岭南儿科名家黎炳南
医家小传
黎炳南,汉族,广东省惠州市人。出身医学世家,广州中医药大学儿科教授、研究生导师,擅长中医儿科,对小儿哮喘等肺系病证及脾胃病证造诣尤深。20世纪40年代,曾任惠阳国医馆副馆长,50年代初任惠州卫生工作者协会主任委员,1958年起任教于广州中医学院,曾任中华全国中医学会广东儿科学会副主任,中华医学会广东儿科学会名誉顾问。1978年由广东省政府授予“广东省名老中医”称号。1991年被指定为首届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黎炳南自广州中医药大学初创时期执教于儿科,20世纪60年代初先后参与编写、审订《中医儿科学讲义》一、二版(均为广州中医学院儿科主编),为新中国中医儿科教育提供了统一的教材,亦为此后数版教材的编写奠定了基础。其后在省级以上的医学杂志上发表学术论文20多篇,2004年由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黎炳南儿科经验集》。黎炳南于70多年前致力于发扬中医事业,在此期间,祖国医学经历了兴废存亡-复兴-兴旺发展的重要历史阶段。黎炳南承前启后,继承前贤家学,积累了宝贵的临床经验,培养了大批高质量的人才,为广东中医儿科事业及广州中医药大学的中医教育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
黎炳南学有渊源,既承庭训,亦谙经旨,学识渊博,德高技精。黎炳南常言:为医之道,一曰德,一曰术,德术兼备,方可言医。并以“行欲方而智欲圆”为座右铭,身体力行,为后学所敬佩。其甘于静读,不逐名利;病无轻重,治必精心;人无贫富,来者不拒。某年春节,一对衣衫褴褛之夫妇叩门求治,言灾后哮喘复发,乃不远千里自河南省慕名而来。其时午时将近,黎炳南外出甫归,亦不顾饥乏,细心诊脉处方,交代调养方法,赠送营养食品,令来者感激而去。“文化大革命”初期,武斗频发,广州街头时有枪声,交通一度中断。黎炳南居家离附属医院有十里之遥,仍不顾家人劝阻,步行上、下班,为的就是让患者能得到及时的治疗。20世纪70年代初,黎炳南先后两次带“西中班”到粤北山区实习,为农民群众服务。一天深夜,曲江某村有一位百岁老翁突患肺气肿合并感染,喘咳不止,痛苦万状,乃来电求救。黎炳南连夜带领学生驱车赴救,拟方煎药,待患者病情稳定后才离去。其时黎炳南已年届花甲且身体欠佳,但仍不顾个人得失,待病人如亲人,令他的学生深为感动,他们认为此行不仅学到了中医治急病的经验,还上了一堂深刻的医德课。对于一些难治的病例,黎炳南绝不轻易放弃。虽曰“病有可为,有不可为”,但医者不应据此自慰。如有恫瘝在抱之心,潜心攻关之志,有些认为“不可为”的,或竟变为“可为”。否则,有些本来“可为”的,也会当成“不可为”而弃之。抗战时救治一恶性疟疾患者,该患者病情危笃,医者或曰热毒亢盛而用清热解毒,或曰正气不支而投温补,及至患者壮热昏迷,群医束手,家人只好将其置于外厅,准备后事。后经黎炳南细心辨证,知为虚实夹杂证,若以补正祛邪兼施,或可力挽沉疴。于是不畏风险,大胆投药,终使患者获救。
学术精华
黎炳南视医术若患者性命所系,未尝稍懈,必欲精益求精,力求创新,把祖国医学古老的传统理论与岭南地区的地理气候特点、现代社会的生活环境以及小儿的生理病理特点相结合,在理、法、方、药诸方面形成自己的学术特点。
一、理重阴阳,治病必求于本
黎炳南认为,临证治病,当以“谨守阴阳”为第一要务。病证百态,治法各异,然其要者在“调燮阴阳”。比如发热,原因最为复杂。然而不管外感、内伤,总以阴阳失调为主,伐有余、扶不足,皆从调平阴阳着眼。故退热未必用清,甘温可除大热,临证每有治验。此外,对于偏于阳虚或阴虚之证,黎炳南则善用阴阳互根之理调之。孤阴不生,故阴虚者,养阴中常佐益气之品,以“阳中求阴”;独阳不长,治阳虚者常温阳填精同用,或补气养血并施,冀以“阴中求阳”,临证每收事半功倍之效。
黎炳南指出,小儿生理特点,有“体属纯阳”、“稚阴稚阳”之说,亦皆从阴阳立论。然若理解不当,则致偏颇之举。“体属纯阳”指生机蓬勃而言,非阳气有余之谓。若过分强调其易于化热、化火而滥投苦寒,反戕生机。“稚阴稚阳”之说,较为全面,但不可因其“稚弱”而畏于攻伐。蛮攻固可伤正,而攻邪不力,留邪致变,亦伤正气。故调阴阳者,当用则用,当止则止,“以平为期”可也。
“治病必求于本”,乃辨证论治之最高准则。何者为“本”?黎炳南指出,除“病因为本”说外,尚应注意“正气为本”及“阴阳为本”之说。病之因,不外正、邪二端。元气为抗邪之本,故“病因为本”之中,尤以“正气为本”。而无论外邪侵袭或正虚致病,莫不与阴阳四时之变化,人身阴阳之盛衰有关,诚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所言:“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治病必求于本”。显然,“本者”,本于阴阳也。黎炳南总结指出:“治病必求于本,就是以阴阳为纲纪,积极消除致病原因,处处顾护人身正气,以作为诊疗疾病之根本法则。”斯言融诸说于一体,甚切临床实用,为黎炳南行医数十年所贯彻。具体来说,临证治病,必先其所因,求其所属(病位),审察病势,在顾护正气的基础上,扭转病势,使阴阳恢复新的平衡。
治病求本,须明标本缓急之关系。黎炳南认为:“急”者,应为“紧急”、“危急”之义,非为一般“急性病”之同义语。若遇急性病而不论正气盛衰,概以治标攻邪处治,则“治病求本”形同虚设;“缓”者,当为“非紧急”、“非危急”之意。如必待“病势和缓”方言治本,则“治病求本”不啻名存实亡矣。实际上,标本每可同治,唯急则重在标,缓则重于本,重点明确,方可切中肯綮。
二、法贵灵活,尤擅补泻温清并进
黎炳南认为,理宜严谨,而法贵灵活,不可囿于古方定法,自设桎梏。病机复杂者,常须诸法配合,方能切合病机。现代小儿的体质特点,已发生较大变化。由于经济发展,营养物质供应丰富,而合理喂养知识未能普及,部分小儿摄入过量营养而患肥胖症并由此导致其他病变;而部分小儿因饮食失调而出现厌食、吐泻、积滞甚至疳证。在广东发达地区,由于空调的普及、冷冻食品的流行、嗜饮“凉茶”的习俗、抗生素的滥用,致小儿感寒、伤阳者甚众;而其地处炎热多湿之地,故湿热证多见,虚寒证亦属常见,而虚实夹杂、寒热并见者,更为多见。黎炳南以此作为治疗当代岭南小儿病证的基本出发点之一。对于证情复杂者,临证不单纯以“阴证”、“阳证”辨治;抓住重点、多法并进,始能统揽全局,而不至于顾此失彼。
虚实并见者,黎炳南善用攻补兼施之法。无论体虚新感,或久病致虚,皆可随症而施。甚至凶险重症,亦每获捷效。抗战时期,疠疫肆害,夭亡无算。其时黎炳南初步医林,承继父训,治瘴疟重用驱邪、截疟,对气血已亏者,合补中益气汤共进,屡得挽其垂危。治天花亦每于清解热毒中,伍以黄芪、人参、当归之属,扶正托毒。黎炳南长儿曾罹天花,即赖此调治获愈。此后用于多种疾患,皆得效验。因虚者正气内馁,无力鼓邪外出,故当扶正祛邪兼施,冀正复而邪能速去。临证宜重法度,按二虚一实、二实一虚或虚实并重之异,而攻补侧重有所不同,调配得宜,自无“闭门留寇”之弊。
寒热兼见之证,黎炳南擅施寒热并用之法。小儿有素体虚寒而骤感风热者,亦有外感风寒而内郁痰热者,或外寒而内热,或上热而下寒。此时温之恐助其热,清之虑增其寒。治宜斟酌病机,寒热并行,不使寒热之邪,互为掎角之势。因诸药各有归经,运用得当,自能各达病所,相辅相成,不因寒热异性而互相抵消。如外散风寒、内清痰热以治咳喘,上清暑热、下温肾元以治夏季热,温补气血合清解热毒治头疮暑;温脾肾配清肠热治泄泻、痢疾……不论病之新久、外感内伤,证合其法,均可放胆用之,每有成效。又如风热表证,一般治以辛凉解表为法,然佐用辛温之品,效用更著,盖鬼门者,非温而不易开也。湿热为病,除热多湿微外,未可纯用清利,因湿为阴邪,非温而不易化之。20世纪40年代初,惠州霍乱大流行,患者多有上吐下泻、四肢冰冷,兼见烦热口喝。黎炳南常以黄连、黄芩、蚕砂清邪辟秽,更投吴茱萸、制附子、肉桂以温暖脾肾,并调灌玉枢丹(山慈姑、五倍子、续随子、大戟、蚤休、雄黄、麝香),逐邪开窍,活者颇众。
证无一定,治无恒法。甚者独行,间者并行。黎炳南善于攻补兼施、寒热并用,亦常配合收散并行、刚柔相济等法,不少顽疴痼疾,竟获显效。
三、组制专方,善治哮喘顽症杂病
今之教材,多取分型施治,各型配以代表方剂。其条理清楚,初学者易于领略其概。然三几分型,难赅其全。且其代表方剂,常用于此证,又用于彼证,比如银翘散,在《中医儿科学》第五、六版教材中,先后以本方为主治疗感冒、肺炎喘嗽、急惊风、风痧、水痘、痄腮、白喉等的相关证型,虽能抓住其风热在表的共性,但未能兼顾其病因、病位以及证候之特点,似有泛而不专之嫌。对异病同治的方法,黎炳南强调必须“同中有异”。如用银翘散治小儿风热感冒,当兼治其挟痰、挟滞、挟惊之变;治肺炎喘嗽,当加麻杏石甘汤以宣肺定喘;治急惊风,当加平肝熄风定惊之品;治水痘,应兼利水渗湿及透疹解毒;治痄腮,须选加能清肝胆热又能散结消肿之药……先其所因、求其所属,方能逆转病势。
部分病症在发病过程中,其病因、病位、病机相对稳定,或病程中某些显著的临床症状持续存在,对此,黎炳南组制基本用方,应用于部分病症。立方之意,在于握其病机肯綮,融汇主要治法,选取效药,作为基础。其有别于分“型”治疗,所重乃以“病”为纲,随证候变化,灵活化裁,非一方统治一病、以不变应万变之谓也。现仅略举一隅,以供参考。
1﹒哮喘
黎炳南主持哮喘专科门诊多年,悉心探究,治验颇众。其认为本证发作时,多呈本虚标实之象,每有寒热兼挟之征,乃拟哮喘一号基本方为治:麻黄、桂枝、毛冬青、苏子、葶苈子、鹅管石、五味子、五指毛桃根、当归、炙甘草。诸药合奏宣肺散邪、化痰平喘、扶正祛邪之功。所治以肺为主,兼顾脾肾,将三脏同治、攻补兼施、寒热并用、收散并行诸法熔于一炉。喘作时以外感寒邪、痰郁挟热而正气不足者最为常见,本方即据此而设。证情诸般变化,可酌情化裁之。哮喘缓解时,拟哮喘二号基本方调治:熟地黄、当归、党参、白术、茯苓、陈皮、法半夏、鹅管石、五味子、炙甘草。本方以健脾、益肺、补肾为主,配用除痰之品,意在喘虽平而宿痰未尽,补虚勿忘攻邪也。哮喘初定之时,宜将两方参合用之,以巩固疗效。
2﹒小儿久泻
婴幼儿机体嫩弱,久泻必耗气津,出现脾阳不运,或胃阴不足。二者虽有所异,然常非截然分开。黎炳南既恪遵东垣之温运治脾、升举清阳,又效法天士之甘凉治胃、降浊和阴,以复其气津。临证常用基本方:党参、白术、茯苓、乌梅、葛根、藿香、砂仁、火炭母、甘草。阴伤烦渴者,重用西洋参益气生津;脾肾阳虚者,去火炭母、乌梅、加益智仁、五味子、龙骨以温肾止泻。本方清温调配、标本兼顾,用治久泻不止,甚至二三月不瘥者,多有桴鼓相应之效。小儿秋季腹泻或泄泻初起而正气本虚者,以本方加减运用,亦每获成效。
3﹒百日咳
本证以痉咳频频为主症,本虚标实为病机特点。不管证属何型,只要主症未除,皆以自拟“百马汤”为基础:百部、马兜铃、大枣、炙甘草。方用百部、马兜铃清肺化痰、止咳降逆,于痉咳颇有捷效;而证多起于虚羸,久咳亦必伤气,故方用大枣、炙甘草,示以扶正之意。此二者为取效之关键,其它如寒、热、风邪诸端,尚须随证加味调治。
4﹒小儿厌食
本证以食欲不振为主,多兼面黄神疲、烦躁口干、自汗盗汗诸症。病以脾胃虚弱、气阴不足为其本,非单纯伤食可比。治疗关键,一为健脾胃、益气阴以治本,二为开胃纳食以治标。自拟厌食基本方调治之:党参、麦门冬、五味子、白术、白芍、龙骨、独脚金、鸡内金。随证加减,坚持治疗,每能令脾胃功能渐复,诸症自愈。
四、用药精当,及病则已,两面齐观
小儿用药,当以“及病则已”为准则。黎炳南善于体念小儿之特点,攻邪毋过当,以免玉石俱焚;慎用大寒大热,以防矫枉过正;对于婴幼小儿,极少投大苦之黄连、黄芩,辛辣之干姜、吴茱萸亦不多用,以免随饮随吐,反致无从调治。药性药量不宜过当,攻止有度,此为“及病则已”之常义,一般多以“则已”二字为戒。黎炳南认为,“及病”是为前提,尤当注重。药不及病,何以言“已”?故不唯“轻清”以自囿,遣药制方,每以克病取效为首务。邪深病重,峻药在所不禁,大量适足取效。如治年长儿之寒喘,有用麻黄10克,桂枝递增至15克甚至30克而沉疴乃起者。或曰:稚嫩之体,堪当如此峻药?黎炳南曰:“药重病轻,正气受之。药重病重,其病当之,‘有故无殒’,是之谓也。”药力不济,反致迁延时日,是故轻药亦可伤正。药峻量重,乃不得已而为之,切不可滥用。
中医中药,源远流长,丰富宝藏,尚待发掘。黎炳南勤求古训,每能钩深索隐,古为今用。如当归治咳喘,古有所载,而今之中药教材,多略去不提。黎炳南据《神农本草经》当归“主咳逆上气”之说,用治虚人咳喘,每获捷效。又如原治木火刑金咳嗽之黛蛤散(《卫生鸿宝》方),经加味调配,转治虚火乳蛾、喉痹、久咳等,颇有得心应手之妙。又着意运用民间草药。如以火炭母治小儿泄泻,有清肠止泻之功,而无黄连味苦难咽之弊,更无大寒伤阳之虞。用毛冬青治咳嗽,其清肺之功不亚黄芩,更兼止咳化痰、祛瘀通络且性味平和,于小儿甚为适合。

文献资料来源:2010年7月   《岭南中医药名家(三)》

作者:黎世明、黎凯燕

索取号:K826.2/15/3

本馆校对:曹丽娜

查看相关: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