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满族小学史略
广州市满族小学,原称国光小学,创办于1946年6月,是广东省唯一的满族子弟学校。
学校的建立和发展
抗战胜利后,广州满族部分知识分子和热心教育人士,目睹满族失学儿童甚众,于是商议开办学校,以帮助解决失学儿童入学问题。先是得到满族镶红旗拨出该旗位于光塔路89号的“宗祠”作为校舍,后在满族上层人士大力协助下组织校董会,推选汪玉麟为董事长。同时,得到汉民族从财力上的支援,一所满族的子弟学校——国光小学才得以组成,首任校长是汪宗猷。但在民族压迫时代,绝不敢采用与满族有关的校名,当时,正是抗战胜利之时,国土重光之日,选用“国光”作校名,以示国土重光之意。开办之初,因校舍差,设备简陋,全校只有专职教职员8人,学生109人。但仍按“完全小学”的规格办理,开设了6个年级,每级一个教学班,所以经费开支较大,教师工作量也较重。
国光小学的开办,虽得到满族的支持,但经费是自筹自给,其性质仍属于私人办学,校名还要冠以“私立”字样,对满族学生的照顾亦只能是部分减免费。从1947年开始,得到满族“妙吉祥室”(即观音楼)每年送来15名学额的费用,以发展满族学生。学校亦本着“严格培养学生稳固基础教育,确信教育是神圣之事业”为宗旨,组织起“家长委员会”、“学生自治会”,制定了“教职员服务细则”、“管理学生办法”等规章制度。还于1948年暑期筹款建校,在学校前座增建二楼。与此同时,经市教育部门批准聘请李剑晖为专职教导主任。国光小学获得了一定的进展,学生逐年增加,最高额达到228人,满族学生约占30%。这时,国光小学虽有所发展,但主要是靠自力更生,从没有得到政府部门的帮助。
1949年新中国诞生了,10月14日广州解放,国光小学仅停课三天就恢复上课。不久,因时局关系,学生人数大减,1950年3月3日广州市区又遭受美帝的飞机轰炸,学生更是锐减到42人,满族学生只有11人,国光小学已是趋于停办状态。幸得学校同仁鼎力支持,特别是得到人民政府的关心和帮助,于1950年9月重新备案,汪宗猷、李剑晖仍分别担任校长及教导主任,这样国光小学才能坚持下来。1952年11月广东省召开第一届民族工作会议,国光小学被承认为民族学校,广州市人民政府“同意满族国光小学适当发展一部分,在经费上予以补助,以收容满族子弟”。在得到切实的帮助后,满族学生的比例逐步增长到35%,学校还增设了两个分教处及一个操场。
迄至1954年11月间,校董会及学校领导人,主动将学校全部财产献给人民政府,广州市教育局将校名改为“广州国光小学”,给予直接领导,随即拨款修建校舍,以改善教学环境。同时,主管民族事务工作的广州市民政局,每年还拨给少数民族教育事业费,以建设学校,增加设备,关心民族教师及补助满族学生衣著、鞋袜和学习用具之用。因此,到1956学年度时,全校共有学生503人,满族学生322人,占全校学生数的64.15%。这时,散居在广州的满族适龄儿童都已入学,达到了普及初等教育。1956年8月,广州市教育局根据群众曾多次提出改一个与本民族有关的校名的意见,同意将广州国光小学正式命名为“广州市满族小学”。从此,满族小学成为一间颇具规模的民族学校了。到60年代中期,满族小学需要扩建校舍,于1966年初,满族镶红旗管理委员会征得该旗各姓代表同意,决定无条件将原校舍(即该旗“宗祠”)献给国家,作为满族小学扩建用地。当即得到广州市越秀区教育局于1966年3月7日以(66)越教基字第17号复函表示感谢,从而使满族小学建成四层教学大楼,校舍面积从200多平方米,扩展到1800多平方米。新校舍的建成,为满族小学后来的发展打下了基础。
但是,在十年动乱期间,党的各项政策均遭到破坏,满族小学的校名被取消了,被迫改为民族小学。少数民族教育事业费也停止了,满族子弟得不到应有的照顾,连想入本民族的学校亦受到诸多限制,因而满族学生的比例大为降低,在校的满族学生占全校学生数不到5%。迄至中国共产党召开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满族小学很快就落实政策,于1979年9月校名重新恢复为“广州市满族小学”,不久又恢复给予了少数民族教育事业费,并规定满族子弟入学可以全市性招生,满族学生入学率得到迅速的增长。1980年6月举行建校34周年庆祝大会,中共广州市委副书记罗范群,市政协副主席陈一林、梅日新,市民委、市教育局、中共越秀区委、区政府、区政协等市、区领导到会祝贺,肯定学校的成绩。《广州日报》、《羊城晚报》及广东省电视台、省广播电台等给予报道,对宣传民族政策,恢复校誉,收到一定的效果。满族群众高兴地说:“党的民族政策又回来了!”
民族政策的光辉
在党的民族政策照耀下,满族小学长期以来受到各级党政领导及满族人士的关心、支持。在50年代初期,逢年过节,教师都受到满族群众到校慰问。1955年春节时,广州满族抗美援朝支会还对每位教师赠送一幅用满、汉文字书写的“我族人才的培育者”的名贵慰问品;1956年3月全国人大代表视察组到广东视察时,载涛(满族)代表亲临学校与师生见面、座谈,并听取意见;1957年底,满族小学计划扩建校舍时,广州市教育局副局长杨奎章多次来到学校,研究建校方案,为60年代基建校舍打下基础。1959年《广州日报》还专题报道满族小学发展情况。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后,广州市民委、市满族文化室恢复组织,每年春节及“六一”儿童节,领导人都到学校慰问教师及学生。1980年6月,满族小学举行34周年校庆时,市满族文化室还送给绣有“我族人才的培育者”大锦旗一面,以示祝贺。同时,满族镶红旗对我校成绩好的满族学生每年均发给奖学金。在改革、开放的大好形势下,满族小学得到进一步的照顾。1984年8月广州市满族联谊会成立后,每届教师节及“六一”儿童节,领导人均到学校慰问师生。1986年8月应邀回穗观光的香港满族人士,到满族小学参观、访问时,对学校的教学与设备亦甚为关心。后来,捐助了数千元为学校建设“校园一景”。1987年起,在校的满族学生,每年约有30%获得市满族联谊会发给的奖学金。1988年10月,原广州市副市长,市满族联谊会名誉会长王玄,市民委正副主任曾锐、马惠国等到满族小学探望师生时,对学校的发展甚为关心。王玄说:“应同心协力,把满族小学办成有民族特色的学校。”1989年1月,全国人大常委会民族委员会副主任爱新觉罗•溥杰,为配合满族小学建设校园,将校名墨宝赠给学校,中央民族学院满文专家赵展亦送来满文校名,使学校增添不少民族色彩。4月间,广州市委书记朱森林给学校题词:“忠诚教育事业,勤学广博知识。”对全体师生既是教育,又是关怀,成为学校进行整体改革的强大动力。随于6月间,广州市副市长刘念祖、李兰芳,原副市长王玄以及市民委、市教育局和越秀区有关领导同志等,到学校视察时,指示市、区教育局对民族学校教育经费应给予照顾,校舍环境力争改善,这是市、区领导对民族学校莫大的关心。广州市满旗联谊会从1988学年度开始,对悉心培育满族学生的好老师发给奖教金,以资奖励。领导的关心,群众的支持,对把满族小学办成有民族特色的学校是有力的保证。
重视传统教育 结出丰硕成果
满族小学历任校长汪宗猷、郎秀萍、罗学鹏、赵爱霞和现任校长杜润群等,对发展满族小学,曾作出不懈的努力,对民族教育事业有过一定的贡献。在党的教育方针指引下,本着“严格培养学生稳固基础教育”的办学宗旨,积极开展爱国主义教育,采取新旧社会对比,强调没有新中国就没有少数民族的今天,教育各族子弟要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社会主义祖国。坚持以爱国主义教育为主题的“升国旗”仪式,作为一项思想品德教学内容。1979年底恢复传统性的“升国旗”仪式后,曾多次举行全区性的观摩活动,省电视台、广播电台和报刊都给予报道,中央电视台还向全国转播。进行社会主义新道德教育,是以满族优良传统“敬老”和老一辈的勤俭节约、艰苦朴素的美德为中心,来培养学生新的道德品质,经常性地为老族胞做好事,定期为满族群众组织进行清洁劳动。贯彻《小学生守则》,是作为学生进行日常性品德教育的主要内容。因此,在“五讲四美三热爱”中取得良好的效果,校容、校纪、校风得到进一步的提高,在文明礼貌月活动中,多次被评为先进集体。在教学上,1955年接受了“普通话教学”试教任务,较早地开展用普通话教学。积极开展教研活动,切实掌握好课堂教学规律,学生的知识质量一向都较为稳固。从1980年起,学生的“四率”更是逐年的提高,在进行传统教育的同时,注意开展第二课堂活动,组织了合唱、书画、绘画、文艺、绿化、航模、体育、围棋、电脑等28个兴趣小组,培养出不少科技、文体及各学科的好苗子。从1986年起连续三年均有学生分别参加“中日儿童书法比赛”、“国际画展”和“中日儿童民间艺术团”到日本演出,历年来培养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取得一定的成效,曾多次被评为越秀区先进单位,1982年曾出席市教育系统表彰大会。
在全校教工的辛勤劳动下,40多年来,满族小学为国家培养建设人才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教育。历届毕业生约有4000多人,分布在工交、财贸、文教、卫生、体育、文艺等战线,有的成为先进人物,在师生中评为全国先进分子的2人,省先进分子的1人,市先进分子的2人,有的是各级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其中教工7人,学生11人。在“四化”建设中取得优异成绩,被邀请到首都参加国庆节或五一节观礼,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接见的,有教工2人,学生3人,这都给学校带来了崇高的荣誉。
当前,满族小学有16个教学班,学生701人,满族学生86人,占全校学生数12.27%,教工48人,及名誉校长2人,设备上不仅有科技室、图书馆、广播室等,还设置电脑室。在新的历史时期里,满族小学在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和五中全会精神指引下,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继续发挥学校的优势和特点,积极开展以教学为中心的整体改革,进一步发扬满族的优良传统,为全面地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而努力,为把满族小学办成具有民族特色的学校而继续前进!
(原文刊《越秀文史》第1辑)

文献资料来源:2008年12月   摘自《广东文史资料精编.下编.第4卷,民国时期文化篇》

作者:汪宗猷著,广东省政协文化和文史资料委员会编

索取号:K296.5/144/4

本馆校对:范合生

查看相关: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