次进入中原。自从内地提出了改革开放之后,以香港文化为代表的岭南文化向北影响进入中原。如果同学们有机会到北方旅游,你会发现“生猛海鲜”这四个字,什么地方都有,这是典型的香港地区词汇,因为香港盛产海鲜,但是现在我们在西北东北都可以见到,当然那里的海鲜不是“生猛”,都是冷冻的,但是他们接受了我们“生猛海鲜”这个概念。在这点上,经济文化的影响我就不多讲了。
岭南文化发展的两条杠杆是贸易和移民,推动了岭南文化的发展。接下来我来讲讲岭南文化的特点。可以用两句话来概括:
第一是务实。特点不一定是优点。这首先体现在能够因地制宜因时制宜。能根据不同的情况处理事情,不是“一部通书睇到老”(一概而论),岭南人的风俗习惯,就是根据岭南的气候和地理环境形成的。好比吃饭,广东人习惯饭前喝汤,这是由于广东的气候较热,人们易感口渴,所以饭前喝喝汤润润喉咙,而北方没有那么炎热,故而饭后喝汤,清清口腔。再说“住”,北方人住四合院,封闭的,四四方方,不很通风。而岭南呢?古老大屋都是中间一个厅,两边是“书偏”,就是门口了,绝对不会在正面再找一间屋来封住它。我们的祖先根据气候条件设计住房。包括坟墓设计也是一样,我们不妨研究一下,长江黄河流域的坟墓是馒头形的,广州一带,祖先的坟墓是凹陷下去的,那是岭南文化的特点。因为北方是广袤的平原,馒头形突出容易辨认,而岭南多丘陵,都是山样的土包,如何辨认得出?另外,北方雨水少,南方雨水多,水土流失严重,只有将坟墓修建成“沙发”形,才便于排水。
因地制宜必然会因时制宜,与时俱进。这里说一个题外话,邓小平同志所说的“不管白猫黑猫,捉到老鼠就是好猫”的说法,岭南人多容易接受,因为岭南人讲实际。内地的改革开放以岭南开始,从深圳广州开始,这当然和它们毗邻港澳有关,也和岭南人务实的特点相吻合。
务实必然进取,必然会根据时间根据条件去发展,要发展,便要吸取有利于我的东西,为我所用。所以,进取、包容,是岭南文化第二个特点。包容,是指海纳百川能够融汇各种东西,由于我们的生产环境有丘陵、有平原,什么都有,所以什么都可以适应;本国的可以适应、外国的也可以适应。能够容纳,包容是岭南的一个很大的特点,我说及第粥,让动物、植物、两只脚、四只脚混在一起,这和习惯与包容有关。因为我们善于包容,外国先进东西,我们学得快。包容、融合得好,是优点,融合得不好则是缺点。岭南的发展,和我们悟
到包容的重要性和岭南人个性特点有关,作为岭南人,这点可以很自豪。
远的不讲,讲讲我们都很熟悉的孙中山先生,其实他就很能包容。刚刚我讲到民俗,现在我来讲讲精英。孙中山先生的思想既接受西方的自由、平等、博爱的先进思想,又继承儒家的优良传统。西方列强进入广州,孙中山先生看到西方的先进制度的优越性,也发现了清封建制度的腐朽性,因此,一定要革命。但是,孙中山一直以来的思想是经世致用的思想,孙中山先生并不是那种抓着自己的头发离开自己的土地上的人,他善于把中西文化融为一体。
说到融合,我一再指出这个是特点,不一定是优点。其实这和日常喝粥的道理差不多。融合,一定要合理才行。比如说,有鱼片、肉丸、腰花结合起来的及第粥很好吃,但就不能用鱼片和羊肉、狗肉混在一起煲粥,因为这样就不合理了。语言也一样,结合得好的,可以推动语言的发展,结合得不好,大众不会接受,我看见有些香港同学的海报,混用中文、英文,既有普通话语法,又有粤语语法,还有广东人自己制造的莫名其妙的字,简直是一塌糊涂。当然,结合得好的语言,就有其生命力,比如“俱乐部”一词,将英文是club,日语中就译成了“俱乐部”,中国人一看,这个“俱乐部”好啊,具有大家聚在一起快乐地玩的含义,于是接受了。这就是融合得好。融合得不好,就好像大杂烩,很糟糕。
当我们对岭南文化的特点有所理解,就可以进一步看看粤剧的特色了。粤剧的发展,和岭南文化的发展是同步的。
最初,岭南的戏剧,无所谓粤剧。真正意义的粤剧,出现于清末。广东地区出现戏剧是在明代。明以前,广东是没有戏的。中国的戏剧发展也比较迟,到宋代才出现。明代来到广东的是昆曲,由江浙传来; 由湖南传来的是源自陕西地区的梆子戏。戏剧的发展是很复杂的,陕西的梆子戏和四平调等相结合形成了乱弹,即是现在我们所说的京剧,京剧是各地方的戏剧杂合的产物。直到清朝,广东戏其实都是从北方传入的,演的戏是中原地区的传统戏,演员也是北方演员。随着广东经济的发展,清代有粤海关,所以,广东集合了很多北方来的商人,为了满足他们的娱乐,就有大量北方来的戏班,昆剧团、京剧团、湘剧团来到广州、香港一带。到了一定时候,广东人也学演戏了。于是清中叶,在广州有两种戏班,外江班和本地班,本地班也叫广府班。但无论是外江班还是本地班,演的剧目仍是传统的中原戏。有“江湖十八本”,《一捧雪》、《二度梅》、《三娘教子》、《四进士》……全部都是北方原来的传统戏曲。问题在于,北方的演员来到广州,唱腔说白都是普通话,广东人讲不好普通话,咬不准音,但是也要唱,这就产生了矛盾。不过在清代中叶后,本地班的广东演员,渐渐改变了戏曲演法,唱腔是用京剧的,但讲话逐渐广东化,广东生活逐渐进入戏曲中。唱是用普通话,念白刚开始用广州话,比如《三娘教子》这一段,就将广东人的生活融入到里边。剧中有一个老头叫薛宝,他就这么讲:“老薛宝,老懵懂。入厨房,把饭弄。做的饭上又生来下又燶(糊)。打烂个米缸,打烂个水瓮,昏昏顿顿有柴晤(不)烧,烧了个火筒。”唱与白语音的矛盾,使当时很多人觉得本地班一塌糊涂。慢慢地,经过一段时间,两种戏班相互影响,到了民国初年有的粤剧艺人采取了新的做法:“问字攞腔。”意思就是,唱腔还是根据北方皮黄等京剧的唱腔,演的戏由于是传统的戏,但是出现“问字攞腔”后,就正式成为粤剧了。即便如此,粤剧中间还有时夹杂着普通话的痕迹,如“窝来吻你”,其实是“我来问你”;还有“kuo lao ye",其实是“可恼也”,等等。粤剧到了“问字攞腔”,成为真正的岭南文化的、具有代表性的、有粤味的戏,就叫做粤剧了。
我们重新回到“问字攞腔”,就是根据岭南语音适当改变京剧腔调。广州话是古音,是有九个音的,北方话只有四个音,宋元由于北方民族向南迁移,入派三声,入声在普通话就消失了,而广东的古音曲折变化多,鼻音喉音多,阴平多。民国初年,广东演员根据广东语音情况适当改变京剧唱腔。在这里,我唱一句,大家就明白了。如《季札挂剑》的“中板”第一句,用官话唱是:

用粤语来唱,“阳”字,平声,音低。根据这个字取音,曲调变成:

广东话的音高音低、曲折,进行调整,慢慢地旋律就变化了,这个时候粤剧就成年了。
粤剧,“问字攞腔”是成熟的标志,马师曾、薛觉先在这方而作出了很大的贡献。
二三十年代,粤剧由于受西方的影响,有些地方就很难断定好还是坏,在唱腔的改造上面是好的,在剧目的表演就很难说了。比如说西方的文化很新鲜很新奇,整个族群的习惯就以新奇为胜,于是很多传统戏就不演了,开始自己编新的剧目,有的编得比较好,比如根据宋朝陆游《钗头凤》的故事写成《胡不归》。也有不好的,比如有什么《肉山藏妲己》、《白金龙》、《肉阵葬龙俎》这类商业化的戏冲击市场。只追求票房价值,追求刺激。不错,它包容了新的东西,但是好还是坏,大家来判断。在音乐上,音乐唱腔改造是好的,特别粤语和京剧的水乳交融是好的,还有一些歌唱家如月儿、小明星、徐柳仙都起到了很大的作用。音乐上,弹拨音乐有很大的变化,比如说,在20世纪30年代之后的粤剧,改变京剧的做法,不用京胡伴奏,而用小提琴这个西洋最接近人声的器乐,这样是好的,若加入了爵士鼓、萨克斯管,这样不中不西、就很奇怪了,难说是好是坏。另外,传统的大锣大鼓原来是在广场上用的,但戏院里也用,震耳欲聋,这样就不好了。所以说,包容是对的,但若融合得不好,那么就会显得不伦不类。
还有,由于西方的文化刺激.不论精华糟粕我们都一并接受了,有些东西就显得拖沓了,比如我们只强调唱而不强调做功,当然有的演员是很出色的,但是仅是个别。演员训练,在做功上花的功夫远远不及在唱腔上。所以,我们有时会听到人们说有些演员“只剩下一张嘴”,这个批评,很适合粤剧三四十年代的情况。
在三四十年代的时候,粤剧受到了话剧的影响,话剧讲情节,讲人物冲突,于是,我们注意到冲突,又注意到了舞台布景。这有好的影响,但也有缺点,舞台加上布景之后,就必然影响很多舞台动作,以前很多很生动很淳朴的动作就要被排除。比如舞台布景当中有一座桥,那么,演员在走路的时候,就没有办法再做上桥的动作了。明明有一座桥在那里还“虚拟”什么?所以,逼真的舞台布景对制造气氛是很有好处,但是对做功的发展却不利。
另外,从20世纪20年代到40年代,这段时间,粤剧出现了“六柱制”。本来在传统戏剧中,角色是分很多个行当的,生、旦、净、末、丑、外、小、夫、贴、杂十种行当不同的演法,都有一定的技术要求,到“六柱制”,变成了:文武生、小生、正印花旦、二帮花旦、丑生、武生。其实,只是“三柱”:文武生、花旦、小丑。这样的简化,有优越的地方,因为人的性格是很复杂的。古代传统戏曲做法将人类型化,类型化必然简单化。人并不是容易分类的,人的思想是很复杂的,话剧不讲究行当,讲究人物的性格,有它先进的地方。不过,戏曲表演是“程式化”的,简化行当,原来很多行当很精细的做功,就没有了。事情都是有两面的。各种的文化,北方的、传统的、西方的。各个地方的因素都可以集合到粤剧里来,这有好的地方,也有不妥的地方。它和岭南人包容的特点,是密切吻合的。所以我经常说,包容是我们的特点,特点发挥得好就是优点,发挥得不好就是大杂烩。当然,经过长时期不停地修正,我想,广东的包容的特点,会成为很多优点,缺点则不断地被排除。
50年代以后,粤剧进入了调整期,尽量将杂质排除。在广州,粤剧中大锣大鼓不用了,萨克斯管和爵士鼓也不用了,只剩下了小提琴。“问字攞腔”继续发展,生造的流行曲,在粤曲中被排除了。做得很成功。我们广东人,从祖先开始就是实事求是的,务实,进取,表现出来的包容精神是值得发扬的,事实上,成功人物总能包容,能够将各种因素水乳交融,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不断融合,不断过滤,那就成功了。
香港有两首歌,被北方人认为是广东省的省歌。一首是汪明荃唱的《万水千山总是情》,北方人觉得很好听,广东人也都会唱,为什么这歌大家那么喜欢呢?这首歌旋律运行的方式尤其是下行的方式具有粤剧的味道;还有一首是林子祥的《男儿当自强》,北方人也以为是广东省的省歌。我想,也颇有道理,因为,这两首歌,都能把流行音乐的旋律、唱法和粤曲曲调融合起来,很自然、很动听。这做法本身,便体现出岭南文化的特点。
总之,岭南文化就像及第粥,各种东西都包含在里而,融合起来,成为一碗很好喝的粥,这就是好粥。
上面我很肤浅地跟大家做了一个介绍,今天我的讲话就到这里,谢谢大家!

文献资料来源:2014年11月   摘自《岭南新语:一个老广州人的文化随笔》

作者:黄天骥

索取号:I267.1/1159

本馆校对:黄国伟

查看相关: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