巍峨的石室
广州市一德路旧部前街,耸立着一座双尖塔式的教堂 ——天主教圣心堂,因其全用花岗石砌成,所以广州人称它为“石室”。
石室始建于清同治二年(1863),光绪十四年(1888)落成,历时25年。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外国传教士纷纷到中国筑教堂以传教,石室也就应时而生。它仿照欧洲12至15世纪最流行的教堂样式而建,是国内一座最大的哥特式建筑物,也是东南亚最大的石结构天主教建筑,全球四座全石结构哥特式教堂建筑之一,1996年被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其建筑之宏伟和以石构筑的特色,在国内可谓绝无仅有,有远东亦颇有名,有人甚至说它可以和著名的巴黎圣母院媲美。
石室正面是并排的一对尖顶石塔,高耸巍峨,直插云天。大门和四面花窗棂,均作合掌式。门窗以七彩玻璃镶嵌,光彩耀目。正中低于双尖塔的三角形尖顶上竖有十字架,其他装饰亦富有宗教色彩。右边尖塔下装有圆形大钟。内部有礼拜堂,两排石柱,支撑着尖形肋骨交叉的穹窿,给人高深庄严的感觉。
石室面向南,宽30.5米,深78.69米,以平台作天面,从地面至平台高28.67米,由平台至石塔尖顶29.28米,总高度57.85米,在当时是广州最高的建筑物。
石室由法国工程师设计。石块从香港九龙采凿,用船载运到广州。那时没有建筑机械,搬运、打磨、垒砌,都靠人力、手工,工程相当艰巨。最初由两位法国工程师指挥施工,但因和中国工人语言不通及其他缘故,工程进展甚缓,动工数年,仅垒起几尺高。这时,有一五华的建筑工人蔡孝,从揭阳县河婆来到广州,顺便到石室工地去探望他的同乡。蔡孝有经验,他参观了石室工地,立即看出问题,指出要改变现有的施工方法,否则工程延误,质量亦会出问题。他还提出了自己的施工方案,法国工程师为之信服,便要求蔡孝留下,任石室工地的“总管工”。
石室所用石块数以十万计,有的石块重量超过1000斤。用手工操作,把这么多石块一块一块垒起来,其难度可以想见。蔡孝在指挥施工过程中认真负责,亲力亲为,对所有石料,从打磨到砌结,他都亲自检查过,一点也不马虎。他创造了一些独特的施工方法,如结石砌块不用石灰,而是用烧熔的铅水;穹窿顶部,一部分石块作了特别加工,当中凿穿双孔,用铁枝贯穿起来砌结,使建筑物更为牢固。
为了建好这座教堂,蔡孝全力以赴,竭尽心血。他食住都在工地,工作细致,且有“身先士卒”的风度。当砌至塔顶最高的十字石时,他在上面亲自“督工”,在棚架上偶然立足不稳,从几十米高处摔了下来,幸而在跌到离地面几米高时,抓住一根棚竹,才免一死。
石室所在地“旧部前”,原是清朝两广总督衙署。第二次鸦片战争时(咸丰六年,1856),侵入广州的英军进入总督衙署抢掠一空,把附近靖海门、五仙门的民房也烧光。翌年,又有英法联军之役,外国侵略军把总督衙署烧成废墟。以后,两广总督劳崇光在司后街(今越华路)另建督署。咸丰十年十二月(1861年1月),旧督署空地租给法国普行善会,作为建立教堂、学校、医院和育婴堂之用。租约订了两次,租地60多亩。圣心教堂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建起来的。因为总督例兼兵部尚书衔,两广总督衙署既废,后人就称这里为“旧部前”——街名即由此而来。
1979年,石室经过修缮,重新成为广州天主教徒活动的中心。每天清晨及“主日”,钟声在教堂内外回荡,教徒们就在这里大堂内面对圣坛圣像,进行祷告仪式。
时隔20余年,这座具有百多年历史的大教堂又见多处损坏。2002年7月29日,广州市市长林树森亲自率有关人员察看了教堂。林市长指出,石室教堂具有较高的历史文化价值,要尽快全面把它整修好,并确定整修项目,包括天面翻盖工程、镶嵌全部玻璃窗、安装三面机械大钟以及教堂内照明电路重新布置等。此外,教堂周边的环境也要整治。这次整修完成后,石室教堂就更辉煌耀目、焕然一新了。

文献资料来源:2008年9月   摘自《羊石春秋》

作者:江孚

索取号:K892.465.1/4

本馆校对:刘彤

查看相关: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