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诩与诗书路
越秀区诗书行政街(简称诗书街)的“诗书”之名,得名于诗书路。诗书路南北走向,北与惠福西路交界,南与大德路西段交界;东边是海珠中路,西边是人民中路。这一充满书卷味的名字,似乎隐约传出琅琅读书声,让人产生无限遐想。
诗书路在清末民初时仍称诗书街,“诗书”之名源于纪念明代学优行高的名诗人张诩。张诩(1456-1515),字廷实,号东所,广东南海人。他少年好学力行,才思敏捷,后拜名闻全国的大学者陈献章(白沙先生)为师,深得老师赏识。
古时文人总要走科举之路,张诩虽生性耿介亦难免此俗。他于明成化十年(1474)年纪轻轻就考中举人,成化二十年(1484)考中进士。以后做了3年官,便因不屑官场之弊而以病为由辞官回广州。
张诩回广州后,买下唐代仁王寺旧址西圃辟为居所。唐代仁王寺,是广州最早的佛教寺院之一,其西圃遗址即今大德市场一带。张诩买下此处后,在庭院中遍种竹子,并筑了一个“看竹亭”,立了一个“咏竹诗碑”,将居所命名为“竹坞”,以表君子爱竹之心。从此开始他“大隐隐于市”的生活。
张诩在此隐居20年,却不断有赏识他的大官举荐他当官,但他均不为所动。最初是两广都御史屠濂推荐他任户部主事,继而弘治年间巡按使黄铠以“学优良、行高慎”举荐他,正德年间御史程材荐他“为岭南学者所师友,践履纯笃,可大用”,史部荐他“孰庞博雅,绰有古风,恬静清修”;正德七年(1512)巡抚御史周谟荐他“议论明正,事体疏通,言不忘道,志不忘君”;正德八年(1513)御史高公韶荐他“学有体用,不为一偏之行,翼起用”。但每次官员促他上京时,他均以病辞谢。正德九年(1514),朝廷召他为南京通政司左参议,文到之日他先上表辞谢,推辞不掉而赴南京后,却去拜谒孝陵便告归。张诩淡泊功名之举,令恩师陈献章也赞他“以自然为宗,以忘己为大,以无欲为至”。
张诩在竹坞中读书,虽然户外如市,他恍若无闻。路人经过他的居所,常会听到张诩吟诵的声音。因此,福建莆田名士(一说广东布政使)彭韶赞他为“岭南孤凤”。张诩有《光孝寺》诗咏及广州及其住处北面附近的岭南名刹光孝寺,诗云:
百粤山川秀,三城甲第雄。笙歌闻院落,云雾隔帘栊。
泡影千年计,繁华一旦空。遂成兵燹地,长动黍离风。
人物消应尽,江山变不穷。昔为虞氏圃,今作梵王宫。
有客题诗遍,无人载酒从。西来僧未睹,何处问圆通?
张诩晚年写的诗《秋日有感》,则可见其心情的变化。诗云:
满天风雨倦登楼,独引黄花酒一瓯。壮岁妄希颜氏乐,衰龄深抱杞人忧。
风云空想千年会,山水聊为半日游。手把一编谁领略?万松阴下坐科头。
张诩有《白沙遗言篡要》、《东所文集》、《南海杂咏》、《新会崖山志》等著作传世。《南海杂咏》到广州及附近160多处名胜或物产进行歌咏,在每处名胜下创作有多寡不等的诗歌,由1首至11首,体裁多样,体现出“岭南孤凤”的文学造诣之高。清代温汝能篡辑的《粤海诗海》收入他的诗作20多首。
由于张诩的诗神凝韵致、书法苍劲郁勃,加上他德行高雅,所以后来他的居所一带建街,人们便以“诗书”为名。20世纪20年代这里开马路时,诗书街改名诗书路。1966年“文化大革命”之初“破四旧”,“诗书”一名竟成“四旧”,因此改名红书路,直至1985年才复名。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诗书路成了高楼林立的繁华大街,但书香气息仍风韵犹存。“诗书”之名体现了广州文化的底蕴气息,这是年华无法抹去的历史。

文献资料来源:2011年6月   摘自《诗书福地》

作者:白鸿 陈畅

索取号:

本馆校对:范合生

查看相关: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