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仙观史话
广州越秀区惠福西路北侧有一座历史已逾600年的古建筑,名五仙观,或称五仙古观,是为纪念传说中的五位仙人而修建的谷神庙。所谓五位仙人,乃源于有关广州城的最为古老的五羊神话。
五羊神话
今人提到五羊神话,多取清初屈大均所著《广东新语》的说法:“周夷王时,南海有五仙人,衣各一色,所骑羊亦各一色,来集楚庭,各以谷穗一茎六出留与州人,且祝曰:‘愿此阛阓,永无荒饥。’言毕,腾空而去,羊化为石。”(楚庭:广州古称。阛阓:市场,也指街道)五个仙人留下美好祝愿与优良谷穗走了,他们的坐骑成了石头,留在了广州。广州简称穗,又称穗城、羊城或五羊城,还有一个今人不大说的别称“仙城”,都是源自这个“五羊衔谷穗于楚庭”的神话传说。五仙观据此神话而建,故亦有称之为“五羊观”的(见清初王士祯《广州浏览小志》)。今天广州专门纪念此五仙人的建筑,惟有此观。
五仙人从天而降,降落在广州的何处地方呢?一说在十贤坊,即今北京路财厅前广大路一带。一说在坡山上,亦即今天五仙观所在的地方。坡山自古是城中高岗,仙人降落于此,倒是十分合乎情理。
古人敬神之观念甚重,既有了这个源远流长兼且寓意吉祥的神话,自然就会修建个神庙来祭祖供奉。何况中国自古就是个农业国,民以食为天,五仙人成为五谷神,建个谷神庙,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是顺理成章的事。只是此古观的始建年代,今已无法确定,大概是在北宋初期或更早;初建之时,并没有后来的规模,而原来的观址也不是在坡山之上。
五仙观的数度迁建
明代著名学者黄佐编纂的《广东通志》及其他方志记载,宋代时的五仙观是在十贤坊。宋代张励《五仙观记》说:“广人因其地为祠祀之,今祠地是也。”说的就是十贤坊,亦即当时人认为五仙从天而降之处。北宋初年的诗人古成之(962---1005)曾往游览,并写了《坡山》及《广州五仙观》两诗。
《坡山》(又名《游羊城五仙观》)诗曰:
玄元分古观,南镇越王城。五石空留瑞,群仙不记名。丹砂虽久炼,鸡犬自长生。槛外鳌头景,门通鹤顶程。烟霞随砌起,花木逐时荣。古井涵虚碧,疏帘人竹青。荒芜延野色,寒籁引秋声。丹灶封苔老,芝田积雨平。风光齐岳麓,音讯接朱明。原得自从此,乘云到玉京。
《广州五仙观》诗曰:
拨破红尘入紫烟,五羊坛上访神仙。人间自觉无闲地,城里谁知有洞天。竹叶影繁笼药圃,桃花香暖映芝田。吟余池畔聊欹枕,风雨潇潇吹白莲。
从上两诗可见,当时的五仙观是处在一片园林之地,竹丛处处,芝田药圃,桃花香暖,并建有池塘,池中白莲吟风雨,景色是十分的幽雅静寂,乃州人休憩之地,远非后来如此之热闹。观中有五仙人石像,州人奉之为谷神。
北宋元佑二年至四年前后(1087---1089年)任广州知府的诗人蒋之奇亦有诗咏这五仙观:“州宅之西敞华堂,我来拜跪焚宝香。堂中塑像何所见,乃有五仙乘五羊。”可知当时观内塑有五仙人骑着五羊的石像。
后来五仙观又迁到了别处,至于何处,已无从考究。北宋政和三年(1113)任府州监军、知广州军州事的经略史张励又把此观迁回旧址,撰写了《五仙观记》,并勒石,这是今天五仙观所存最古之碑,记述当时的五仙观是建在“南海郡治番禺之山”的广州州舍西侧,亦即十贤坊一带。南宋人方信孺亦曾游览此观,并有诗文存世。文曰:“五仙观在郡治西,其先有五仙人,各执谷穗,一茎六出,乘羊而至,衣与羊各异色,如五方。既遗穗与州人,忽腾空而去,羊化为石,州人因其地为祠。”(《南海百咏》)屈大均说五仙之文即主要转录于此。
到南宋后期直至整个元代,五仙观被迁建于古西湖畔(今教育路一带),或说就在西湖药洲(现在的南方剧院北侧犹有药洲遗址在)。
明灭元。明初洪武元年(1368),平南将军廖永忠攻下广州城,寓居五仙观中,却不慎失火,把整座古观焚毁了。当时中书掾高思齐正好经过广州,见古观毁去,便请求重修一座,得到廖的批准,高就亲自督建,“翌月告成”(这记载可能有误,因为一座宫观之新建,似不可能一两个月就竣工)。当时的著名文士孙蕡曾撰《重修五仙观记》记述此事,后来此文就刻在张励北宋碑的背面。洪武十年(1377),当时的布政使(即藩司,掌管一省之政令与财赋的高官)赵嗣坚(或记为赵子坚)把观址改作了广丰库,同时把五仙观迁建于现址,并另塑了五仙像祭祀。而在此前三年,即明洪武七年(1374),当时的广东参知政事(从二品的高官)汪广洋已在坡山顶上修建了一座“岭南第一楼”(此楼后来成为五仙观的一部分,至今仍是),五仙观就新建于此楼的前面。
坡山与仙人拇迹
南汉以前,坡山是个小山岗,由红色砂砾岩构成,海拨约为20米(清初《广州府志》记晋代时坡山“高三四丈馀”),因为是平地上的高坡,故名“坡山”。现在广州珠江北岸市区的地表,几乎全是冲积层,而坡山是广州老城区唯一残存的天然岩石露头。《广东新语》说得不错:“(广州)城中天然之石惟此,馀皆客石。”
在晋代时,流经广州城区的珠江宽达1500米,坡山就在珠江边,山脚是珠江北岸的渡口,后人称之为“坡山古渡头”。随着沙泥淤积,城区扩大,江岸南移,到了几百年后的唐代,今天坡山前的惠福路一带就成了当时的沿江商业区,是广州对外贸易和外侨聚居的地方。唐亡,刘氏割据岭南建南汉国,定都广州,改广州名兴王府。南汉王刘岩在位时(911---942)下令把坡山凿低了,成了个小丘,大约高出平地约6米,其底部由于在古代时长期受到海水的侵蚀,形成了很多大小不一的瓯穴,其中东侧原生红砂岩石上有两穴,合成而形状酷似脚印的,后人发挥想象,认为是五仙人降临时留下的遗迹,便称之为“仙人拇迹”,至今犹存。清中期成书的《羊城古钞》记为:“又有一巨石,广可四五丈,上有拇迹;迹中碧水泓然,虽旱不竭,似有泉眼在下,亦异迹也。”但今天所见,此石广仅丈余而已。但终年不竭,总是有一泓清水,则至今仍是。因为凹穴下确有一泉眼,名叫陀泉(这是今广州市越秀区内现存的两个泉眼之一,另一为珠泉),是研究广州地下水分布情况的重要资料。
这是两晋时代留下的一处著名遗迹,是广州城中的一处名胜,后人为此胜迹修了个大池,俗称“仙迹池”,四面砌麻石为壁,正面壁上嵌一石匾,上刻“仙人拇迹”四字,正揩,至今犹在,是五仙观中一个重要景点。清嘉庆诗人赵均《五仙观》诗写得好:“旧是坡山古渡头,何尝城郭阻扁舟。剧怜世事如沧海,不变桑田不转流。”现在这地方距珠江江岸已达1100米了。今人走过惠福西路,满眼商铺高楼,很难想象晋代时这一带曾是珠水荡漾的情景了,观中原来还有“坡山古渡”古匾,今之匾乃当代人刻,旧匾似已毁佚。
古观沧桑
据明成化《广州府志》载,元代时坡山上建有三圣堂,后毁,赵嗣坚再在此建五仙观。古观凭坡山地势构筑,坐北向南,内塑五仙骑羊像。
明成化五年(1469),布政使张瑄(景泰年间任广东右布政使,成化年间任左布政使,曾增筑广州、新会等城垣)曾重修古观。明代时五仙观的景象可从以下当时文人的诗咏中略见一斑。
明代著名学者湛若水(1466---1560)有《重游五仙观》诗:“白莲池上访仙踪,遥听横眉夜夜钟。七十年前灯火地,东寻无路白云封。”可见当年五仙观内犹有白莲池。
礼部尚书何维柏有《游五仙观》诗:“烟霞堆里访仙家,楼观崔巍历岁华。芝草绿荒台下路,碧桃竿老洞中花。天连缑岭从骑鹤,水接银河好泛槎。客受晚凉成久在,钟声几杵散栖鸦。”此诗描绘了当年的五仙观及坡山的景象:四周有大片的园林,池水可以泛舟,环境十分清幽。
清初屈大均记载:“今坡山有五仙观,祀五仙人。少者居中,持粳稻;老者居左右,持黍稷,皆古衣冠。像下有古羊五,有蹲者、立者,有角形微弯势若抵触者。大小相交,毛质斑驳,观者一一摩挲,手迹莹然。诸番(外国人)往往膜拜之,薰以沉水,有烟气自窍穴中出,若石津润而生云也。”(《广东新语》并作《五仙观》诗咏之,生动地描述了观中的五仙神像:
作观楚庭西,五仙列成行。少者反当中,老者左右方。
膝前各一石,或蹲或翱翔,或立或僵卧,大小相抵昂。
抵触势有余,角形弯以长。言是羊所变,毛质皆青苍。
从上诗文可知,当年殿内的五仙石塑像,居中的是手拿谷穗的青年仙人,左右为手拿黍稷的四个年老仙人。五仙像下面造型各异的五头羊。百多年后,顺德画家苏长春(1813---1849)画有《五羊仙图》,让五位仙人着了古衣冠,一个个拿着稻穗欣赏,其憨态可掬。
清初岭南七子之一的程可则有《春日重游五仙观和曹秋岳方伯韵》组诗,其一云:“车渠为磴石为床,疑是蓬山少室傍。壁隐鼋鼍常作雨,剑悬牛头欲吹霜。六榕不共归尘劫,五穗何来挺大荒。可是巨灵呵护稳,暮云朝树未苍凉。”可以想见当年五仙观绿树浓荫的景象。
康熙二十四年(1685)二月,名士王士祯奉命来广州祭南海神,后著有《广州游览小志》一书,书中记:“五羊观,在城中西南坡山上,有穗石洞、五仙祠……今祠中五石,云是羊化,殊不类。祠后有崇台,可以眺远。其东为三元殿,殿前有池,片石陂陀(倾斜的样子),一泓出其中,旁有石刻曰‘仙人足迹’,傅会可笑。湛文简公(湛若水)少时读书于此,有诗刻石。”如果王士祯不是笔误,那当时刻的应是“仙人足迹”,而不是现在的“仙人拇迹”。
雍正元年(1723),提督冯毅(镶白旗人。康熙六十年任提督,随后任副都统)修葺及扩建古观,并刻碑为记。当时的五仙观颇具规模,内有玉皇阁、五仙祠、三元殿、老君堂、慈悲堂、真武殿、文昌阁、洪圣殿、金花庙、孙圣殿、关帝殿、御风亭、仙人拇迹、穗石亭、丹井、祖师坛等名胜。至于五仙的名字,在初建五仙观时,本是“群仙不记名”的,但清人喻福基《海天楼诗钞》自注说:“庙塑五仙,榜曰乙未、丁未、己未、辛未、癸未之神。这又不知谁定的名称了。清朝时期,惠福西路一带是旗兵驻地,惠福西路叫大市街。古观在雍正重修后百余年,又有毁损。同治十年(1871)重修山门,面宽三间,硬山顶建筑,门上嵌有古匾,上刻“五仙古观”四字,乃当时文渊阁大学士、两广总督瑞麟所书。此匾至今尚存。
1923年,五仙观占地面积仍有4600多平方米。是年,广州市政厅为筹备军饷,拍卖五仙观。广州市首任市长孙科发起捐款,中山同乡会买下古观作会址,遣散了观内道士,在此开办了“中山同乡会小学”。古观得以保存。
新中国成立后,这儿最初开办了“广州市第一工农子弟学校”,1953年改名为“惠福西路第一小学”。古观归文物部门管理,1963年定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古观原来的照壁、牌坊、中殿毁圮了,仅存山门(头门)、大殿、后殿、东西斋等部分旧建筑,另有红砂岩雕凿的古麒麟一对,置于山门前两侧;还有石狮一对、历代重修五仙观的石碑14块,置于大殿前后的壁间。全观占地面积只剩下了约500多平方米,而头门与东西斋部分旧建筑后来更成了民居。
古观重光
20世纪80年代,五仙古观重加修葺后对外开放。1989年公布为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但外观十分残破。当时的五仙观陷于众多破旧民居之中,门前只有一条三米多宽的通道。与古观仅一墙之隔的西斋巷,才四五十米长,两米宽,就居住着30多户居民,二三十个煤炉排列在狭窄的过道上,用电严重超负荷,对古观造成严重的火灾隐患。
1999年,全观再次修葺,并于是年9月28日正式对外开放。2000年10月,政府确定修建五仙观绿化广场。2002年9月底,一期工程完成,共拆迁民房约14500平方米,投入基建费300万元,建成仪门前广场,修复了仪门、东廊及东斋园,复建了西廊和西斋园,广场及周边环境进行了绿化整饰。二期工程增建五仙观内展览厅、连廊、通明阁、五仙铜像等,进一步完善五仙观旅游、休闲、娱乐、文化博览的功能。

文献资料来源:2008年9月   摘自《羊石春秋》

作者:冯沛祖

索取号:K892.465.1/4

本馆校对:刘彤

查看相关: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