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德路寻古
说文德路是广州的广府文化核心区之一并不为过,因为它承载着一段上千年的广州的文明史。
“文德路”这个名字出现的时间并不长,说起来是1918年的事。当时开建马路,由于这条新开的马路位处古城门文明门附近,而于此门之东又有文德里,便借以命名新马路作文德路。但若追溯它背后的历史,就要从广州建城说起。公元前214年,任嚣主岭南,于番山、禺山一带建番禺城,番山所在就是如今的文德路旁的孙中山文献馆及市十三中的位置了。
今文德路一带,起初并无文化职能,而是岭南政治中心所在。按现在南越王宫苑遗址所在,我们可以推测当年南越国的南越王王宫大概就在此区域内,而在这更早的任嚣的官衙,即岭南地区作为一个行政区最早的行政机关,极大可能亦在此地附近。在距南越国千年之后的南汉王朝,帝君更将宫苑筑于番山之上。
文德路一带向文化核心的角色转变始自宋朝。宋庆历年中,朝廷敕令于今广州光塔路一带办广府学宫,后几经易址,于绍圣三年(1096年)迁至今市十三中之地。广府学宫时称“岭南第一儒林”。今尚留学宫内一番山亭,原名九思亭,九思者,为孔子“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的君子九思之意。亭屡经兴毁,今已非原貌。其后,明洪武年间,今农讲所之地建番禺学宫。此时,文德路一带的书香味已甚浓。昔有明初“南国五子”在附近立南园诗舍,至嘉靖年间,又有“南园后五子”再结诗舍。至清朝,随着广州贡院在今文明路省博物馆之地兴建,以及越秀书院、冠英家塾、邱氏书室(今万木草堂)等官办和私立书院的兴建,文德路一带便跃升成为广州城的文化教育中心区,一直延续到民国。
清朝末年取消科举之后,广州学堂兴起,其中就有教忠学堂,即今日市十三中前身,而各类学术团体亦汇集此地。在开马路之后诞生的文德路,借着文化中心区的传统地位,随即变成一条书画、文具之路。1929年,广州市政府就嗅到了文德路独具的墨香,于该处建市立中山图书馆,为今中山文献馆前身。
再纵观自宋至清,文德路一带处于广州古城中轴线东侧,清朝时,更与西侧书院街相呼应,中夹双门底(今北京路)的中心商业街,构成一个“文化→商业←文化”的和谐整体。这样看来,越秀区推出北京路至文德路的广府文化街区的打造计划,确实是值得每一位热爱文化的人痛饮一杯的举措。不过,还是要提一句,在操作时还是要多一份稳重和对历史的负责,绝不能以搞几个如此广场、那般中心的方式摆摆排场就算数,有实实在在的文化内涵才是必需的。

文献资料来源:2012年7月   摘自《羊城讲古》

作者:颜志图

索取号:K296.51/135

本馆校对:

查看相关: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