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园诗社遗址
十子芳型尚可携,三忠祠屋旧相连。
儒生怀抱关天下,诗事消沉过百年。
老榔疏疏人照水,山亭隐隐行成烟。
闲为风物当谁赋,长忆陈黎一辈贤。
清末民初广东诗人粱鼎芬的这首诗感怀的是南园诗社的一段历史。南园诗南汉名园,其故址在今文德路62号。《番禺县续志》称:“南园在今文明门外,背枕河流,胜地也。”文明门即现在德文明路一带,玉带河流过此地,河畔垂柳依依,楼阁壮丽,环境十分优美。元、明两代诗人,常在这里雅集唱和,并结盟为南园诗社。“十子”与“陈黎”都是前后南园诗社的著名诗人。
“十子”指的是“前后五先生”。“前五先生”是孙蕡、赵介、王佐、黄哲和李德。元朝末年,他们在南园建了一座“抗风轩”,创立南园诗社,力法浮魔,还之风雅。人们称赞他们“尽扫淫哇出正声”,“开粤中一代诗风”。五先生中除赵介外,在明朝初期都担任官职,官声颇好。他们德人品和诗文受到人们德敬重,为纪念他们,后人在南园诗社旧址建了一座“五先生祠”。
嘉靖年间,人们在南园建起一座祭祀宋末名臣文天祥、陆秀夫、张世杰的“三忠祠”,与崖门大忠祠并峙。于是,名园与名祠相互辉映,诗人词客竞相唱和。不久,欧大任、粱有誉、黎民表、吴旦、李时行五人,因追慕“前五先生”而重结南园诗社,在抗风轩雅集豪吟,被尊称为“南园后五先生”。这五先生不仅是诗坛高手而且也是难得的清官。他们不在腐败的官场随波逐流,其气节诗才都受人们敬仰。他们逝世后,均被列入乡贤祠和南园前后五先生祠,受后人祭祀。
明末,在陈子壮的发起下,黎逐球、曾道唯、高竞明、谢长文、区怀年、苏兴裔、粱佑逵等十二人,再结南园诗社,复兴南粤诗坛,称南园后劲。这些诗人,大都具有崇高的民族气节,积极参加抗清斗争,尤其诗陈、黎二人,力支危局,共赴国难,事迹十分感人。他们的诗,慷慨悲壮,充满爱国热情。
清光绪末年,粱鼎芬以参劾奕邼、袁世凯被斥罢归粤,于宣统三年(1911年)与姚筠、李启隆、沈泽棠、吴道镕、汪兆铨、温肃、黄节等任发起重开后南园诗社于抗风轩,会者百数十人,极一时之盛。
从元末到清末的600年间,南园诗社几度继起,聚集着一批又一批高风亮节、德才兼备的贤人,他们清雅高洁的诗格品格,于粤中诗学影响深远。
清光绪十四年(1888)两广总督张之洞修葺南园,并于南园旁建广雅书局。辟建东、西、南、北、前、后等六校书堂,又建罗浮精舍、十峰轩等楼宇,曲谰回廊,窗明树雅,逐成胜景。民国时期,这里成为广东省图书馆南馆,沿用至今。

文献资料来源:2000年   摘自《东山名胜古迹》

作者:邝桂荣著

索取号:K928.706.51/3

本馆校对:戴燕梅

查看相关: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