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木草堂的历史价值和现实意义
康有为不仅是资产阶级维新运动的领袖,而且是杰出的思想家、教育家和文学家。自中法战争后,康有为为了推行其变法主张,组织社会团体,开展维新运动。于1889年冬自北京回到广东打算致力教学和著述。1891年(光绪十七年),康有为在广州开设“万木草堂”,聚徒讲学,宣传他的改良主义思想,并实践他的教育改革的理想。而今,这段历史已过去105年,但康有为等爱国志士促进中国近代化的革新作为以及在我国文化教育史上留下的业绩,是永远值得珍视的。为此,本人试从万木草堂的历史价值、认识价值和经济价值三方面作一些探讨,使人们深刻认识万木草堂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一、万木草堂的历史文物价值
清末,广州已有广雅书院、粤秀书院、菊坡精舍、越华书院、禺山书院等大书院,这些书院专讲官方的程朱理学、训诂考证学,迎合科举制度的要求。此外广州还有近300所私塾。而康有为所办的“万木草堂”是一间最为特别的私塾。康有为在这里议论中外兴衰的缘由,打着孔子的招牌来阐述他变法进步的主张,对学生讲求经世致用的“实学”,使万木草堂成为中国资产阶级萌发状态的学堂。
康有为在广州讲学的地方多达四处,万木草堂亦曾三迁其址。1890年康有为把家从南海县搬到广州城惠爱街的云衢书屋,收陈千秋、梁启超等20人为学生,1891年迁长兴里邱氏书屋,正式设长兴学堂,收韩文峰、梁朝杰、曹泰、王觉任、麦孟华、陈和泽、林奎等人为徒,1892年又迁卫边街邝氏祠(今广卫路邝家祠),学生达40人,1893年再迁府学宫仰高祠(今第一工人文化宫),从学者达100余人,陈千秋、梁启超充任学长,学堂装上“万木草堂”匾额。1897年夏,万木草堂达到全盛时期,康有为说:“时学者大集,乃昼夜会讲。”(康有为《康南海自编年谱》)1898年10月7日,万木草堂被清政府查封,300多箱图书被烧光。从清政府对万木草堂的害怕和仇视中,更证明万木草堂的时代价值和历史价值。
“万木森森散万花”(康有为诗句),万木草堂的学堂名称寓有培养千千万万人才和开放维新之花的深意。至1898年康有为在万木草堂培养了一批维新变法的骨干力量。
1983年8月13日,广州市人民政府公布将长兴里邱氏书屋定为“万木草堂旧址”,并将其定为广州市文物保护单位。有人问康有为正式挂起“万木草堂”的匾额是在仰高祠,为何草堂旧址不选此地而选定邱氏书屋为草堂旧址呢?笔者以为主要有下面三个方面的原因:
第一,确定邱氏书屋为草堂旧址符合康有为原来的办学意愿。由于康的讲学带有很强的现实性和新鲜感,因此,越来越多的青年志士闻风而至,投到康有为门下,这为他正式开设学堂提供了客观条件。于是,康有为于1891年春租赁邱氏书屋作学堂,后又把学堂名为万木草堂。1891年至1893年间曾三迁其址,学堂越迁越大,是符合学堂急剧发展变化的实际情况的,但这并不影响邱氏书屋(长兴学舍)作为万木草堂原址应有的历史地位。
第二,康有为在邱氏书屋制定《长兴学记》作为整个教育大纲,为万木堂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康在《长兴学记》的学规里提出了德、智、体三个方面发展的要求和精神生活的价值高于物质生活的新观念,代表了新兴资产阶级教育的新思潮。这其中既有旧式书院的教育内容,又有西方先进文化的东西,无疑对我国教育事业的改革起了促进的作用。因此,长兴学舍在我国教育史上应有其重要的地位。今天,我们把长兴学舍确定为“万木草堂旧址”是符合历史本来面目的。
第三,邱氏书屋是万木草堂三个旧址中保存较好的地方。随着时代的变迁,万木草堂三个旧址中有两个几乎已不复存在。广府学宫的仰高祠现为市工人文化宫的所在地。惟一保存较好的是今中山四路长兴里3号的邱氏书屋。这是一座前后三进的大院落,宽15.8米,深35.3米,面积663平方米,有两天井,为祠堂式建筑。它是广东邱氏父老捐钱兴建的,原为广东邱姓家族士子到广州考科举时居住和读书的地方,始建于清中叶嘉庆年间。这邱氏书屋因曾为康有为创办的万木草堂而驰名古今,因而具有重要的历史文物价值。
二、万木草堂的社会认识价值
万木草堂旧址邱氏书屋的修缮和开发利用可以让人们深刻认识康有为的变法思想和教育改革思想。
康有为在长兴学舍办学期间,根据变法的需要,写了不少著作,如《新学伪经考》、《孔子改制考》、《婆罗门教考》、《毛诗伪证》、《周礼伪证》、《史记书目考》、《孟子大义考》、《孟子为公羊学考》、《论语为公羊学考》等。康有为写这批著作目的是要建立一个托古改制的维新变法理论体系。其中以《新学伪经考》和《孔子改制考》两书最为著名。前者的目的是为了抨击恪守祖训的顽固派,为维新变法制造舆论。后者的政治意味更浓,康有为认为孔子改制的精义,主要表现在《春秋公羊传》的“通三统,张三世”之说。此书借素王改制把孔子描述成一个主张托古改制的典型改革家,为康有为自己实行变法树立一个权威,康有为借春秋公羊三世论阐明随时因革,逐步改良的道理,以此作为维新变法的理论根据。
长兴学舍是康有为实践其教育改革思想的地方,康有为主张变科举,兴学校,改革封建主义教育,建立资本主义教育。在长兴学舍,康有为招生的标准是以能否接受他的维新变法理论为前提,他一改过去入学考试的形式,而通过谈话来对学者逐一加以甄别,目的是吸引那些有文化水平,又有志于维新的爱国青年。康有为的招生方式已打破了门第高低、年龄大小、学问深浅的界限,对封建主义的教育体制无疑是一种有力的挑战。
最能体现康有为教育改革理想的是康有为亲自制定的教学大纲《长兴学记》。《长兴学记》是康有为根据掌握到的中外教育史料,吸收和融合中外古今教育的长处而写成的。《长兴学记》学规的实施,在中国近代教育史上掀起了德、智、体教育全面开展的新思潮。
康有为把德育放在首位。长兴学说分三科:“学纲”、“学科”、“科外学科”。学纲中有四纲“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这四纲已包含德、智、体三方面的内容。学科中包括四门,即义理之学、考据之学、纪世之学、文字之学。科外学科分校中(演说和札记)、校外(体操和游历)。
康有为每次讲课所讲多为学术源流,偶及八股。主要内容是以孔学、佛学、宋明学为体,以史学、西学为用。对当时外侮侵凌、世界大事、汉唐两宋史实政治,无不详细讲述。每论一学一事必上下古今,以究其沿革得失,并引欧美事例作比较证明。
康有为还在《长兴学记》里向学生提出“四耻”作为戒条。一是“耻无志”,提出一个人志在富贵而不志于仁是可耻的;二是“耻徇俗”,提出徇于世俗风气而不能卓立是可耻的;三是“耻鄙吝”,认为凡鄙吝者天性必刻薄,为富不仁是可耻的;四是“耻懦弱”,认为懦弱是庸人行径,见义不为是可耻的。由此可见,康有为在创办万木草堂之初,就十分注重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
万木草堂是康有为培养维新运动干部的基地,又是他进行教育改革的试验场所,因此,有着十分重要的社会认识价值。
三、万木草堂的旅游经济价值
万木草堂开创了一代新学风,在中国近代教育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修缮和开发这个富有历史价值的地方,对于开发广州的文化旅游资源,推动广州地区旅游经济的发展将起到积极的作用。万木草堂的教育活动不仅属于中国,也属于世界范畴的民主主义革命运动。康有为曾游历三十二个国家,成为著名的中外文化交流的使者,他的思想影响波及东南亚一带。因此,开发万木草堂作为广州的旅游点,可以吸引旅客络绎不绝而来。另一方面,万木草堂旧址有着十分便利的交通条件,它位于市区内中山四路西段南侧长兴里3号,离繁华的中山四路路面约10米。万木草堂现被用作街道工厂,光线阴暗,经过修缮、整理和开发变成新的旅游景点,它焕发出昔日的风采,为广州名城旅游经济的发展打开一个新的局面。

文献资料来源:2002年   摘自《文史纵横》2002.1

作者:刘进贤

索取号:K206.6/12/5

本馆校对:黄国伟

查看相关: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