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耳鼻喉科的开拓者王德鉴
医家小传
王德鉴(1926-2006),广东省台山县人。广东省名老中医。幼承祖传医术,1946-1951年在广东省中医药专科学校(广州中医学院的前身)学习,毕业后先后在广东省生物制品试验所及广东省卫生厅任职。1960年调入广州中医学院眼喉科教研室工作,任教研室秘书。1972年开始中医学院喉科与眼科分开,并扩展为耳鼻喉科,王德鉴历任耳鼻喉科教研室主任,并先后担任中华医学会广东省分会学术委员会秘书、广东省中医药学会五官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耳鼻喉科分会副主任委员、全国高等院校中医专业教材编审委员会委员、《中国医学百科全书》编委会委员等职。1978年成为全国第一批中医耳鼻喉科硕士研究生导师,同年被广东省政府授予“广东省名老中医”称号,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是全国首批继承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指导老师。1994年底因病退休,2006年10月因病逝世。
王德鉴毕生致力于中医耳鼻喉科医疗、教学、科研工作,富于开拓精神,是中医耳鼻喉科学的创始人之一。1974年他主持开办了全国首届中医耳鼻喉科师资培训班,为全国各中医院培养了第一批中医耳鼻喉科学术骨干,其学员后来均已成为全国各省中医耳鼻喉科的学术带头人,有力推动了中医耳鼻喉科的发展。这样的师资培训班分别于1984、1986、1988年又陆续举办了3届。1988年在他的主持下又率先在中医院校中开办中医五官专业本科班,为学科的持续发展培养了大批新生力量。他所领导的学科一直走在全国同行业的前列。
王德鉴一生谦虚好学,待人诚恳,高风亮节,学识渊博。作为一名医生,他在医疗工作中待病人如亲人,且医术高超,尤其在鼻咽癌的中医防治方面倾注了大量的心血,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作为一名教师,他教书育人,深受学生爱戴,所培养的学生不计其数,如今均活跃在全国各地中医耳鼻喉科医教研岗位上,且大多为学术带头人,可谓桃李满天下。在半个多世纪的从医、从教生涯中,王德鉴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学术思想。他在强调中医整体观念和辨证施治的同时,也倡导中西医结合。
学术精华
作为中医耳鼻喉科的开拓者,王德鉴的主要贡献在于将中医耳鼻喉科的理论进行了系统化,并开创了中医药防治鼻咽癌研究的先河。
一、将中医耳鼻喉科的理论系统化
中医耳鼻喉科学是一门古老而新兴的学科。尽管早在2000多年以前的殷墟甲骨卜辞中就有“疾耳”、“疾言”、“贞旨自疾”等耳鼻咽喉疾病的记载。秦汉时代设立了口齿科(包括咽喉科),唐代设立了耳目口齿科,宋代有口齿兼咽喉科,金元时代有口齿科和咽喉科,清代有喉科,但直到20世纪60年代以前,中医耳鼻喉科始终未能形成一个独立的学科,除清代流传下来部分喉科专著外,对耳、鼻部疾病的认识散见于各种中医古籍中。
新中国成立后,在广州中医学院成立之初的20世纪60年代,全国统编教材第一、二版只有《中医喉科学讲义》,而在部分发展较快的中医院,喉科已逐渐扩展为耳鼻喉科。临床工作的开展,迫切需要中医理论的指导,“西学中”学习班的开办 ,亦需要相应的中医耳鼻喉科教材。因此,从20世纪60年代后期开始,王德鉴广泛搜集中医古籍中有关耳鼻咽喉口齿方面的论述,系统整理中医耳鼻咽喉口齿科学理论。
1970年,王德鉴第一次在一部西医学习中医教材中编写了《耳鼻喉科》一章。1971年又在中西医结合教材《五官科、皮肤科讲义》中编写了《中医耳鼻咽喉科疾病》一章。1974年,作为广州中医学院耳鼻喉科教研室主任的王德鉴教授,受卫生部委托主持开办 了第一届全国中医耳鼻喉科师资培训班,带领教研室全体老师编写了相应的讲义并系统讲授中医耳鼻喉科学理论。同年,他作为主编,主持编写了全国中医学院试用教材第三版《五官科学》第二部分,在这本全国统编教材中,首次从中医角度论述了耳鼻咽喉与脏腑经络的关系,强调耳鼻咽喉是整个机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并概括地论述了耳鼻咽喉病的病因病机及辨证治疗,对中医耳鼻喉科学的理论进行了初步梳理,在此基础上对耳、鼻、咽喉、口齿部常见的38种疾病及常见肿瘤从中医角度论述了病因病机及辨证治疗,在疾病的命名上,大多直接采用西医病名,同时还介绍了耳鼻咽喉的应用解剖、一般检查方法及常用的治疗操作方法和一些简单的手术。这一学术思想在1977年由他主编的全国西医学习中医教材《五官科学》第二部分中得到了进一步发挥。
通过多年编写各种不同教材以及针对不同对象的教学实践,王德鉴阅读了大量的文献古籍,在临床工作中亦积累了相当的经验,因此在20世纪70年代末逐步形成了比较成熟的中医耳鼻喉科学术思想,这一思想集中体现在1979年由他主持编写的全国高等医药院校试用教材第四版中,该教材第一次使用“中医耳鼻喉科学”作为学科名,教材共分7个篇章:第一篇简要介绍了中医耳鼻咽喉口齿科的历史。第二至第五篇分别为耳科、鼻科、咽喉科、口齿科,每篇又分概述和疾病两个部分,在概述部分分别论述了耳、鼻、咽喉、口齿与脏腑经络的关系,耳、鼻、咽喉、口齿病的病因病理、辨证要点、治疗原则等,形成了中医耳鼻咽喉科的基础理论;在疾病部分共论述了40种常见的耳、鼻、咽喉、口齿疾病的辨证施治,并第一次统一采用了中医病名。第六篇论述了耳、鼻、咽喉、口腔常见肿瘤的辨证施治。第七篇(附篇)介绍了耳、鼻、咽喉、口腔的应用解剖,生理,检查法及常用治疗手术。该教材的成功编写和出版,第一次正式划定了中医耳鼻喉科的学科范围,规范了中医耳鼻喉科的病名,系统地总结了中医学在耳、鼻、咽喉、口齿学科方面的理论以及中医对耳、鼻、咽喉、口齿科常见疾病的辨证施治原则,是中医耳鼻喉科学发展史上的里程碑!1984年,在王德鉴的主持下,又对该教材进行了修订和完善,这就是在全国使用了长达18年之久的五版教材《中医耳鼻喉科学》。
王德鉴作为主编,除了在教材的内容和质量方面承担更大的责任外,还要在全国各院校编写代表之间做好统筹和协调,如首先要处理好百家争鸣、百花齐放与教材的统一性、规范性的关系。中医药的发展史本身就是百家争鸣、百花争艳的历史,地域、气候、民族、饮食等不同,难免会出现各自不同的观点和见解,这种分歧和争议同样也反映在来自全国各地的院校代表身上,而作为全国统编教材既不可能只反映一地之见、一派之说,也不可能把各种观点全部录入。因此面对各院校编写代表的争议和意见,王德鉴广泛地收集各种文献资料,供到会代表参考、研究、比较,使大家从中达成求同存异的共识,在此基础上进行编写,最终使教材成为全国中医耳鼻咽喉科疾病诊治的范本。
在20世纪80年代,王德鉴除了主编以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全国统编教材外,还倾注了大量的心血,相继主编了教学参考书《中医耳鼻喉科学》、《中国医学百科全书•中医耳鼻咽喉口腔科学》以及120万字的大型参考工具书《中医耳鼻咽喉口腔科学》等一系列重要专著。这些专著是对教材内容的进一步深化,是对中医耳鼻喉科学理论的系统整理,因而成为中医耳鼻喉科学的标志性著作,是中医耳鼻喉科工作者案头的必备书。
二、开创中医药防治鼻咽癌研究的先河
鼻咽癌是耳鼻喉科常见的恶性肿瘤,广东鼻咽癌的发病率居全国之冠,进入中医耳鼻喉科初创时期的王德鉴教授,早在20世纪70年代初就成立了鼻咽癌中医防治小组,他多次率领小组成员深入鼻咽癌高发区四会县,作为技术指导参加当地大规模的鼻咽癌流行病学调查,得出了四会县鼻咽癌的发病率居全国首位的结论。在这个基础上,王德鉴开始了中医药防治鼻咽癌的研究,这个研究一直持续了20多年,直至他生病退休。由于鼻咽癌的发病部位较为隐蔽,古代医籍中少有记载,因此,中医如何认识鼻咽癌,这是一个全新的课题。为了研究鼻咽癌的中医辨证分型,他率领鼻咽癌防治小组成员到鼻咽癌病人相对集中的中山医学院附属肿瘤医院设立诊台,详细收集鼻咽癌初诊病人的全部资料进行分析研究。他通过223个病例资料的研究,认为未经治疗的鼻咽癌可分为痰浊结聚,气血凝结、火毒困结3个证型,这一研究所撰写的论文《鼻咽癌辨证分型的探讨》在1976年全国首届肿瘤研究大会上宣读后,受到与会的中西医代表的一致好评,这个鼻咽癌辨证分型的结论也因此被写进了教科书。20世纪80年代后,王德鉴又继续在这个辨证分型的基础上组织力量结合现代科学技术从病理学以及超微结构的角度研究3个证型的物质基础,得出了“不同的证型在光镜以及电镜下的表现也是不同的”结论,为运用不同的中药治疗不同证型的鼻咽癌提供了依据。通过对鼻咽癌放疗后病人的长期观察,王德鉴认为主要有阴津受损、阴血耗伤、脾胃不调3个证型。
为了研究中药防治鼻咽癌,王德鉴率领鼻咽癌防治小组在广东四会县开设了鼻咽癌中医专科门诊,前后达6年之久,对一些因家庭经济困难而无法进行放疗的患者实施中草药治疗。为寻找有效药物,他多次带领年青医务人员到四会山区,翻山涉水,采集药物。通过反复摸索和实践,初步筛选出以中草药华千金藤和黔桂千金藤为主的方剂,分别研制成片剂和糖浆,用于治疗鼻咽癌,取得了一定的疗效。经过鼻咽癌专科门诊的严格观察,治疗13例晚期或放疗、化疗后复发的鼻咽癌病例,共服药1-3个月,有10例不同程度地缓解了症状,为中药防治鼻咽癌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在中药防治鼻咽癌的临床研究的同时,王德鉴还成立了鼻咽癌研究室,开展了动物实验研究,在研制鼻咽癌动物模型在基础上,大胆探索抗癌、抑癌的有效药物,尽管限于各种条件未能取得实质性的进展,但这种不畏艰难、勇于创新的精神,是值得敬佩的。

文献资料来源:2010年7月   《岭南中医药名家(三)》

作者:邱宝珊

索取号:K826.2/15/3

本馆校对:曹丽娜

查看相关: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