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佛寺
寺址在惠福东路惠新中街。此寺前身最初是新藏寺,南汉二十八寺之一。元代(1271-1368)建为福田庵。明代在福田庵旧址上扩建为龙藏寺,今龙藏街即因此得名。当时寺址,北至拱北楼(今北京路与西湖路交界处),南到南城脚,前门在今龙藏街。明末,被改为巡按御史公署,南明桂王永历三年(1649),清兵攻城,公署坍塌。
清初顺治年间,平南王尚可喜(1590-1676)在拱北楼迎送安南(今越南)贵宾,席间议及重建佛寺,获安南王支持捐赠大批楠木作建筑材料,遂在龙藏寺废址上重建佛寺,康熙二年(1663)动工,次年落成。因寺内供奉三尊大铜佛像,故名大佛寺,平南王自撰《鼎建大佛寺碑记》。大殿的建造,先择地铸成佛像,然后就地构筑上盖。以楠木为梁柱[1]的大雄宝殿面阔七开间,内宽32.35米,进深五开间,23.5米,飘簷下之四周走廊,前宽5米,后宽2.4米,两侧各宽4.5米,全殿建筑总面积1277.7平方米。殿内原供奉黄铜铸三宝佛,每尊佛像连座高6米,重10吨,殿内后方的观音铜像也高达四米。该佛像和观音像“文化大革命”后被移至六榕寺供奉。现在大佛寺的三尊大铜佛像,是1993-1995年仿照原像大小和形态重新铸造的。山门取寺名立联:“大道有岸,佛法无边”。雍正十一年(1733)四月十一日,朝廷向全国佛门颁布谕旨,广州府选择大佛寺为宣谕之所,特建宣谕亭。乾隆四年(1739),在大殿两侧增筑韦驮、伽蓝二殿,在寺门前建“佛境”、“禅林”两座门楼。此时寺院范围,东起今北京路,西至龙藏街,南接惠福路,北达西湖路。咸丰元年(1851),因太平天国战事,官府借寺西侧大半僧舍设善后局。
民国初,市政公所亦设在大佛寺内。民国10年(1921),孙中山为大佛寺成立“佛教阅经社”题赠“阐扬三密”四字。民国11年起,市政厅为筹北伐军饷,将大佛寺大部分房地拍卖(当时全寺面积有1100余井约13000平方米),另拨一部分办警察教练所。当时保留下的房地有大殿、后殿、禅堂、库房、斋堂、方丈室及东偏客堂等部分。三尊大佛拟售与某洋行,后因拆迁困难而作罢。民国15年,周恩来曾在大佛寺举办高级干训班。民国23年,“住持和尚月溪修葺大殿,重光佛相,一时颇有中兴气象”。抗日战争后,大佛寺日趋零落。
建国初,该寺原库房地方租给强华(后改名大昌)被服加工厂用。1950年,大昌被服厂用地再辗转给其他单位租用。1966年“文化大革命”中,三尊大佛各被肢解搬走,经周恩来总理指示:是文物的应予保留,才倖免投入熔炉。整个寺院房地被4间街道工厂占用并改作工场;僧人全部撤出,有的入工厂、学校工作,有的回乡闲居。1986年,市政府批准大佛寺交回佛教协会管理、恢复开放。1991年市佛教协会副会长广明法师出任大佛寺住持,负责该寺重修复建等工作。大佛寺在最盛时有常住僧人数十人,挂单僧人百余人。1952年有常住僧人8名,现有常住僧人7名。至1994年,大佛寺收回的房地,除已修好大殿外,正在东面重建地藏殿和僧舍,正面重建山门和天王殿。
注释:
[1]楠木梁柱保存至今尚称完整

文献资料来源:1996年8月   摘自《广州宗教志》

作者:李伟云主编

索取号:B929.2/8

本馆校对:黄国伟

查看相关: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