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外滩——金水长堤的前世今生

    一提起上海,我们首先就会想到上海外滩。然而在广州也有外滩,这就是被誉为“中国金融第一街”的长堤。
    长堤,作为广州民间金融街的所在地,是岭南文化集散地、十里洋场商业文化发源地,人文底蕴深厚,岭南特征明显,传承着广州这座历史名城的灿烂文化,继承着水上丝绸之路发祥地的金融传统。长堤,作为广州近代金融业的发祥地和金融中心,有着中国金融第一街之美称,早在清代广州一口通商的年代,随着洋行兴起,长堤就成为外国金融机构抢滩中国的滩头阵地,创造了深厚而独具魅力的金融文化。
    广州是华南的金融中心,而长堤就是当年广州的金融中心,可见长堤在广州城市发展中的地位之高。民国成立前,票号、钱庄、典当、银坊等旧式金融组织以及外资银行是近代广州金融业体系的主要组成部分,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广州经济的发展。鸦片战争后广州开始作为商埠被西方资本打开缺口,沿珠江一带成为了金融区。外资银行迅速登陆,使沿江一带成为广州财富最集中的地方,金水长堤就此铸成。
    民国成立后,各类银行开始取代旧式金融组织。20世纪初,在广州大量集中的出现官办银行,从而奠定了广州作为华南金融中心的地位。1924年8月,孙中山在南堤成立了中央银行,该行从初创到结束,只存在了四年多的时间,但它从诞生之日起便担负着时代的使命,是广东金融史乃至中国金融史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年中央银行旧址、中央银行大楼就位于沿江中路193号,是广州金融发展历史的标志性建筑,2002年被公布为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1930年广东还政中央后,中央银行、中国银行、中国农民银行等国家银行先后在广州设立分行,其中不少都选择在长堤商业区内设立机构,沿江金融区逐步形成并发展壮大。20世纪20-30年代是广东银行业发展最鼎盛的时期。此外,大家可能还不知道的是,作为近现代金融体系重要一员的保险业也是缘起于广州,在民国前期,随着民族资本的迅速发展,也逐渐走向繁盛。抗战爆发前夕,广东成为拥有保险公司最多的省份之一。
    1949年10月14日,广州解放,广州市金融业开始实行高度集中、大一统的人民银行体制。长堤成为国有银行最为集中的区域,长堤作为广州金融中心的地位仍未被动摇。上世纪50年代开始,广交会、广州轻出集团等多家外贸项目落户长堤,进一步巩固长堤作为中国外贸的前沿阵地的地位,吸引着众多银行在此开业。时至今日,不少大银行的省级分行,一、二级支行仍集聚在长堤一带,如工行广东省分行、中国人民银行广东分行、广东银监局等。改革开放后的长堤金融街更是兴盛,港商纷纷投资做生意。大公餐厅、人人菜馆、大三元酒楼,纷纷成为广州乃至中国最早的“合资”企业,长堤靠近西堤码头一带的西濠二马路一带,短短百米挂了数十个霓虹灯牌,被称为广州的“小香港”。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广州市的金融体制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逐步形成了以中国人民银行广州分行为中心,各专业银行为主体的银行组织体系。
    如今,为了更好地传承长堤传统金融中心的优势,广州市金融办、越秀区委、区政府对长堤大马路及周边街区进行整体规划,将长堤打造成为首条中小微型企业与居民个人提供金融服务的民间金融街,开创民间借贷的先河,再铸长堤百年金融的新辉煌。不久的将来,通过集聚发展小额贷款公司、融资担保公司、典当行等民间融资机构,银行、保险、证券等各类金融机构的小微企业专营部门,以及律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资产评估事务所等配套服务机构进驻,长堤将建成全国首条集资金借贷、财富管理、支付结算、信息发布为一体的民间金融街,为中小微企业和居民个人提供全方位、多样化的金融服务,探索形成民间融资的“广州价格”,为广东以至全国缓解中小微企业“融资难”问题、引导民间金融规范发展,为区域产业结构调整创造经验、提供示范。
    金涌长堤财聚珠水,融汇天下资助民生。
回眸历史,展望未来,我们发现,长堤的金融文化像一抹金色的流云始终在这里回旋舒卷。朝阳落日里,珠水长堤魅力犹存,那些历史建筑仍散发着迷人的传统风韵;车海人流中,拔地而起的高楼大厦和吞金吐银的金融机构,已经在诉说长堤金融街今日的故事……历史与现实的交替融合,赋予了长堤无可比拟的文化景观,绵延百年的金融文化,早已经在这里扎根发叶、生生不息……

查看相关: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