沦陷时期的广州方便医院
城西方便医院,为清末各界人士捐款开设,属慈善机构。医院除对贫民设立义诊外,尚有殓葬遗尸、赠施棺木等善举。院门前有联:“动念有私难逃天鉴,问心无愧何畏人言”,以明与事者的心迹。医院后有停棺的“福如庄”,医院还有义地,在越秀山五层楼后面的山岗。
抗日战争,广州失陷,市民纷纷外逃,医院曾由中医朱汉组(朱脚跛扶杖而行)、西医宋月波留守,经费由国际难民救济会拨款资助,工作则由石室天主教堂魏主教督管。医院医务除朱汉组、宋月波二人外,邀请吴荣义医生(上海震旦大学医科毕业),吴又引荐任俭寅医生(震旦毕业生)及余纯生医生(上海东南大学医科毕业)、徐弘业医生(光华医院毕业,天主教徒)加入。广州沦陷后,不及走避的医务人员,多以方便医院为避难之所。医院另聘任一些外国医院医生义务工作,兼任义务医诊的还有懂医务的神父和英美战舰上的医务人员。医院又重新开办护士学校,由石室魏主教任校长。魏不懂业务,实际吴荣义医生负责,当日亦不少因流离失所的学生就读。
抗战时期,救死扶伤、收殓遗尸等工作,概由方便医院负责。一些人谋生无法,贫病交逼,因住院不需费用,且有饭吃,往往入院后不愿出院,所以病房常满。因为病人众多,病种复杂,且系免费,所以无形中予医生广泛的实习机会,可以放胆用药、施手术,因而,医生在此行医容易积累经验、提高医术。
医院医务日渐繁忙,病人多,死亡亦多,每日还要收殓路毙尸体十具八具不等。路毙尸体,多为逾时收殓,尸体往往高度腐败,甚至生满虫蛆,收殓时要用水冲洗,以及用扫帚抹刷。
太平洋战事发生,香港沦陷,日汪政权接收英美产业,国际难民救济基金来源困难,甚至断绝。伪广州市政府指定以粪溺捐全部接济方便医院,直至和平胜利日。
抗战胜利,仍由救济机构及慈善堂会捐款资助,勉强维持。解放后,医疗机构重新调整,方便医院与隔邻市立医院合并,改为市一人民医院,设备日趋完善,成为广州市的重点医疗机构。

文献资料来源:2002年9月   摘自《文史纵横》2002.4

作者:梁俨然

索取号:K206.6/12/8

本馆校对:黄国伟

查看相关: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