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节目
【春节】

春节,即农历新年,广州人俗称“过年”。是中国民间最隆重最富有特色的传统节日,也是最热闹的一个古老节日,一般指除夕至正月十五。广州的春节既有中国春节的基本内容,又有自己的地方特色。除夕夜全家吃团年饭,然后“行花街”。除夕夜家家已贴好“挥春”,布置一新,摆年桔、盆花,或摆水仙、插鲜花。正月初一开始,已婚或年长者要给未婚者或小孩封“利市”(红包)。亲友拜年,互颂祝祷,热闹喜庆。

春节前后主要活动包括:祭灶(腊月廿三或廿四,有“官三民四”之说);清洁家居(廿三到除夕前);炸煎堆油角,蒸糕;贴春联或年画(除夕);行花街(除夕及前两天);团年饭(除夕夜),饭后孩童去“卖懒”(当代已废);守岁(除夕夜,父母给压岁钱);放爆竹(除夕夜,20世纪末部分地区已禁);拜年(正月初一起);开年饭(正月初二);人日游花地(初七,当代已废);元宵上灯(旧俗新生儿于正月十五到祠堂上灯,入族谱)。

广州人讲饮讲食亦在春节表现得淋漓尽致。团年饭、开年饭的菜式名讲“意头”(寓意),如发财就手(发菜猪手)、哈哈大笑(虾)、满地金钱(花菇)、年年有余(蒸鱼)等。招待来访亲友的年宵品有各种中西式糖果,油器有煎堆、油角、蛋散等,还有寓意高升的萝卜糕、年糕、芋头糕、马蹄糕等,以及各式瓜子、花生。20世纪起更增加了开心果、腰果、夏威夷果和碧根果,以及各种巧克力。相互送礼则从传统的煎堆油角变为果篮、各种包装礼饼、名酒名茶,体现了百姓生活水平的提高。(刘介民 霍秀梅)

【行花街】

行花街是广州人过年的特色活动,花街即花市,新中国时期又叫迎春花市,是广州一年一度的欢乐嘉年华。每年的迎春花市繁花似锦,人海如潮,热闹非凡。“行花街”不但呈现了古老的岭南春节习俗,更与广州人的爱花、种花、买花、赏花的生活情趣相契合,融合了广州人“讲意头”的传统,凸显广州作为花城的民俗特征。

广州人爱花,据古书可追溯到西汉初陆贾南来之时,唐代广州的花卉业已闻名中原。花市的起源可追溯到明朝或之前,当时广州花市与罗浮山的药市、东莞的香市、廉州的珠市,被称为“广东四市”,影响甚广。清代同治年间,广州除夕已有花市。民国时,一年一度的年宵花市更为热闹,除了在藩署前双门底一带(现北京路),还扩展到桨栏路一带。除卖花以外还卖古董、年宵品等,市民们已形成除夕或前几天行花街之俗。

新中国成立后,政府出资搭牌楼、花架,举办年宵花节。一般从每年的农历腊月二十八起,一连举办三天。1956年,为了更好地突出花市,集中在教育路举办中心花市。1958年,正式将花市命名为“迎春花市”。以后增加河南(海珠区)花市、太平路(今人民南路)花市。1959年的花街,吸引了朱德、董必武等中央首长来逛花市,并题诗致贺。1960年,为满足市民购买鲜花过年的愿望,全市花市增至4个,老四区(东山、越秀、荔湾、海珠)各一个。1966年最鼎盛。“文革”初期,花市停办两年,市民渡江到芳村花地买花,造成拥挤不堪。1973年花街恢复。“文革”结束后,花市健康发展。改革开放后的20世纪90年代,形成市内八大花街,花市迎来第二个鼎盛时期。21世纪初,广州全市十区两县级市各设迎春花市。

迎春花市被列入广东省、广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花街摆卖的花果包括枝头花(桃花、吊钟花)、散花(剑兰、姜花、大丽花、菊花等)、盆花(菊花、牡丹、茶花、兰花等)、盆果(四季桔、朱砂桔、金桔等),改革开放后增加不少外来品种。人们行花街除买花果回家作迎春摆设外,还来感受花街迎春的和谐气氛。花市牌楼是花街特色之一,过去以竹木搭建,2005年起用金属材料搭棚架与牌楼。牌楼样式多姿多彩,对联亦显文化底蕴。2007年,花街首次引入动漫内容的商品;首次广播兼用英语,令外国游人大增。2008年除夕前夕“雪灾”,花市举办“温暖留穗外来工活动”,向他们赠送鲜花等礼品。2013年,广州市政府把迎春花市“升级”为“城市文化品牌”,定位“世界著名节庆活动”来打造城市形象系统工程;时间上由传统花街的3天拉长至18天(到元宵节),空间上从花街拓展到各大公园,内容上深入挖掘花市文化内涵;荔湾花市在荔湾涌增添“水上花市”,让游客坐上花艇游花街。(刘介民 霍秀梅 龚伯洪)

【元宵节】

农历正月十五是元宵节,也是上元诞。旧俗年初十到十五都有儿童“开灯”,农村又叫“上灯”,相当于“入户口”。有新生男丁在第一年的元宵节必须到本姓祠堂“上灯”。20世纪50年代起,“上灯”习俗多已消失。改革开放后,一些农村恢复“上灯”旧俗。21世纪初,“添丁上灯习俗”入列广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录。正月十五早上,旧俗家家煮汤圆,象征月圆人圆;晚餐菜肴丰富,家人欢聚。

元宵期间,旧俗于城内举办灯会,日间还有舞狮、舞龙、飘色、八音锣鼓巡游。清代广州元宵灯会在四牌楼(今解放中路)最热闹。日间人们爱到五仙观、三元宫前踢毽子,晚上放烟花、爆竹,还有人当街设灯谜,猜中者有奖。元宵节前后,从化的“掷彩门”活动是最受群众喜爱的活动。21世纪初,列入广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录。

新中国时期的元宵节,广州文化公园多有元宵灯会陈列各式灯饰。家庭多有早上吃汤圆,晚餐菜式丰盛。21世纪初,花都区的元宵灯会入列广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2011年起,越秀区于元宵节期间举办广府庙会,每年一次,颇有影响。

2013年,越秀公园的元宵灯会规模胜往年,越秀山北秀湖畔设置的数十种各式大型花灯,吸引无数游人,颇有影响。花都的“上灯”,从化的“掷彩门”,均各有精彩。(龚伯洪)

【清明节】

公历4月4日或5日乃清明节,是一个祭祀祖先的节日,传统活动为扫墓。一般为先人扫墓(广州人称“拜山”“行清”),在清明节前已开始,止于清明后一个月(称“闭墓”)。

广州人扫墓带松糕、包子、烧猪(或熟猪肉)、酒、香烛、纸箔等物。到坟前铲除杂草,墓上添土,“打草皮”,然后摆开祭品,点燃香烛后依长先幼后的顺序拜祭,最后分食甘蔗,蔗渣丢在坟前,把包子掰碎掷在坟前。

旧俗在清明节前四五天,便在家里祖宗牌位前放上一支柳枝,至“闭墓”后才舍弃。当代推行火葬后,广州人“行清”皆到殡仪馆的骨灰存放大楼。每年清明期间,殡仪馆人头涌涌,家人租祭桌,从大楼取出骨灰盒安放于桌上,点香烛、摆祭品致祭。殡仪馆也设只用鲜花致祭的场地,以彰新风。(刘介民)

【端午节】

农历五月初五的端午节,广州人俗称五月节,特色是包粽子、吃粽子、扒龙船(划龙舟)。旧例五月节前,女眷给娘家送礼,包括粽子、猪肉、鸡、生果等;新嫁娘给孩子送香包。当天午饭后,家家挂菖蒲,贴午时符;还用雄黄酒调朱砂,在孩子的额头、胸口点上一红点,寓意可辟邪。

新中国时期,除了送粽吃粽及扒龙舟(“文革”时禁扒)保留外,其他习俗已消失。“扒龙舟”是广州人过端午最大的活动项目。1994年,广州市政府把端午节定为龙舟节以后,年年组织广州地区龙舟赛,20世纪末起还举办国际赛。广州的端午节最热闹的活动是去珠江看龙舟。

在五月初一到初十,广州地区有不少临水村镇都择定一天作龙船互访,俗称“龙船景”。海珠区龙潭村于每年五月初四必遍请各地友村龙舟队于村中水道聚会,设龙船饼、龙船饭招待。村委会还发邮政纪念封,请书画家到村挥毫,增加文化内涵。“扒龙舟”已列入广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刘介民)

【乞巧节】

七月初七的乞巧节,广州人称为“七姐诞”“七娘诞”,举行“摆七娘”“拜七姐”活动。早在宋代,广州人重视乞巧节已闻名,名诗人刘克庄有“粤人重巧夕,灯火到天明”的诗句。此风延续到当代,20世纪60年代基本消失(番禺凌边村只停了一年),21世纪初复炽。

从前是未婚女子“拜七姐”“乞巧”,21世纪初已不分已婚未婚。节日到来之前,妇女们预先把谷、绿豆装在瓦钵中发芽,用来拜神,称为“拜仙禾”和“拜仙菜”,并用豆、米粒、芝麻、花生、彩纸、通草等物,制成各种奇巧的七夕公仔、景物、花、鞋等小工艺品,公开陈列展览,相互品评,大增节日气氛。从初六晚开始至初七晚,女人们穿上新衣服,戴上新首饰,焚香点烛,对星空跪拜,称为“迎仙”。拜仙之后,姑娘们手执彩线对着灯影将线穿过针孔,是为“乞巧”。21世纪初,天河区珠村乞巧节拜七娘活动在报纸上介绍后,附近地区的村落受影响也陈列乞巧工艺品。2005年,天河区把乞巧节活动定为该区的文化品牌。2013年8月7日,第九届乞巧文化节又在天河区开幕,最吸引人的是大型音诗画表演,重现了乞巧节“拜七娘”仪式,女子们身穿传统服饰,焚香叩拜以祈求心灵手巧、生活幸福。精彩活动持续一周。珠村的“两岸四地赛巧会”活动,让各地民间艺人的乞巧工艺品得以走出自家厅堂,互相比比技艺高低。首届“广州乞巧文化节两岸四地赛巧会”评获奖精品,推动了中国内地及港澳台民间艺术交流以及乞巧民俗文化的传承。广州的乞巧节于2010年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七夕节”的组成部分。

在广州市天河区珠村,乞巧节节日到来之前,姑娘们就预先备好用彩纸、通草、线绳等,编制成各种奇巧的小玩艺,还将谷种和绿豆放入小盒里用水浸泡,使之发芽,待芽长到二寸多长时,用来拜神,称为“拜仙禾”和“拜神菜”。从初六晚开始至初七晚,一连两晚,姑娘们穿上新衣服,戴上新首饰,一切安排好后,便焚香点烛,对星空跪拜,称为“迎仙”,自三更至五更,要连拜七次。拜仙之后,姑娘们手执彩线对着灯影将线穿过针孔,如一口气能穿七枚针孔者叫得巧,被称为巧手,穿不到七个针孔的叫输巧。七夕之后,姑娘们将所制作的小工艺品、玩具互相赠送,以示友情。

乞巧节活动在很长一段时间湮没了,改革开放之后,民间节庆活动的需求慢慢复苏。1998年珠村的8个乞巧婆婆重新发起举办珠村乞巧节活动,这个活动越来越受到市民欢迎。到了2005年,天河区政府顺应民意,也为了更好地传承乞巧民俗,成功举办首届广州乞巧文化节,还专门为《珠村七夕吟》谱曲,《珠村七夕吟》成为一首朗朗上口的吟唱歌曲,“珠村大祠堂,要摆大七娘。小女勤乞巧,男儿换靓装······”在广州乞巧文化节期间广为传唱,颇受人们喜爱,乞巧文化随之得到传播和弘扬。之后每年的七夕,天河区都如期举办乞巧文化节,使古老的节庆活动以其独特的魅力在羊城重新焕发异彩。

2012年广州乞巧文化节进入第八届,本届乞巧文化节保留原有的开幕式、摆七娘、拜七娘、七夕游园等传统文化活动之外,还增加系列亮点活动。其中,珠村牌坊对联征集、乞巧动漫形象征集、七夕原创歌曲征集三项征集等活动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和热烈响应。主办方还联合世纪佳缘等网站开展“相约七夕牵手幸福”相亲大会,邀请中国台湾、马来西亚等地的民俗专家开展乞巧文化高峰论坛。更特别的是,本届乞巧文化节还引入港澳台、文莱、泰国等地的乞巧作品同台竞技,使乞巧文化在文化产业化发展方面实现新突破。

2013年8月7-14日,广州乞巧文化节(第九届)如期举行,活动地点除珠村外,在天河路商圈、花城广场、天河公园还首次设立多个分会场带动全城同乞巧,广州乞巧文化博物馆也于8月7日揭幕,该博物馆承“两岸四地赛巧会”活动,让各地民间艺人的乞巧工艺品得以走出自家厅堂,互相比比技艺高低。首届“广州乞巧文化节两岸四地赛巧会”获奖精品,推动了两岸四地民间艺术交流以及乞巧民俗文化的传承。本次乞巧文化节还举行“珠村乞巧大家谈”活动,书画名家及民间文艺家乔平、李晓白、任桂森、胡锦雄、于中民、潘尧珊向广州乞巧文化节组委会赠送乞巧主题作品,十多位文艺名家围绕珠村乞巧文化展开研讨。最吸引人的是大型音诗画表演,重现乞巧节“拜七娘”仪式,女子们身穿传统服饰,焚香叩拜以祈求心灵手巧,生活幸福。精彩活动持续一周。(刘介民)

【中秋节】

八月十五为中秋节,素为广州人重视。旧有俗语“冬唔(不)饱,年唔饱,八月十五得餐饱”。广州中秋习俗除了赏月、拜月、吃月饼、啜田螺等外,还有自己的特色。旧俗每逢中秋节前夕各家用竹篾、彩纸扎灯,灯的形状多样,有果品灯、鸟兽灯、鱼虫灯,富家则挂“走马灯”。到了夜里,点燃灯内蜡烛,用绳系在竹竿上,然后将竹竿插在房屋高处,如平台、屋顶或高树枝上,叫“竖中秋”。人夜,满城灯火,如繁星点点,和天上明月争辉,以此庆贺中秋。2013年9月20日,广州荔枝湾畔举行的中秋灯会,凸显广府传统文化特色。市民游客云集于此,赏灯、祈愿、坐游船,共度中秋佳节。

2013年广州中秋灯会的布展重点,在文化公园正门中轴线到中心台广场区域,摆放6组表现“梦想启航”的主题灯组,突出中华灯彩文化与中国梦的对接。灯会突出两大亮点:一是主题鲜明,造型新颖。灯组设计采用“神舟十号”“嫦娥三号”、航海轮船等现代元素,突出中国梦主题,用精美的彩灯营造出唯美梦幻意境。二是灯组的材料创新,工艺精致。主题灯组首次大规模采用光雕技术,使得灯彩的灯饰效果更立体,色彩更艳丽,带给游客更炫酷的体验。此外,部分灯组采用新型色丁布料和LED光源,令灯组造型更具现代感,灯光效果更加出色。(刘介民)

【重阳节】

农历九月初九为重阳节。重阳登高是广州人的习俗,广州人旧俗于是日携花糕萸酒上越秀山登五层楼,或登六榕花塔,饮酒吃糕。另有放纸鹞(风筝)之俗。此俗到20世纪五六十年代,但从70年代末起登高人数逐年增加,尤以登白云山为最。人们重阳节登高,祈求免灾避祸,健康长寿,生命长久。“广州重阳登高”入列广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2013年的重阳节,广州安排18个登高点,登山者以各地年轻人为主,30万人登高庆重阳,蔚为壮观。重阳节还被定为敬老节,2013年的广州官方微博掀起敬老热,不少社区亦开展敬老活动。(刘介民)

【冬至节】

冬至,在广州又名冬节、过冬。旧俗广州人说过冬是“冬大过年”,敬神明、拜祖先、食汤圆。冬至所食汤圆,农村是咸的,用糯米粉搓汤圆,配以猪肉、虾米上汤;城里人做汤圆则用片糖粒为馅,配以糖水。晚餐一家人吃大餐,似乎比春节还重要。当代广州人过冬,许多老广州家庭早上也吃汤圆,但不是自己做的,而是到商店买的速冻汤圆。

2013年12月22日,UG网举办“冬至与您相约美食与友谊的盛会”大型烧烤活动,一群新老朋友一起包饺子、吃烧烤,欢度冬至。(刘介民)

文献资料来源:2014年12月   摘自:《广府文化年鉴.2014》

作者:顾涧清 陈晓丹 郭建基 陈泽泓主编

索取号:G127.65-54/1

本馆校对:黄国伟

查看相关: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打印