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隍庙
在越秀区中山四路忠佑大街内有一座城煌庙。始建于明朝洪武三年 (1370年), 因朱元璋诏封天下各府、州、县设立城惶之神而建 , 用为地方官祈睛之所。南方多雨 , 凡遇祈晴 , 各官斋戒 , 禁屠牲畜 , 素服步行至庙 , 焚疏顶礼 , 侯天色晴明乃酬神。
相传该城惶颇灵验 , 有求必应 , 特别是婚姻、子嗣方面 , 故每逢农历七月二十四日诞辰 ( 相传是日为筑城之始 , 故后世以此日为神诞 ), 女士们不远千里而来 , 接踵摩肩 , 跪拜求签。更有些在诞日前夕 , 带上草席宿睡庙前 , 俗称 " 打地气 ", 以求子嗣。 广州人有句俗话 ." 近着城隐庙求支好签 " 也就是由此而来。在光绪三年 (1877年) 吟香阁主人所刻之《羊城竹校词》中有吟 香氏词云 :" 诞辰人共宿城隍 , 忍把良宵赚玉郎。藉地夜深浑睡 去 , 梦魂依旧恋鸳鸯。 " 陈映斗也云 :" 三月游春去上香 , 弓鞋缓步到城隍。小姑偏作羞人态 , 不肯低头礼奶娘。 " 苏俊泉亦云 : " 城隐庙外女倥惚 , 额带微黄脸褪红。双手拈香三步跪 , 为郎权 作叩头虫。 " 于此可见求神者的心态和可笑。
现存的城隐庙乃清代重建 , 往日该庙规模宏大 , 是明、清两朝岭南地区最大、最雄伟之城惶庙 , 由于时代的变迁 , 内外因素之影响 , 原外门、中门、廊庚、斋舍、厅房、羽士房等已不复存在 , 仅余大殿与拜亭。拜亭为绿琉璃瓦 , 歇山顶 , 面宽6.2米 , 进深7米 , 内外八柱均为花岗石打制。大殿为风水墙 , 正脊已损坏 , 瓦面坡度陡峭 ,' 前檐与拜亭接连 , 使整个立面造型既雄伟又 富于变化。大殿面宽阔五间24.7米 , 进深五问20.2米 , 穿斗和台梁为结合式 ; 殿柱高9米 , 其中梁架简朴 , 而前廊的步梁则造工精细 , 梁枋雕有福寿、卷孚纹饰和整鱼等图案 , 梁枋出头的木雕狮子背异形斗拱承托檐攘 , 手法别具一格 , 深深显示出岭南风格。整个庙的外形 , 还保留着原来的面貌。

文献资料来源:   摘自《越秀名胜古迹》

作者:邵慕鎏主编

索取号:C51/1/2

本馆校对:何威卫

查看相关: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